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銀元局」鑄造過哪些錢幣?
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清朝光緒年間自引入機製造幣技術後,機制光緒元寶銅元就逐漸取代了方孔銅錢,各省均有鑄造。
廣東省正式大量鑄造光緒元寶銀元後,各省紛紛仿效。湖北,北洋,吉林,江南,雲南,四川,奉天,安徽,東三省亦鑄造了光緒元寶主幣或輔幣。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
光緒元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一兩
1908年吉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188萬元
光緒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191.84萬元
流通幣如此,珍罕的樣幣價格漲幅更是不走尋常路線。
1896年江南省光緒元寶銀幣樣幣全套五枚485.8萬元
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試鑄樣幣436.5萬元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436.8萬元
不起眼的菱角市66號,不知不覺中就走過了一百多年。百年風雨,歷經滄桑。其中,傳說中堆滿金子、銀子的造幣廠階段最能引起我們的好奇。
清朝末年的兩江總督劉坤一為何要創設江南銀元局?從清末到民初,這裡造出的那些金幣銀幣銅幣都去了哪裡?
建廠背景:為阻止白銀外流, 江南銀元局成為中國機制銀幣的先驅 。
提起中國古代的錢財,我們最先想起來的一般都是「銀兩」。在很長的時間裡,銀錠和碎銀都是中國社會用來流通的主要貨幣形式。但銀兩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它是由液體澆鑄的,交易的時候不僅需要稱重還得驗成色,很是不便。這種不便,以前並不為人所察覺。
但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外國銀元的大量湧入,這種不便就被對比出來了。老百姓發現,外國的銀元成色、重量都是統一的,花紋樣式也很難偽造。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用外國銀元呢?
於是,各國的銀元英國的「站洋」,日本的「龍洋」,法國的「安南銀元」,美國的「貿易銀元」,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的「鷹洋」,都逐漸隨著各自在華勢力的拓展,在中國的領土上形成了眾多金融流通上的獨立小王國。更讓清廷氣憤的是,這些外國銀元的實際流通價值通常高於其所含有的白銀的價值。
「簡單來說,當時中國一兩紋銀的含銀量大約在九錢三分五厘以上,而外國銀元的含銀量卻只有7錢多,有的甚至只有6錢。這樣的不等價交換導致的結果是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甚至有外國商人專門在中國購買白銀鑄成銀元再賣回中國,以謀取暴利。」江蘇收藏家協會的錢幣研究愛好者鄭濤表示。
為了防止利益繼續外流,1889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設造幣廠鑄造銀元。銀元正面有「光緒元寶」四個字,背面有蟠龍花紋及英文,通稱「龍洋」。含銀量為七錢二分,比當時流行的墨西哥「鷹洋」重一分五厘。
由於成色比外國銀元好,且並不限於省內流通,所以「龍洋」很快在廣東、福建、天津、上海等地推廣開來。1897年,位於南京的「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開始鑄造「龍洋」,比廣東晚8年,但仍然是中國早期機制銀幣中的先驅。
錢幣故事
「龍洋」 奇怪:說是「江南省造」,但「江南省」並不存在 。1897年11月22日,「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在南京西水關內雲台閘落成。同年,這裡生產出了南京最早正式開局鑄造的銀元「龍洋」。
銀元的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四個字,上方有「江南省造」四個字,下方標註幣值「庫平七錢二分」。背面中央則為一條盤龍,周圍是與正面對應的英文。
「第一年鑄造的這些"龍洋",並沒有標註年份,收藏界通常稱為"老江南"或"江南老龍"。第二年開始鑄造的"龍洋"在正面加上了干支紀年,錢幣收藏界通常稱為"新江南"。
江南省也就成了我國在銀幣鑄造上攜干支紀年系列最早的省份。」 鄭濤告訴記者。但鄭濤同時提醒記者,其實在當時並沒有江南省,那麼銀元上的「江南省造」幾個字究竟從何而來?
