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來源:S-Tech(ID:S-Tech1014)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1920年,攝影師約瑟夫·拜倫(Joseph Byron) 和他的朋友們,舉起笨重的銀板照相機,留下了這張跨越世紀的自拍。黑白照片中的他們,面帶微笑,都穿馬甲西裝,戴著圓頂高帽……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最早的自拍照,可以追溯到攝影師 Robert Cornelius 攝於1839年的這張。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美國佛羅里達一位不知名女士的自拍。(1990年代)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俄羅斯公主Anastasia Nikolaevna的自拍。(1914年)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科幻電影導演 Stanley Kubrick 在他21歲時的自拍。(1949年)


簡要回顧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些自拍照,我們會發現,在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自拍還是屬於「紳士」階級的樂趣。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拍照手機,特別是前置攝像頭的出現,自拍變得如此普通,甚至泛濫。2014年,僅安卓手機,每天的自拍就達到9300萬張。儘管存在著一些爭議和揶揄,自拍商業依舊火熱。商家還是推出以「美顏相機」為主打的手機,修圖的app成了很多人的裝機必備,自拍桿等輔助自拍工具也在不斷升級。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美國大選中,希拉里在一次競選活動中,竟成為自拍者的孤獨背景。她的支持者幾乎都背對她,拿著手機,進行自拍。回想2008年,那時候人們在爭相與希拉里握手。(圖片:騰訊新聞)


找一個自拍的理由


無論你是誰,你並不重要,和我產生聯繫,並且能夠讓別人知道和我產生聯繫才重要,自拍並且發到社交網路,完美地滿足了這一需求。


不過社會的文化喉舌並不是很喜歡自拍。科學界的研究認為喜歡自拍往往和自戀以及低自尊聯繫在一起。2014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傑西·福克斯(Jesse Fox)等人調查了18-40歲,800多名男性。測量了這些人的自戀水平和某些性格指數,以及上網時間和自拍數量。最後的數據表明,那些「自戀指數」高的人,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得到別人崇拜的人,曬出的自拍更多。

就像希臘神話中的自戀者納西瑟斯(Narcissus)在河邊愛上了自己在水面的倒影一樣,喜歡自拍的人每天對著那個黑色的小孔,擺出各種表情和姿勢,看著屏幕這個「水面」不斷調整角度,然後按鍵拍照。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點擊播放 GIF/1253K



圖片來源/花瓣網


三思而「自拍」


同時,媒體也樂於報道自拍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英國的丹尼·比歐曼(Danny Bowman)每天都要花10個小時自拍,從200多張照片中挑選出自己認為完美的,上傳到社交網路。他似乎陷入了瘋魔狀態中,連續6個月沒有離開自己的房子,當選不出完美的照片時,他會非常沮喪,甚至還會試圖自殺。他最後被診斷為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在全世界每年都有很多關於因自拍而意外死亡的報道,比如在急速行駛的火車前自拍身亡,在懸崖邊上自拍墜崖,在行駛的船上自拍落水;而美國總統奧巴馬、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和丹麥首相施密2013年在曼德拉葬禮上的自拍更是讓人覺得不合時宜。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點擊播放 GIF/48K



圖片:Cecile Dormeau (法)


自拍讓我們更了解「我是誰」

美國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 (Charles Horton Cooley)也曾經提出過有關鏡子的隱喻——鏡中自我( Looking Glass Self)。人通過與外界互動,得到外界的評價。然後通過外界的反饋,人不斷調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是說,外界和他人就像一面鏡子,人們與外界互動,從而逐漸建立起「我是誰」的自我概念。


庫利認為鏡中自我的建立,也就是人「社會化」的過程,主要有三個步驟。


第一,我們在別人面前是什麼樣子的,人們會有一個概念,不過有時候是對的,有時候是錯的;


第二,我們會得到別人對我們的評價;


第三,我們會想像別人對我們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時,他的感受是什麼。人們社會化的過程就是將別人反饋納入自我的過程,不過到了一定程度,人就會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自我」,從而選擇性的接受某些反饋。


從某種程度上說,外界的反饋,對一個人建立自我很重要。而一旦形成了穩定的「自我」,人們會像外界傳達「我是一個什麼人」,這個過程就涉及到自我的印象管理。自拍並經過一番修飾發到朋友圈或者微博,確實能夠引起別人的關注,獲得點贊、評論和轉發,這對發自拍的人確實非常有滿足感。但同時,可能也會引來一些人的負面評價:比如「真自戀」,「又來找存在感」,「有什麼好炫耀的」,「太假了簡直不像本人」,「流眼淚的時候還發自拍,不能理解」,「肯定從很多張裡面選出來的」,「天啊,她是不是整容了」等等。畢竟自拍往往與娛樂、炫耀和滿足自己病態的暴露欲聯繫在一起,文化建構即是如此。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點擊播放 GIF/328K



