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林則徐家訓: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林則徐家訓: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林則徐家訓: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他為了國家和民族大義,不計較個人境遇的形象令人難忘。他的另一幅對聯也傳至今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顯示了他的胸懷。林則徐是一個家教很嚴的人,他小時候受到父親良好的家教。成年後,林則徐對自己的孩子也同樣很重視家教。他曾經寫過一幅對聯:上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下聯: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則增其過。表達了他對財富的態度。

林則徐50多歲的時候,還寫了一個「十無益」。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分別做了界定,也就是說,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沒有益處。我們通過林則徐的界定就會發現,世上沒有絕對之物,任何事物的效能都是有條件的。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己的修行標準,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


一、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如果心底不善良,那麼即使再講究風水也是沒有用處的。


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如果不孝順父母,即使再供奉神明也沒有什麼用處。


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如果兄弟之間的關係都相處不好,那麼外面交再多的朋友又有何用呢!


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一個人的言行不端正,讀再多的書也不會改變他的氣質。

五、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如果一個人心高氣傲,驕傲自大,聽不得不同的意見,那麼他再博學也是無益的。


六、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如果一個人做事偏執,不講道理,那麼他再聰明也是交不到好人緣的。


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如果時機尚未來到,那麼怎麼強求都是無用的,所以在堅持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順其自然就好!


八、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如果一個人通過不正當的方式獲取錢財,那麼即使他拿這些錢去做善事也是不可取的!


九、不惜元氣,醫藥無益。

如果一個人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經常熬夜等做一些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活動傷了元氣,事後有再多的醫藥也換不回健康的體魄!


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如果一個人生活放縱奢侈,荒淫無度,雖然屢屢行善多積陰德,也是枉然無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家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族楷模(一)
古人修身養性的五大智慧
《紅樓夢》:世態炎涼看得有多透徹,戳破時就有多深刻
劉邦的八個用人之術,讓他成了天下最會當領導的人!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作家葉兆言:要允許中國人不讀書,畢竟世界都做不到
王夫之論讀書: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沒用
「讀書無用。」「不讀書才無用!」
林則徐為何讓兒子辭官回家讀書?
李白讀書會,為什麼不用忽悠?
鄒逸寧:讀書行路,知行合一
在家太浪?何不讀讀書平復心情
孩子不愛讀書的原因,家長不能不知!
葉兆言:讀書是無用的美好
曹操的教子之道:曹彰不願讀書,曹操用一計,激兒子成為著名將領
林散之:不讀書,再寫也是個「書匠」!
不是讀書沒用,而是你無用!
林語堂:讀書和不讀書,連顏值都差很遠
讀書,是最簡單的修行
馮提莫「哭訴」讀書時無人敢追,照片曝光後,借酒壯膽也不敢!
每見不平欲學劍,明知無用偏讀書
范仲淹:處事莫如為善,傳家唯有讀書
她以傲人身材走紅,不懈努力獲金馬獎肯定,坦言:為養家放棄讀書
行伍出身的趙匡胤,為何要勸武將多讀書?
有些讀書,與奮鬥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