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訪古客|尋找宋太祖趙匡胤

訪古客|尋找宋太祖趙匡胤

烽火燃 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 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南征北守定宏圖玉斧一揮指大渡十四萬人齊解甲金陵王氣黯然去還一個盛世繁華 文煌武烈懷仁厚 復江南滿腔熱血圖幽燕誰料想燭影搖 斧聲亂壯志未竟人已遠

————題記|緬懷宋太祖

宋太祖趙匡胤,河南洛陽夾馬營人。

因此,對於太祖的認識,是基於兒時的記憶。很多人喜歡稱呼他是大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而我,更喜歡用故鄉的稱呼來稱呼他,那就是他的乳名——香孩兒。

村口有棵三百年的皂角樹,兒時總是聽老人說,那棵樹是趙匡胤一家的根,兒時的記憶總是那麼的模糊,對於老人說的一切都只是當作一個睡前故事罷了。長大以後,隨著現代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加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自己感受最深的便是那棵皂角樹旁多了一個現代的鋼筋水泥仿古亭子——雙龍亭。亭子的旁邊也多了一段這棵老樹的來歷:

後唐末年,都城洛陽夾馬營街道上有一賣燒餅老漢,名趙弘殷。膝下二子尚年幼,家境貧寒,但是趙弘殷為人正直,不貪圖小利。在那個群雄割據的時代,百姓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夾馬營街道的燒餅攤販總是喜歡缺斤短兩,或是以雜麵代替白面。而趙弘殷唯獨不缺斤短兩,打造出的每一個燒餅都是白面製作。後遭周邊商家排斥,無奈帶著妻兒離開,趙弘殷肩挑扁擔,兩個孩子置於扁擔之中,行至洛陽城東偶遇一算命先生於一顆皂角樹一下。面對未來的顛沛流離,趙弘殷不知未來在何方,於是試問算命先生自己兩個孩子日後命運如何?算命先生望著扁擔之中二嬉戲孩童,惶恐下拜磕頭。趙弘殷不解,算命先生道:「說你窮,你真窮,一個扁擔兩條龍。」說罷,起身而去。而扁擔中的這兩個幼年孩童便是日後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從此以後,這個故事發生的地方便有了這個典故,直到清末那顆老皂角樹被毀,後人又取老樹根莖重新種植生長至今。

從小到達的記憶中,老人總是說:「香孩兒是一個好皇帝,不殺開國功臣,重視百姓疾苦。」有時甚是不解,為何一個一千年前的人仍然可以讓後世人這樣去敬仰?

一千年以後的洛陽夾馬營,已經絲毫找不到關於趙匡胤的蹤跡。位於洛陽市中心的邊緣地段,雖不是繁華如市,但也是車來車往,樓房可以讓自己望不到外面的世界。而我對這條街的記憶,則只有自己的高中母校所在地。如果問我還有什麼?我苦思冥想之後,便只能想到那個關於香孩兒的傳說了:

後唐天成二年,洛陽夾馬營的趙弘殷家中紅光四起,相傳遠在洛陽城十里之外便可看到。這一天,正準備收拾攤位回家的趙弘殷遠見家中這一場景,不僅為之一驚,以為家中失火,匆忙奔回家中要去營救身懷六甲的妻子。然而家中的一切卻讓趙弘殷為之一驚,他的孩子出世了,紅光滿面,照耀著整個屋子,孩子身上散發著一種誘人的香味,瀰漫在整個破茅草屋之中。自此鄰里之間便傳開了:趙弘殷的孩子非常人也。而這個滿身香味也成了這個孩子後來的乳名:香孩兒。這個孩子便是趙匡胤。

高中時代,每天行走在上下學路上,這條夾馬營街我也不知道自己走過多少個來回,夾馬營路上的燒餅我也不覺得好吃,但是滿大街的夾馬營燒餅的倒是吸引來不少外地人在這裡駐足。

偶然的一次機會,瀏覽到這張1907年法國漢學家沙腕拍攝的老照片,雖不知地點是何處,但是圖中「夾馬營」三個大字映入眼帘。不禁為之一震,為何夾馬營路上從未見過這石碑?多方詢問,此地原為夾馬營路上一廟,前身為北宋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即位稱帝以後所建廟堂一座。趙匡胤即位稱帝以後日夜思念故鄉洛陽,於是便移駕回到那個他出生的地方——夾馬營,而後,這裡便被稱為北宋的龍興之地,廟堂赫然立起。後來歷經金人入洛,元兵入洛,明清破壞,廟堂多次被毀,民國年間僅剩房屋數間與古碑一通。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徹底被毀。

作為一個文物古迹愛好者,每每讀至此處,甚為傷心。那個在歷史舞台之中曾經風雅一時的趙宋到底還留下了什麼印記?

