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市沈家祠堂的文化印記 孫偉良

張市沈家祠堂的文化印記 孫偉良

張市村處於紹興市洋江西路與越西路交匯處,以前叫張墅,因紹興方言「墅」與「市」同音,後改作張市,沿用至今。村內沈氏祠堂顯示文化印記的標誌有不少,如山牆兩側嵌有50平方厘米、鐫刻著「二十五世廷」「二十九世祖」等用來取名字輩分的磚塊。

牆壁上還有兩方碑,一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四月「宗祠碑記」,一為乾隆二十六年八月「祭田碑記」,撰文者署「二十三世孫(沈)彩」。祠堂前雜地上,躺著一塊旗杆石,上面鐫刻著「同治丁卯科並補行甲子正科」。

宗祠碑記全文近800字。沈氏先世居湖州德清,一世祖是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進士沈遵道,官杭州通判。六世沈遇,遷居張墅。由沈遵道遞傳至沈彩為二十三世,所以祠堂碑記落款寫作「二十三世孫彩」。

沈彩起初負責雲南基層一鹽務機構,級別相當於現在的鄉鎮幹部。由於沈彩工作認真,乾隆元年(1736年)被雲南巡撫張允隨薦任為永善縣知縣。不久因政績斐然,乾隆二年雲南總督尹繼善欲調沈彩往昆明任職,永善的老百姓哭泣著挽留,有數千人甚至到省政府大門外請願,希望挽留住這位好官,但不允許,隨即數千人哭聲震天,傳至衙門內,上峰看到民心如此,而且沈彩表態也願意回到永善工作,遂順民意。

沈彩為官在永善十多年,最顯著的功績是治理金沙江。清初鑄造銅錢所用原料,原來是從日本進口的,後來日本不再出口礦藏。於是政府在雲南探明有豐富的銅礦資源,且銅料純度高,質量佳。原料要運出來,然而雲南內地多山,清政府於是在乾隆初年開鑿金沙江水路,以達長江航道,再從大運河運往京城。當時的雲南總督兼巡撫,後改任雲貴總督的張允隨,命沈彩協助其事,沈彩嘔心瀝血,不辱使命。乾隆十五年(1750年),張允隨因功調入京師,升東閣大學士。其時沈彩年逾七十,以年老告歸。他在任期間,專門寫有《金江志》一書,是總結治理金沙江的經驗得失。沈彩功莫大焉,永善百姓感恩,為他建廟,供奉香火。

沈彩回到故鄉紹興後,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開始建祠堂,次年四月落成,他親自寫有《宗祠碑記》。由此可見,沈家祠堂已有266年歷史了。

沈彩去世後不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刊行的《紹興府志》,為他立了傳,嘉慶八年(1803年)的《山陰縣誌》也同樣立傳。

而刻有「同治丁卯科並補行甲子正科」的旗杆石,反映了一段戰爭年代特殊的考試狀況。

清代繼承明代的科舉制度,以「子午卯酉」年舉行鄉試,即考舉人。若碰到皇帝登極、慶壽等原因,還會加科,以示皇恩浩蕩。在咸豐八年至同治六年的十年間,按照常規,期間應該有咸豐八年(1858年)戊午科,咸豐九年(1859年)己未皇帝三旬恩科,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科,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登極恩科,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以及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計六科。但實際上有三科沒有考,就是咸豐十一年、同治元年及同治三年。這是因為浙江省會杭州在咸豐十年至同治三年被太平軍佔領,正常的考試自然不能進行,浙江的鄉試只能在同治四年(乙丑)補行辛酉科並壬戌恩科,而將甲子科順延到同治六年(1867年)的丁卯科一起考,如此一來,就有了這麼個拗口的「同治丁卯科並補行甲子正科」。

這旗杆石是誰的呢?應該是沈祖苞的。來新夏先生主編的《清代科舉人物家傳資料彙編》,收錄有沈祖苞的檔案,裡面記載著他的太高祖是沈彩,沈彩在其撰寫的宗祠碑記自述為二十三世,沈祖苞屬於磚雕二十九世「祖」字輩,而且檔案記載沈祖苞「住西郭門外張墅村」。各方史料均能吻合。同治六年浙江鄉試考上舉人的有234人,內山陰、會稽籍27人,沈祖苞是第114名舉人,魯迅祖父周福清也是這年考上舉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時光穿越看裴氏:大李村裴氏人物、祠堂、宗祠遺迹印象記
李家祠堂:古城深巷中的老昭通記憶
會昌縣白鵝鄉良屋村賴氏祠堂國華堂重建記!
祠堂——宗族文化與傳統建築
徐元禮的小楷代表作品《吳氏重修祠堂記》
蘇氏家族祠堂家宴
惠山浜祠堂群11座祠堂完成修復或重建,唐英年祖先祠堂唐襄文公祠「修舊如故」
乳邑祠堂之最-塘頭下村廖氏祖堂記
清 徐元禮小楷代表作《吳氏重修祠堂記》
巢湖古村落 唐家嘴祠堂
清朝徐元禮《吳氏重修祠堂記》,用筆直入晉唐,讓當今書家汗顏
正史記載大唐子民砸了狄仁傑的祠堂,老百姓為何會痛恨狄仁傑?
江南第一祠:明朝太祖皇帝御賜了祠堂匾額
民俗祠堂文化是對中華傳統藝術工藝瑰寶的復興與繼承
八卦村與民間最大祠堂——安徽徽州呈坎村與羅東舒祠
狄仁傑清正廉潔愛護百姓,為何正史記載大唐百姓砸了他的祠堂?
遊記:祠堂之魂 詩畫園林
探訪儀征古迹之塔影王家祠堂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龍潭宗祠研究
張作霖緣何在祠堂里供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