原來,江南省設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於江寧(今南京),康熙年間被分為安徽、江蘇兩省,此後也未復設。後來由於江蘇資源富庶,清廷就在南京和蘇州各設一個造幣機構。蘇州的銀幣已經冠上了「江蘇省造」的字樣,為了區別鑄造地,南京的造幣廠就使用了「江南省造」的字樣。
「壹圓」銀幣 悲催:沒來得及發行,就遇上了辛亥革命 。
南京的「龍洋」鑄造很順利,但誰知道在第三年出了變故。 由於當時全國有十多個省區設廠鑄造銀元,各自為政,所鑄銀元成色、重量不一,且互相抵制,謀取暴利。所以清廷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外,其餘全部裁撤。兩江總督劉坤一趕緊上表奏摺,陳述該廠「確著成效」,這才得以保存。 為了杜絕再次出現這樣的危機,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先後進行了十次整頓,還聘請了外國化學專家霍氏到廠擔任配合成色教習,並在銀元上鑄上「HAH」(霍氏英文姓名縮寫)戳記,以取信中外。
1911年,清廷想要進行「廢兩改元」的改革,廢除銀兩,在流通中統一使用銀元。5月,天津造幣總廠派遣藝士張葆亨、紀鍾淇、王國弼和英國化驗師華振來到南京分廠籌備「壹圓」大清銀幣的鑄造。這是我國第一套以「圓」為單位的計值幣。
資深玩家透露:「以前生產的"龍洋"銀元上是不標註面值的,只是按照以往的習慣計重區分,一般默認7錢2分的為一元,3錢6分的是半元,1錢4分4厘的是兩毛,7分2厘的是一毛。但這套大清銀幣不一樣,它不標重了,而是在正面標註上面值"壹圓"。可惜的是,不久辛亥革命爆發,這套銀幣沒能通過官方渠道發行,而是被撥作了軍餉,後來又大多被熔鑄成新幣,所以存世的很少。」
銅元 實用:當時的一塊銅元,相當於如今的2塊錢 。
說起清末民國的錢,我們常提銀元,其實還有銅元。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就生產過大量的銅元,而且生產了好些年。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總局開始鑄造銅元。由於獲利頗豐,第二年10月添購了鑄機5台,每日可鑄銅元28萬枚,每月可鑄700多萬枚。
為什麼會鑄造如此多的銅元呢?為什麼到了如今,銀元經常被人提及,銅元卻鮮有耳聞?
「這是因為銀元貴,銀元的購買力強,所以老百姓總想留存下來。但也因為貴,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使用方面不是很方便。有學者做過研究,清朝中晚期時候的一兩白銀大約相當於如今的200多塊錢,出去買東西人家還得準備很多零鈔給你。而銅元不一樣,當時的銅元大概有兩種,第一種是"當二十銅元",能抵二十個方孔銅錢;第二種是"當十銅元",能抵十個方孔銅錢。"當十銅元"在當時相當於百分之一兩白銀,也就是說大概是如今的2塊錢。這種零錢雖然價值不高,但使用非常廣泛。」鄭濤表示。
那造幣廠為什麼會「獲利頗豐」呢?鄭濤表示,這是因為銅元的實際價值小於它代表的面值,它本身的材質可能只值三四枚方孔銅錢,但它的面值相當於10枚方孔銅錢,所以中間的差價利潤是很大的。
「樣子好看,面值小,利潤又大,老百姓願意用,所以銅元是很受各省當權者歡迎的。要知道,當時各省基本上都是獨立造幣,多出來的利潤幾乎都是由地方自己把持的。所以,各省在鑄造銅元上都很積極。」
孫小頭 霸氣:由於產量大,開國紀念幣成了流通貨幣。
1912年1月,孫中山任命余成烈為「中華民國江南造幣廠」監理,仍以清代舊模鑄銀元以濟軍需。20日,財政部長陳錦濤改廠名為「中華民國財政部江南造幣總廠」,並呈報國民政府。4月臨時政府遷往北京後,留守府以軍法科長張孝准兼廠長,開鑄「開國紀念」銅幣。
5月鑄銀幣,即後來民間所稱的「孫小頭」銀元。這種錢幣面值一元,正面為孫中山像,上鑄「中華民國」四個字。8月續鑄二角金幣和二角銀幣。其中,開國紀念金幣重量為9.6克,直徑23毫米,是我國造幣史上第一次鑄造紀念金幣。
這種二角金幣是不流通的,是純粹意義上的紀念幣。與其不同,一元紀念銀幣生產的量很大,後來就脫離了紀念幣的範疇,成為了流通貨幣。但鑄造一元紀念銀幣的過程,卻是一波三折。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初,財政極為窘困,相繼發行了南京軍用鈔票500萬元和軍需公債1億元,急需銀幣現金用以兌換和流通市場。但與此有關的利益集團卻衝突不斷。
