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本文作者「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第70屆戛納電影節於5月17日正式開幕,對全球影迷來說,這是一場藝術電影的年度盛會。今年恰逢戛納七十周年,由著名同志導演佩德羅·阿莫多瓦坐鎮的評審委員會,將在接下來的11天選出他們心中的金棕櫚得主。


而酷兒棕櫚(Queer Palm)要比金棕櫚早一天開出。戛納從2010年起設立酷兒棕櫚獎,旨在表彰那些「兼具藝術性和對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題材給予相當關注」的藝術電影。歐洲三大電影節從此都擁有了自己的同志電影風向標,它反映出社會對多元性取向的日趨包容和尊重。之前曾獲得這一獎項的優秀同志電影包括:《雙面勞倫斯》(2012)、《湖畔的陌生人》(2013)、《驕傲》(2014)和《卡羅爾》(2015)等。

今年共有七部長片和六部短片角逐2017年的酷兒棕櫚獎: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每分鐘120擊》


1.《每分鐘120擊》(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男/女同 | 主競賽單元】


上世紀90年代,艾滋風暴席捲資本主義世界。年輕人不滿製藥公司壟斷科研成果,他們組建了激進組織Act Up,轟轟烈烈的走上街頭對抗社會冷漠。兩個年輕同志一起投身抗艾事業,卻最終因為理念衝突而分道揚鑣...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羅賓·坎皮略


本片導演羅賓·坎皮略是法國著名編劇,他的編劇作品《課室風雲》獲得了第6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執導處女作《東方男孩》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大獎。跟拍和寫實鏡頭是這位導演的標誌性風格。本片主演陣容包括凱撒獎年輕影后阿黛爾(不是《阿黛爾的生活》的那位哦),由於題材熱血、陣容靠譜,加上今年對法國來說又是政治挂帥的一年,本片獲得酷兒棕櫚獎的幾率非常之大。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派對把妹秘訣》


2.《派對把妹秘訣》(How to Talk to Girls at Parties)【??? | 非競賽展映】


千萬不要被片名給騙了,本片絕對讓人目瞪口呆,因為它是開!腦!洞!的科幻題材。故事講述70年代倫敦男校的兩個男孩去參加派對,一個手足無措,一個如魚得水。他們認識了幾個外國交換生,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看似妙趣橫生的女孩其實來自外星球...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約翰·卡梅隆·米切爾


本片從立項後就一直入選各種年度期待名單,除了因為有星光閃閃的演員陣容外(能想像妮可·基德曼屌炸天的朋克造型嗎?),還因為導演實在太TM有范兒了:曾拍出《性愛巴士》和《搖滾芭比》的約翰·卡梅隆·米切爾。這位我行我素、風格特異的同志導演一直喜歡給主流題材注入各種LGBT元素,而且軋戲本領一流(看過美劇《傲骨之戰》的就會知道)。雖然暫時還不清楚這部電影「酷兒」在哪裡,但請相信導演一定會埋下意外驚喜。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我們瘋狂的年代》


3.《我們瘋狂的年代》(Nos années folles)【變裝 | 七十周年特別展映】


繼去年入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青春逼人的《當我們17歲》之後,手冊派導演、戛納導演獎得主安德烈·泰西內又帶來了新作《我們瘋狂的年代》,以一戰為背景講述一位逃兵波詭雲譎的生活。為了逃避軍事法庭審判,他不惜喬裝打扮成女性,讓妻子陪他一同演戲。而當赦免令最終到來時,「她」已經成為巴黎的社交名媛,重新找回自己的道路鋪滿荊棘。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皮埃爾·德隆尚


對很多人來說進入古稀之年就意味著平靜等xì,但對《野蘆葦》導演泰西內來說,74歲卻不過是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Golden Years正是泰西內這部新片的英文片名。本片男主角是《湖畔的陌生人》的皮埃爾·德隆尚,他曾經憑藉大尺度的表演獲得凱撒獎最佳新人獎。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他們》


4.《他們》(They)【性身份 | 特別展映單元】


J被診斷存在性別認知障礙,「they」(他們)成為了J的專屬人稱代詞。通過服用荷爾蒙阻斷劑,直到進入青春期前「他們」都沒有發育出明顯的性徵。可是當監護權被臨時移交給僅僅大幾歲的表姐後,表姐和男友讓「他們」一下子感受到成長的迫在眉睫。本片應該是穆斯林國家卡達的第一部LGBT電影了吧?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科比》


5.《科比》( Coby)【變性 | 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美國內陸小城,一位23歲的女孩蘇珊娜突然變成了一個男生:科比。她的變性給身邊的人帶來各種困惑,也攪亂了小城平靜的生活。這是一部充滿私人情感的家庭影像紀錄,主角是導演的弟弟。你會發現無論性別是否改變,不變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瑪琳娜的殺戮四段式》


6.《瑪琳娜的殺戮四段式》(Marlina the Murderer in Four Acts) 【女同? | 導演雙周單元】


印尼一座與世隔絕的山村中,一位年輕寡婦遭到惡徒襲擊,她不但被輪姦還被搶走了全部牲口。為了尋求公義,她拿著一把砍刀踏上了復仇之路。但死在她刀下的亡魂竟然不肯安息...本片可能存在女同情節。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無無塢》


