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飛天的古人是如何探索太空的?
如今中國的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載人飛船成功遨遊太空,登陸月球也指日可待,這些都要歸功於科技的飛速發展。那麼,在生產力低下的中國古代,人們是否也曾經為浩瀚的太空著迷,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呢?
人類對宇宙的嚮往由來已久,在遠古時代,人們沒有手段一窺太空的真容,因此就編寫了很多的神話來寄託他們的嚮往和追求。盤古開天闢地是古人對天地產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奔月則代表了古人對月亮的嚮往;女媧鍊石補天承載著古人對天空探索;夸父逐日是古人對太陽東升西落的疑惑……這些神話故事雖然不是真實的,但都代表著古人對太空最初的認識。
觀星台
神話代表了嚮往,不過可不要認為古人只會臆測,其實他們也曾經做過正經研究的。古人沒辦法上天,就只好在地上觀測天象,藉此來了解宇宙。當時科學技術不發達,沒有望遠鏡,人們就只好通過肉眼來觀測,好在當時晚上沒有如今這麼亮的燈光,還是能夠清楚的看到星星。自秦漢以來,每個朝代都會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觀測星象。秦漢設太史令,唐設太史局、渾天監、司天台,宋、遼、金、元設司天監,明清兩代設欽天監。不過最初,星象是和王權有著極大聯繫的,更多的是用來預測吉凶的。
張衡和渾天儀
雖然說這些探索大都不靠譜,但是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上,還是出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探索太空做出個巨大貢獻。比如祖沖之,他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方面都有過傑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對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軌道和運行時間做了長期觀測,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和周期。還有張衡,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表了渾天說,認為宇宙是一個圓球,地球在其中,就如同雞蛋黃在雞蛋內部一樣,渾天說其實與現代宇宙學說已經很接近了。與此同時,張衡還在自己學說的基礎上製作了渾天儀,來演示天象。當然,除了他們還有其他很多人,比如僧一行、郭守敬等等,都推動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
古代火箭
僅僅在地面上觀測顯然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為了離開地面,奔向太空,古代中國人發明了「火箭」。古代的火箭非常簡陋,靠火藥推動,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動能將人送進太空。雖說如此,但還是有先行者去嘗試用火箭載人飛行,這個人叫萬虎,明朝人。當時萬虎製作了一把能上天的椅子,他在座椅背後安裝了47支火箭,同時把自己綁在座椅上,讓人點燃火箭,想要藉助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雖然實驗失敗了,但萬虎卻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飛行的人,開創了航天事業的先河。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宇宙進行著不懈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世界天文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粉絲:古代粉絲是如何追星的 有哪些瘋狂舉動?
※二戰:在美國海軍艦隊中竟然有一艘中國帆船 還擊沉過潛艇
※清朝:死的太委屈 被一腳踢死的准皇帝!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引發了一戰 卻讓人十分同情的老頭!
※環境保護:環境污染令人頭疼!來看看古人如何保護環境
TAG:互動百科 |
※古代沒冰箱,夏天古人是如何製冰的?說了你可能不信!
※沒有抖音,古人是如何蹦迪的?
※沒有空調的炎夏,古人是如何消暑的?
※古人是如何驅蚊的?
※古代沒有空調和電,那麼古人是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天呢?
※沒有鬧鐘的古人是如何按時起床的?
※馬雲是怎樣的存在?科技大佬:不能說前無古人,但很難有後來者
※古代沒有空調,古人都是怎麼避暑的?唐朝女性太大膽!
※以前沒有空調的時候,古人夏天是怎麼乘涼的呢?
※真的只能聞雞起舞嗎?古人沒有鬧鐘如何準時起床?
※古人真的是天生神力嗎?這幾樣兵器現在沒人能拿動,古人卻說太輕
※古代是怎樣記錄軍功的,不怕冒領嗎?古人的智慧豈是你能想像的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何要在井裡放烏龜?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說:挖人蔘的時候不綁紅繩,人蔘會跑掉。是真的嗎?
※古人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古代沒有空調,可夏天一到一樣的熱,古人是如何消暑的呢?
※古人認為蟬能上天入地神出鬼沒,是不死的靈物,有道理嗎?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有點超越人們的想像!
※沒有空調的古人是如何度夏避暑的
※沒有電風扇和空調,古人是如何降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