西元2017,農曆丁酉新春,與友三人早起共赴洛陽鞏縣。

鞏縣,在我的記憶之中,那裡是趙家的萬年吉地,哪裡有數不清的野地石刻,埋葬著北宋的皇帝和眾多的皇子皇孫。而那個香孩兒的安眠之地也在這裡——永昌陵。

沿著八陵村前往鞏縣縣城的永安大道上,水泥馬路彰顯了這座縣城現代化的氣魄。而這條道路的命名,也是取自宋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陵號。行至永昌陵,遠遠望去滿目荒蕪,同行的林兄笑道:「你猜猜這是誰的陵?」我故作玄虛:「不知道。」林兄振臂高呼:「陳橋兵變!」同行之友皆笑。望著荒蕪的神道,心中些許感慨:「這就是那個香孩兒的安息之地么?」

宋陵的營造,與相隔不遠的洛陽邙山的周漢魏隋唐帝陵完全不同。前者從神道到封土,越走越高,而宋陵則是越走越低。跳下有著些許高度的乳台朝神道走去,彷彿感覺自己行走在大宋的禁地,生怕驚擾到什麼。

望著一尊尊石刻班駁不堪的面孔,心中隱隱作痛深感惋惜,這些守望千年的石刻,就這樣靜靜的佇立在這裡守護著他們的君王,他們也見證了金兵侵入宋陵時候的大規模破壞,見證了楊璉真珈將宋太祖陵墓地宮打開盜取寶物的場景。不知道他們當時是否有流淚?一眼千年,一句話也不說,他們如果有感受,心中又會又怎樣的苦楚?又能與誰訴說?

或許是過年的原因,永昌陵的封土和神道石刻之上被纏繞著各種彩帶與紅繩,本以為是趙氏後人來此祭拜。後來得知,永昌陵附近的村落有一傳統,父母們在孩子幼年之時,大多選擇神道一石刻,來給孩子認個乾爹守護神,以求這些千年石刻可以保佑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長,有的拜石人,有的拜石馬,也有的拜石羊石虎。

千年之後,這些野田守望者依然承擔著自己的歷史使命。風雅的趙宋王朝已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那些宋人宋事,我們也只能從史書中去尋找罷了。但是這些石刻依然佇立在這裡,維護者大宋王朝的尊嚴。

永昌陵神道西的大耳朵將軍,有人說他呆萌,有人說他威武,更有人說他匯聚可愛威武於一身。但是不管上面何種描述,我覺得都可以應用在大耳朵將軍身上,微胖的身材,彰顯了趙宋武士的風度,不同於常人的大耳朵也為其增添了些許可愛之處。

神道之西鎮陵將軍,手持大斧一把,望著對面的大耳朵將軍,就這樣一望千年。但是大耳朵將軍的眼神則斜視南方,這樣的場景似乎對於這位身材標準的斧頭將軍略顯尷尬。或許,這也是宋人的可愛之處吧!

永昌陵的「乖乖獅」,獅子身下的地表才是真正趙宋時代的地表,獅子人可愛,任由大自然吹來風土,自己則堅定的守護在最初的地表,千年之後玩起了躲貓貓。但是威武的面孔依然不失嚴肅的氣氛,眼神之中彷彿仍定格在金兵入侵和楊璉真珈那些盜墓賊盜掘永昌的場景。

南宋理宗年間,端平入洛,宋朝收復東京汴梁和西京洛陽。宋理宗罷朝三日為之慶賀,心中暗喜,以為自己實現了趙宋幾代以來君王的願望:收復中原。但是殊不知已經落入了蒙古兵設計的圈套之中,短短數月,宋兵大舉失利,退出東西二京。直至後來元兵南下滅掉了南宋。元朝初立,為了防止趙宋遺民思念前朝政權,下令毀掉宋陵一切地表建築。曾經的上宮下宮頃刻間化為廢墟一片。沿著永昌的闕台行走,隨處可見殘碎的宋朝磚瓦,其中不失精美的瓦當水滴殘片,一磚一瓦,彷彿打碎就在昨天,埋藏地下千年重見天日。

繁華汴梁終成夢,野田石人望千年。

那個叫做香孩兒的孩童,從一個平民家庭一步一步榮登大寶。雖是武將出身,被後人評為「略輸文采」,但是他卻懂得文人的內心世界。他即位以後,善待後周皇室,杯酒釋兵權,稱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不殺開國功臣的皇帝,人格魅力千年之後依然被後人稱讚。他在趙氏皇族太廟之中立下誓言碑一通,並刻下三條戒律給後世趙氏皇帝:

1、保全柴氏子孫,不論何罪皆不可殺,若有謀逆者,不可侮辱賜死;

2、禁止濫殺進言納諫文臣武將;

3、後世皇帝皆不可違背上述祖訓,違者必遭天譴。

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宋金和談成功。奸臣秦檜誤國,高宗處死岳飛,後因宋高宗終生無子,便傳皇位於宋孝宗,趙宋皇位自宋太宗趙光義一脈重新回歸太祖一脈。

燭影搖 斧聲亂

壯志未竟人已遠

——丁酉夏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劉耿:虞山訪古
穆桂英山寨訪古探秋
李恩虎 胡張訪古續記
走秦川,訪古鎮,登劍閣,尋美食
雲海之間尋丹麥——探訪古堡
【探幽訪古】太谷凈信寺
始祖山登高,新鄭訪古
夜泊楓涇逸興長-董其昌與《葑涇訪古圖》
丙申暮春,晉南訪古,霍州公署
長清訪古-石麟山
訪古探幽:雨中游南普陀寺
探訪古老神秘的瑤族瑤醫,瑤族女子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女子
寶雞市西府老街訪古
琴瑟和鳴——採訪古琴大師丁承運教授
訪古籍版本學家江澄波
北京房山,訪古房山:樂毅墓與萬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訪古尋蹤——我在中國修文物!
誰人不說陵川美,探幽訪古游陵川……
臻品迴流 訪古錢幣收藏家林志堅
陳凱詩選:中州訪古雜詠十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