圖片作者/Cecile Dormeau (法)


如何運用自拍完成自我印象管理

自戀者的水面倒影和前置攝像頭的鏡子,似乎都帶有某種隱喻。在網路社交中,由於網路社交的延時性,即人們可以不斷修改你要上傳的照片和文字,從而對自我的塑造有更多掌控力。


針對自拍,我們不妨來看下,通過觀察自己和好友的社交網路,那些有社交網路印象管理意識的人,對外界反饋和文化風向敏感的人,是如何在得到關注和避免外界敵意中獲得平衡的。


降低發自拍的頻率。每隔一段時間會發自拍,盡量不讓別人覺得被打擾和厭倦除了自拍,這部分人還有可能控制自己發朋友圈和微博的條數,讓自己有些存在感,但是並不強。


不發不合時宜的自拍。比如在葬禮或者其他比較嚴肅的場合,如醫院和辦公場所。不會發過度美化或者隨意的自拍,一般看起來比較自然,有時候會用濾鏡,但是不誇張,看起來比較得體。


找一些「借口」發自拍,比如「今天心情不好發張自拍振奮一下精神」,或者確實生活中有重要的瞬間需要記錄,比如與偶像合照或者求婚等等,這時候一般會配上文字進行一定的解釋,等等。


印象管理意識在群體生活中很有必要。所謂的社群生活,人們需要意識到他人的在場。在現實生活中,這非常簡單,人們能非常直觀意識到自己在獨處還是和他人在一起。但是在虛擬的網路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他人在場」這一事實,而做出給他人造成困擾的事情。再看看那些「不合時宜」的發自拍的人,根據庫利的觀點,他們似乎沒有很好地完成朋友圈的「社會化」,其實這是一個更複雜的問題。

自拍就是自戀嗎?社交網路時代,如何在自拍中找到自我 點擊播放 GIF/150K



(圖片來源/花瓣網)


尋找真我:也許人們還不夠真正的自戀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社會化」過程,某個人最後形成的「鏡像自我」可能是——我不在乎別人的反饋,我只想討好自己;或者你處於某個人朋友圈的邊緣位置,他的圈子都是這樣的風格,你的反饋對他自我的「更新」並沒有多大影響。那些讓你感覺得體,舒服和在意的人,才是你的圈子,是你正在進行的「朋友圈」社會化。


可能每個圈子對「自拍」的態度會有所不同,但是從整個文化氛圍來說,未免負面一些。自拍早已經從浴室里做嘟嘟嘴的青少年賣萌照,成為一種更廣泛意義的「個人視角」。記錄自己的重要時刻,從自己的角度記錄某些「大事件」的一隅,不再是簡單強調「我在這裡」,而是強調「我見證了」。客體心理學家科胡特曾將「尋找自我」作為當代社會的精神危機,從這個角度上講,也許人們還不夠真正的自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大學 的精彩文章:

小確幸不過是自我安慰,小確喪才是人間真味
有幾種人格?看你衣服就知道了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有選擇困難症?

TAG:in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自媒體時代,究竟是誰顛倒了我們?我不想成為世界,我想成為自己!
自媒體時代,你跟風了嗎
自媒體時代,爹媽該咋當?孩子進行網路社交,家長咋引導?
全世界都在奔向自動駕駛時代,香港又要被遺忘了嗎?
大數據時代:你每天都在裸奔,卻還不自知!
「泄密」時代,你如何自保?
婚姻自由的時代,應該如何擇偶呢?
網路時代,你還能記起自己接觸的第一款網路遊戲是什麼呢?
為什麼這個自由的時代,我們做不了主?
互聯網時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賺不到錢?
移動互聯網時代,掌握這些自媒體變現套路,你不用再去工廠上班!
在互聯網時代,自我養老的70後,怎敢老
為什麼說自媒體時代,人們離真相越來越遠?
做自己,時代沒空拋棄你
劉俏:時代從來沒有放棄我們,是我們在放棄自己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的「年味」都去哪了?
康乾盛世只不過是清朝人的自吹自擂,看完同時代的美國就知道
看了「前任三」,婚前同居的時代,我們是否能守護自己的愛情?
除了自動洗澡機,又來了自動淋浴房,自動化時代真的來了?
陳文茜為自己立下遺囑並希望找到繼承人,難道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