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社團「職業思維」鍛造學生責任意識

社團「職業思維」鍛造學生責任意識

大學教育中的理論與實踐,常被人戲謔為「南轅北轍」。如何將大學教育和職場能力相對接,幫助高校學生在步入社會時走得更穩更遠,不僅難住了許多教育工作者,更時常困擾著每一個學生。雖然高校有暑期實習、畢業設計、創業項目等眾多實踐平台,但由於課業任務的繁重以及考試成績的重要性,這種政策性推動的實踐平台,被學生定義為另一種「理論課」,以分數為導向來完成任務。再加上「一刀切」式的實踐要求抹掉了學生的興趣訴求,使得他們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中去,很難學會真正的職業思維。

在長春理工大學裡有著一個特別的實踐平台——羽良工作室,一個完全由學生自主管理並運營的機構。在這裡,學校並不參與社團的具體活動,只是提供相應資源和政策支持,由「推手」轉變為「助手」,讓學生可以完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稚嫩到成熟的蛻變。

以項目為導向,全員都是「責任人」

在羽良工作室,讓成員們「最不適應」卻也是「最喜歡」的制度,就是「項目負責制」。在每一個項目中,負責人要對整體運營和具體進程把關,並組織成員團結合作,在過程中隨時復盤調整。有別於一般的學生社團,工作室更加聚焦過程中的積累與提升,注重學生對科技知識的儲備,對執行能力的鍛煉,以及對社會關係的理解。

為什麼選擇更貼近公司管理方法的「項目負責制」?羽良工作室前秘書長崔人文介紹:「即使是大一、大二的學生,只要有想法、有能力,工作室都會安排學生在推進整個項目運營過程中獲得重要崗位,讓學生擁有最大的空間去施展才華。」科技部成員彭曾想起最初加入工作室時的不適應:「剛開始總會有偷懶的想法,尤其是之前在某些社團中,跟著起鬨、打雜,就能矇混過關,但在羽良不行,項目給每個人都標定了明確權責,用倒逼的方式讓我們不能偷懶。」同樣的原則也應用在工作室的科技實踐部,學生必須從事技術鑽研或者進行產品銷售,為工作室其他項目給予經費支撐。

工作室負責人劉笑純認為:「工作室就像是一個虛擬的公司,只要你敢玩敢做,別人步入社會後需要5到10年才能經歷的東西,你在這裡用4年時間就能感受到。」無論是研發創業項目、招聘實習生,還是舉辦分享會、進行宣講,每個成員都能成為項目的直接「責任人」,高質量地推進每一個項目。

完善培養系統,專註「牛人製造」

從大一到畢業,工作室為每個成員都打造了一個完善的培養體系。翻開羽良工作室的「室友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騰訊、海爾、三星、聯合利華、德國博世……一個個知名企業的名字在紙上熠熠生輝。

2013年,工作室成立求職實踐部,定期邀請已經工作的前輩為學弟學妹分享經驗,幫助即將畢業的學生少走彎路。從簡歷製作筆試訓練,再到模擬無領導小組討論以及結構化面試……涵蓋了求職過程的各個環節。每年的就業季,工作室的學員都會參與到求職實踐部的活動中去,在實踐中對自己4年的大學生涯進行梳理總結。

「如果你想從事學術研究,我們也有相應的培養方式。」科技實踐部主管梁永鑫說。科技實踐部會定期組織成員共同學習和交流,結合項目來開闊視野,探討技術前景,豐富創造性思維。工作室自成立以來,成員們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其中多篇被EI核心期刊收錄。

羽良工作室也因此被貼上「牛人製造」的標籤。劉笑純坦言:「我們談不上是牛人,只是很幸運能夠遇到工作室這樣一個幫助我們挖掘潛能、放飛夢想的平台。」

引導職業思維,擺脫「大鍋飯」心態

在羽良的定位中,最關鍵的就是「自我精英教育」,工作室是完全由學生自主創辦和運營的團體,有獨立的資金來源。一方面,工作室有電腦銷售、產品設計等盈利項目;另一方面,參加比賽的團隊或個人也會自願捐出部分獎金,維持工作室的運轉。具體到每一個成員,則要求他們樹立一種「職業化」的思維。這種「職業化」並不是職場老油條式的趨利避害,也不是一切向「錢」看的唯利是圖,而是對自己負責、對業務負責、對未來負責的精神。

除此之外,工作室還設立了績效考核機制,通過項目數據來發現問題、選拔人才。科技實踐部、市場實踐部和求職實踐部從不干涉成員個人選擇,給予充分的發展空間和調崗機會。但只要成員決定參與項目,就必須劃清責任界限,擺脫「大鍋飯」心態,以良性的協作分工來保障任務的順利完成。「達成目標不是工作室的最終目的,而是利用大學4年的時間幫成員轉變思維,引導學生樹立職業化思維,儘早對接職場,適應社會需要。」

「如何更好地發展」成為當下擺在工作室管理團隊面前的首要問題。劉笑純說:「未來我們計劃做一個內部創業的孵化平台,由工作室的科技部提供技術和產品,市場部進行推廣並反饋用戶需求,求職部則專註對成員進行培訓。」

8年奮戰,工作室從一個想法到邁出第一步,再到一點點地實現與超越,一路走來的背後是成員們無數次的跌跌撞撞與推倒重來。「每天多行一里路」,工作室的這一口號深受成員們的認同。在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道路上,他們不僅將「羽良」打造成了製造「牛人」的傳說,也為學生探索自我培養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鑒。(通訊員 賈惠淇)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5日第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微博童書榜2016十大好書頒獎典禮舉行
你也可以走向高效教學
大學不需要太安靜的課堂
本科生學術與科研如何「不離不棄」
衡水面向北京高校招才引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鍛造人才方陣 聚力強軍偉業
專業堅守 鍛造守護生命的「特種兵」
深耕實踐鍛造引領行業人才
熱血傳奇 道士職業金剛石裝備鍛造技巧攻略
空軍獵人集訓 鍛造精銳特戰力量
鍛造堅強有力的軍隊黨組織體系
團隊鍛造之三板斧之培育核心骨幹
鍛造自己的民族精神
陸軍努力鍛造新時代軍事人才強軍新能力
軍事人員現代化:鍛造人才航母,贏得「智的博弈」
新兵「夢工廠」:我們負責鍛造「戰狼」
專註科技創新,不斷追求卓越;鍛造航天品質,服務各方滿意
陳之驊:新時代歷史研究的工匠精神與品質鍛造
鍛造一支特別能戰鬥 特別有活力的研究團隊
矢志練兵,鍛造「長空重拳」
鍛造班刀匠作品欣賞
把基層黨組織鍛造得更堅強有力
東部戰區直屬部隊開展「軍法如山鍛造精兵勁旅」宣講教育活動
鍛造技術知識的最全匯總
手工鍛造的精品—大馬士革竹仙獵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