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人是先度眾生好,還是先成佛好?

修行人是先度眾生好,還是先成佛好?

修行人是先度眾生好,還是先成佛好?



聖嚴法師開示: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的記載,地藏王菩薩在無量劫以前,曾為一小國王,與其鄰國的國王為友,當時兩國的人民,多造眾惡而不修善行,二王計議,廣設方便,救濟他們。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然後度脫如是眾生;另一國王發願先度此等罪苦眾生,令得安樂,至於菩提,然後自己成佛。發願早證佛道的國王,就是後來的一切智成就如來,已在距今無量阿僧祗那由他不可說劫之前成佛;另一國王就是後來的地藏王菩薩,以迄於今,尚未成佛。由這兩個例子,所以有人要問:究竟是先成佛道好?還是先度眾生好?

此與各人的本願有關,一切智成就如來,在因地作國王時所發誓願,只說早成佛道而度眾生,未說先成佛道後度眾生。也就是說,願他於菩薩道的圓滿之時,即成佛道,成佛之後,還度眾生,他在成佛後的壽命,長達六萬劫,當然被他所度的眾生,不可計量。當地藏菩薩,在因地做國王時,所發誓願是:不願早成佛道,而願先度一切眾生,故迄於今,仍是菩薩身分。未願遵循通常菩薩道之三祗百劫的時限,這是出於他個人的悲願,不是說眾生成佛,都要像地藏菩薩,或者都要像一切智成就如來。


菩薩依願力受生,眾生依業力受生,菩薩為救度眾生而往來於三界,眾生是為接受罪報和福報而流轉於三界。菩薩雖在三界,卻是已得解脫的自在之身,眾生是被生死業報束縛的可憐愍者,聖位的菩薩,既是自由自在,那麼對於先成佛道或先度眾生,已沒有不同了。所以,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在諸大菩薩之中,悲願第一。至於其他的菩薩成佛,依照通途乃是經過三大阿僧祗劫菩薩道之修行。


所謂菩薩道,即是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不是說不度眾生,就能成佛。《地藏經》所說的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早成佛道,也沒有說不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及度眾生的階段。只是比起地藏菩薩尚在無量劫中行菩薩道,一切智成就如來是早成佛道了。據此可知,早成佛道救度眾生與度盡眾生方成佛道,二者皆系出於諸佛菩薩不同的悲願。


福 慧 共 修

2017年藥王菩薩聖誕供燈共修


2017年5月23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藥王菩薩聖誕。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以此功德迴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遠離病苦、息除一切身心諸患、平安喜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知乎 的精彩文章:

佛祖為何要求弟子日中一食?
自己不精進,業障很重該怎麼辦?
如何將惡緣轉成善緣?
聽說持大悲咒有感應,我持誦多年,仍未見效,是什麼原因?
該如何面對「恩將仇報」的人?

TAG:佛教知乎 |

您可能感興趣

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應該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應該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聖嚴法師:應該先度眾生還是先成佛
好的修行人只能見到眾生的痛苦,只想自己的過失
古來大德,都是老實修行,為眾生做牛做馬來而成就的
應當先悟道,還是先救度眾生?
善待卑微的眾生,是我們必有的修行
本來就是佛,為什麼又變成眾生了呢
捫心自問,你真的是為了眾生在修行嗎?
【如是覺】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許多修行人也一直希望可以見性成佛,但是一般人想要悟道談何容易,請問迷悟之間究竟相差有多少呢?
欲要修行成佛,不能離開眾生
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 成人之美也是成就自己
只要能初心不改,終將成佛度眾生
【如是覺】佛教鼓勵人要多行善事,請問《金剛經》為什麼說:修一切善法,要遠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才能成就菩提呢?
我終於悟到,「教化」眾生是不容易的,眾生真正需要的是「度化」,總想著教化他人的,走向的是一條彎路!
學佛是不是先改變自己然後感化眾生?
唐僧,你是選擇愛一人,還是愛眾生?
眾生是如何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想要變成「清水芙蓉」做到幾件事情就搞定,不化妝也是迷倒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