袁大頭 硬氣:和「孫幣」一起,佔據金融流通領域。
1914年,財政部下令造幣總廠更名為「財政部南京造幣廠」,還下發了鑄造袁世凱像紀念幣的新模。5月開始鑄造「袁大頭」,每天4萬枚。同時回收舊幣,到了10月,每日鑄幣14萬枚。由於全國統一的製造標準和工藝,此時生產出來的「袁大頭」已經很難區分出鑄造地是不是南京了。
由於生產出來的錢幣有力地抵制了洋錢,南京造幣廠引起了外國公司和商人的嫉恨。1924年,帝國主義經營的英文報刊上刊登污衊南京造幣廠所鑄「袁大頭」成分不好的虛假報道。為了打破對方的陰謀,南京造幣廠在上海總商會召集中外化學專家共同化驗,兩枚新幣的含銀量一個為89.03,一個為89.08,均超過了89的含銀比例,均符合規定。
1927年,北伐軍到達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造幣廠遂改鑄孫中山像銀元。此後,在中國境內,袁頭幣和孫幣同時流通,而其他中外銀幣就逐漸退出了中國金融流通領域。
由業內專家為您掌眼藏品,最大限度避免藏友吃虧。賣藏品之前先發圖給本公眾號掌個眼,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尊敬的貴賓,委託私下快速交易,拍賣藝術品。重要或大宗拍品委託,投資基金可提供資金支持,方式靈活。貴賓部長期為您提供私人洽購、藝術品投資收藏顧問、藝術品資產管理、藝術展覽出版及網路推廣等VIP服務,方式靈活並保護客戶隱私。
公司主要運作古玩投資,現金兌換業務,古錢幣,瓷器,青銅器,高古玉,古代字畫藝術品現金收購。
▍盛世收藏:推薦國內優秀藝術家及作品,提供藝術品鑒賞、收購、交易、收藏等綜合服務,我們秉承「投資創造價值,價值引領投資」的理念,與50萬高端用戶共同領略文玩藝術之美。▍
目前100000+藏友已關注加入我們
您看此文用了分秒,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喲~
點擊【分享到朋友圈】,您的一個分享小動作,或許可以讓更多的人跟您一樣,愛上古玩收藏!
想為您手上的藏品驗明正身嗎?
想知道您手上的藏品的價值嗎?
現權威專家團隊免費為你們解答你們的疑惑!
為您免費提供:藝術品策劃包裝、藝術品專業攝影、藝術品鑒定評估、藝術品展覽銷售、權威行業期刊雜誌推廣,實時輸送最專業的古玩鑒定知識,歡迎訂閱此賬號!
更多收藏鑒賞信息關注公眾號(每天推送最新古玩資訊)
關注本公眾號了解藝術品交易行情
優質服務是我們的承諾!!!高價成交才是我們的追求!!
--------------------------------------------------------------------------------------


※農民家裡一枚清代錢幣,居然拍賣過百萬
※光緒元寶有哪些收藏價值?
※收藏投資錢幣,能保值增值,但前提是要買到物有所值的藏品
※大明宣德爐孤品橫空出世,揭開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對它的神秘面紗
※罕見的 北洋 光緒元寶 整套
TAG:佳士得國際藝術品在線 |
※大清光緒年間「湖北銀元局」都鑄造過哪些銀幣?
※吳三桂鑄造的錢幣,你見過嗎?
※民國時期鑄造了10億枚銀元,這些銀元都去哪了?
※這個花臂漢子,把江南鑄造銀元廠爆改成老劇院酒吧
※銀元和銅元鑄造方法有哪些不一樣?玩機制幣一定要懂!
※王莽篡漢後鑄造的貨幣,你見過哪些?
※古代方孔錢幣是怎麼鑄造的?
※在古玩市場上收穫三枚清代銅錢,是同一個錢幣局鑄造的三種版別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哪些收藏價值高?
※斯洛伐克出土公元1世紀鑄造銀幣,很可能來自山脈中的銀礦
※雙龍壽字幣一共鑄造了多少枚?最新市場新聞報道
※新皇新氣象:日本決定鑄造數百萬枚金幣銅幣,紀念德仁天皇即位
※近代史上最後一種以銀幣鑄造的樣式「孫中山三帆幣」
※在古玩市場收穫三枚康熙通寶銅錢,還是同一錢幣局鑄造的不同版別
※南北朝奇聞:為啥北魏冊立皇后要親手鑄造金人?
※宣統年鑄造的大清銅幣一些珍品及稀品!
※【青銅鑄造】失蠟法是個怎樣的存在?
※太牛了,原來古人是這樣鑄造錢幣的……
※「幻化稀有寶藏」鑄造的西藏財寶幣「桑久果木」
※建文帝是否鑄造過「建文通寶」錢,專家說:這種錢應該都是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