7.《無無塢》( Nothingwood)【男同? | 導演雙周單元】


一位高產的阿富汗導演Salim Shaheen開始拍攝職業生涯的第111部電影,但他招到的演員一個比一個離奇古怪。三十年來Shaheen一直用極少的成本在飽受戰亂的阿富汗拍攝各種題材的B級片,但這部新片他很可能搞不定了!本片可能存在男同情節,作為導演處女作自動入圍金攝像機獎。


今年還有六部短片入圍酷兒棕櫚獎。六部短片全部來自歐美國家(克羅埃西亞、波蘭、法國、葡萄牙、以色列和加拿大),其中四部都在國際影評人周單元。這些短片中比較值得期待的有:以色列的《遺產》(Ben Mamshich),講述年輕同志發現去世的父親曾經和已婚男子有染,想探究背後秘密的他反而自己泥足深陷;克羅埃西亞的《櫻桃》(Tre?nje),以少年的稚嫩視角見證一個家庭如何在夏天走向分崩離析,有點像同志版的《贖罪》;葡萄牙的《兔兔壞》(Coelho Mau),以姐弟角色扮演遊戲開始,直到他們愛上同一個男人後故事走向驚悚和奇幻...(本文首圖即來自該片)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遺產》(電影基石單元 | 25分鐘)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櫻桃》(導演雙周單元 | 30分鐘)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兔兔壞》(國際影評人周單元 | 33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酷兒棕櫚單元都存在「遺珠」:明明帶有LGBT屬性、但卻被官方遺漏的酷兒電影。去年最明顯的遺珠莫過於阿莫多瓦的《胡麗葉塔》,今年好像也有一部電影存在肉眼可見的遺漏:大導演波蘭斯基的《真事改編》(D"après une histoire vraie)。從發布的劇照來看這部「真事改編」的電影似乎有著很濃的蕾絲邊氣息啊,主演還是波蘭斯基的老婆和伊娃·格林。25年前波蘭斯基就拍過一部欲虐交織的《苦月亮》(同樣由老婆主演),25年後會不會殺出一記回馬槍呢?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真事改編》


考慮到去年和前年都有11部長片入圍酷兒棕櫚,今年跟往年相比有一定縮水,但同志電影人的存在感反而比任何時候都強。今年有三位知名同志導演殺入主競賽單元:羅賓·坎皮略(《每分鐘120擊》)、托德·海因斯(《寂靜中的驚奇》)和弗朗索瓦·歐容(《雙面情人》),三人將參與金棕櫚獎的角逐。展映單元有德高望重的安德烈·泰西內和風格百變的約翰·卡梅隆·米切爾壓陣。評審團主席更是西班牙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這位同志導演以瑰麗奔放的色彩和奇趣大膽的故事享譽世界影壇。他的名氣大到本屆酷兒棕櫚直接用海報毫無節操的致(guì)敬(tiǎn),不但正中間大大寫著「Gracias Pedro」(謝謝佩德羅親)的字樣,而且連海報本身都直接沿(dào)用了阿莫多瓦早年的《情迷高跟鞋》。



豆瓣日記: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酷兒棕櫚單元指南



2017酷兒棕櫚海報


第八屆酷兒棕櫚獎得主將在2017年5月27日晚10點揭曉。


(全文完)


本文作者「同志亦凡人中文站」,目前已發表了37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同志亦凡人中文站」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六月深圳熱門展覽演出推薦
六月廣州熱門展覽演出推薦
《白鹿原》和「歡樂頌五美」同時回歸,誰是第二名?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慢慢微笑!「酷兒之王」賈曼去世24周年
最酷兒童電話手錶,小天才Z6聯名蜘蛛俠限量版網友體驗
北京酷兒合唱團的鐵粉?帆布包
2018上海酷兒影展前瞻,這個變化很重要
侵害、宵禁、蕾絲、婚內強迫,BBC女性版《酷兒們》!
今年,酷兒藝術家獲得史上最政治化的一屆透納獎
還記得那個酷兒嗎? 這些童年美食, 00後不認識, 八零九零後也忘了
撞色不撞款的「酷兒」美甲,元氣十足少女款,忒美
00後童年「幾乎不喝」的幾款飲料,酷兒上榜,圖6看完很委屈
還記得那個酷兒嗎?這些童年美食,00後不認識,八零九零後也快忘了吧?
活力四射的報童帽,堪稱帽界酷兒,如今已經開始稱霸這個冬季了
繆斯夫人:打破年齡焦慮,酷兒是一種選擇
羅絲·麥高恩穿橘色羽絨服點亮整條街 寸頭+墨鏡顯酷兒范表情傲嬌
VICE 簡報 | 一款足跡覆蓋朝鮮的酷兒人士專屬地圖
已經逐漸「消失」的4種飲料,健力寶、酷兒上榜,網友:最後一個才是經典!
打破年齡焦慮,酷兒是一種選擇 | 繆斯夫人
擁抱流行音樂下崛起的酷兒時代 | 專訪澳大利亞歌手 Troye Sivan
盤點漸漸消失的童年小零食,還記得這個萌萌的酷兒嗎?
閃亮的酷兒畫作正面挑戰黑人理髮店的男性至上氛圍
現在已經消失的5種飲料,酷兒上榜,喝過最後一個的家裡肯定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