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也可以走向高效教學

你也可以走向高效教學

追求課堂教學品質,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研究者和中小學教師普遍關注的話題。在此語境下,有效教學、優質教學、高效教學等相關研究相繼面世,眾說紛紜且議論紛紛。《高效教學:框架、策略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即是紮根於這一脈絡之上的果實之一。讓人驚喜的是,相較於同類作品,通讀完本書,諸多與眾不同的感受充盈在心間,一貫的擔憂也隨之煙消雲散。

濃郁的實踐氣質

本書與其說是寫出來的,毋寧說是做出來的。正如作者開篇所言:「我撰寫此書耗時超過十年,總的來說,撰寫此書的源頭可追溯到1999年。」實際上,在超過十年的時間裡,作者通過一系列教學輔導項目,深入到實踐中,和研究團隊一道,實驗、總結、提煉每一條教學策略,終於成就了我們手頭上的這本書。正因為如此,相較同類作品,本書和諸多從理論到理論的、艱澀的研究成果區分開來,散發出濃郁的實踐氣質,讓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可讀性強。

事實上,為了凸顯實踐氣質,讓內容通俗易懂,除了紮根於實踐,本書細節方面處處可見作者的良苦用心。舉例來說,在內容安排上,每一章開頭,作者都精心設計了一個與主題高度契合的事例作為導入,以引起讀者對後續內容的興趣,加深對後續內容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計劃」這一章節,作者回憶起幼年在爺爺帶領下植樹的故事,以此引出「在教學中留下供人受益的遺產」的重要性,讓教師認識到「深思熟慮地做出自己的每門課程、每個教學單元、每次課的教學計劃」,其實就如同爺爺帶領幼年的作者植樹一般,讓學生多年之後依然念念不忘。

實際上,在閱讀過程中,筆者腦海中不時做著將文字轉換成場景的小遊戲,不斷浮現出作者深入實踐的畫面。

明晰的操作指南

多次與中小學教師打交道,逐漸認識到中小學教師對示範、操作、實踐的迷戀。而與這一真實需求相悖的是,諸多相關研究成果往往將教師置於被動的立場,板起面孔說教,因而很難走進中小學教師的內心,也就無法對他們產生實質性的觸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顯得體貼入微。作者切實關照中小學教師的真實需求,通過基於實踐提煉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腳手架」,讓本書就像一個神奇的錦囊,為中小學教師提供了諸多明晰的操作指南,讓諸多停留在口頭上的「理念」有了運用到實踐的可能。

在書中,這樣的「腳手架」俯拾皆是。比如,在「促思提示」這一章,作者首先通過紮實的鋪墊,讓讀者認識到「促思提示」的重要性。接下來,作者展示了幾種常規的「促思提示」介質,比如視頻片段、案例、短篇小說、詩歌、照片等。讀到這裡,我內心是有疑問的:這些介質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起到促思提示的功能?正在我困惑不解的時候,後續內容「有效促思提示有何屬性」及時解答了我的困惑。通過這些操作性極強的「腳手架」,讓讀者一步一步進入作者營造的操作世界,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不禁躍躍欲試。

作者對這些「腳手架」的安排,還能做到一以貫之,這一點尤為難得。本書第三章「學習導圖」部分,在指出「學習導圖是教學活動的圖形組織者」的基礎上,闡述了學習導圖具有展現教學全貌、維持教學正道、規範授課始末等功能,並分析了學習導圖的類型、創建與使用。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本書各個部分的開篇,都有著類型各樣的學習導圖,提示讀者這部分內容的概貌。這種將自己的研究心得滲透到自己作品中的舉措,顯示出作者對自己研究成果的高度自信。

契合中國教師的文化習慣

對待國外翻譯的作品尤其是教育類作品,我們往往持著愛恨交加的心態:一方面,國外的很多相關作品都有著鮮明的實證特徵,在佔有大量數據基礎上書寫而成,讓人從心底覺得可靠;另一方面,中外的很多實踐都有著各自的文化基因,由於文化差異,國外諸多作品在借鑒上不得不打個折扣。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筆者心裡也湧現出類似的心態,擔憂本書內容雖好,但水土不服。不過,隨著閱讀的循序漸進,這種擔憂很快就消散殆盡。

眾所周知,在教學及其改進上,相較於國外教師對個人勞作的強調,中國教師尤為推崇集體的力量。我們有諸多的教師組織,比如備課組、教研組、名師工作室等等,這些為中國教師的教學及教學改進提供了組織保障。不誇張地說,中國教師的成長史就是紮根於不同教師集體中的活動史。

讓人稍感意外的是,本書恰恰凸顯了教師集體在教師教學及其教學改進中的重要性。在這個集體中,有以作者為代表的大學研究者,有參加項目的教學輔導員,有中小學教師,還包括所在學校的校長。本書所呈現的每一條教學改進策略,也都是集體勞動的成果。看到這樣的場景,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正因為本書契合了中國教師教學及其改進的習慣,相信中國教師在閱讀乃至借鑒的過程中,都會顯得駕輕就熟、從容不迫。

(作者:汪明帥,單位: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5月15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微博童書榜2016十大好書頒獎典禮舉行
大學不需要太安靜的課堂
本科生學術與科研如何「不離不棄」
衡水面向北京高校招才引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誰曾經不是個叛逆的少年呢,可最終都會走向妥協
教育孩子「斤斤計較」與「溺兒」都不可取,都可能讓孩子走向極端
時光的殘忍正在於,她只能帶你走向未來,卻不能帶你回到過去
她曾經得到過張學友的讚美 卻還是慢慢走向雞肋
走心,就是我走向你
世界正走向終結,而我很高興回到它的懷抱
不再追求安全感,你才能走向成熟
神准占卜:如今迷茫的你,事業上會在未來步步高升或走向低谷呢?
你忽明忽暗,我不再走向你
走向未來還是走向未知
抑鬱症的我們不是只能走向毀滅,而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
高雲翔案件新走向,未來可能出現反轉的可能性,時間或將長達一年以上
自我調節能力強的三大星座,能夠最快走出低谷走向成功
唯有學習,才能走向人生更高的境界
「反推式教育」家長可曾了解,逆向思維轉變,讓孩子走向美好明天
不管你找到誰,最後都將走向孤獨
他帶領中國燒傷醫學走向世界領先,卻未能改變民間偏方的橫行
誰也阻攔不了我走向勝利的決心
靜波法師:學佛如果不依靠三寶,你就走向歧途
韓國LCK走向衰敗?未來誰強還得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