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明朝湖廣巡撫詩中的武當道觀

明朝湖廣巡撫詩中的武當道觀

說起明朝的張居正,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明朝政壇上的一顆明珠。而發現這顆明珠的人,正是湖廣巡撫顧璘。


顧璘勤於仕途,頗有才氣。他曾遊覽武當山,寫下了名篇佳句,其詩中描繪的武當山道觀風光,至今令人嚮往。


張居正因「落榜」而感恩顧璘

顧璘(1476年—1545年)是明代文學家。縱觀顧璘的為官之路,弘治九年(1496),他考取進士,授廣平知縣,擢南京吏部主事,晉郎中。正德四年(1509),他被封為開封知府。正德八年,因為得罪了太監,被謫官至廣西全州。此後,顧璘遷往台州知府,歷任浙江左布政使。


顧璘頗有才氣。據《明史·文苑傳》記載,他與陳沂、王韋一起被稱為「金陵三傑」。顧璘著述甚豐,有《浮湘集》、《山中集》、《憑几集》、《息園詩文稿》、《國寶新編》、《近言》等。


史說顧璘「有知人鑒」,就是善於識人。他曾特別關照過張居正,不過方法不是提拔,而是讓他「落榜」。


張居正少年成才,到武昌鄉試時年僅13歲。他的考卷答得相當漂亮,然而正當考官準備錄取他時,卻被顧璘阻止了。顧璘認為,一個人13歲就中舉,以後便會自滿,反而把上進的志氣打消了,這不利於他今後的發展。因此,他主張給張居正一些挫折,讓他發奮。

嘉靖十九年(1540),張居正16歲中舉。恰巧這年顧璘在安陸督工,張居正到安陸進見。顧璘很高興,把自己的犀帶贈給他說:「我希望你要有大的抱負,要做伊尹,做顏淵,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


張居正經過努力,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入京會試後再殿試中了二甲進士,選庶吉士,從此有機會入朝為官。張居正沒有辜負顧璘的一片苦心,日後正是他主持了明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成為國家脊樑。張居正曾說,他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顧璘。


顧璘愛結交讀書人,願意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在任職湖廣時,愛惜王廷陳的才情,想去拜訪他。王廷陳避而不見。顧璘私下得知王廷陳有狎游之舉,須知,作為讀書人這是不允許的。顧璘就急忙為王廷陳掩飾,於是二人成為好朋友。在浙江時,顧璘仰慕孫太初,一直沒有機會相見。一日,顧璘身著道袍方巾,泛舟湖上。月下見小舟停泊於斷橋,一僧、一鶴、一童子煮茗,顧璘笑曰:「此必太初也。」於是移舟就之,二人以後就經常往來,過從甚密。


顧璘深諳做官之道。嘉靖皇帝以藩王的身份入繼大統,鎮壓反對他為父親修建皇陵的一干大臣,即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大禮儀」之爭。顧璘參與修建顯陵(嘉靖皇帝父親的陵墓,現在湖北鍾祥),還是很賣力的,嘉靖皇帝比較滿意,因此,事後顧璘升遷為南京刑部尚書。


縱情武當山寫下絕美詩篇

嚮往武當山是唐宋後文人雅士之常情,經過明朝朱元璋、朱棣一直到朱厚熜,似乎更是登峰造極。顧璘善文亦善詩,而作品中也大多反映出他有尋幽訪古嗜好。顧璘任湖廣巡撫期間,在武當山留下不少詩文,計有《山行絕句十三首》等。


顧璘從襄陽出發,前往武當山時,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將遠遊崇山峻岭的興奮心情:「天乎惜良辰,人世諧宿好。明登崒嵂間,千里騁遐眺。」而在《山行絕句十三首》中,顧璘不惜筆墨盡情傾吐對武當山的一腔情感,如:「開戶霜如雪,登車日勝春。舉目見千里,獨慰游山人。」


終於到了武當山,顧璘看到山民們住在高山的岩穴里,猶如白雲之間,宛如仙境,十分羨慕。他寫到:「開山種雲子,汲澗探乳泉。可羨岩穴民,得食龜鶴年。」從這首詩可以看出,顧璘的想像力異常豐富,而且頗有諧趣。「山民種下雲子,這可是神仙吃的東西,等待來年的豐收,然後到那深深的澗底,去喝甘美的泉水。」顧璘覺得,這種生活實在令人羨慕,居住在遠離人世的岩穴之生民,可以享受到神仙般的生活。


到了遇真宮,顧璘對先皇們禮遇賢士,不免一番感嘆。他寫到:「唐皇禮果老,漢帝延河公。金門一遺步,玄圃渺煙鴻。冥冥三豐子,軒聖慕其鳳。使軺窮滄海,靈岳虛瑤宮。青鳥竟不來,鼎湖恨何窮。」


除此之外,顧璘的許多詩作都描繪了武當山的道觀。如他從九渡澗(現名逍遙谷)跋山涉水到元朝時修建的玉虛岩踏險尋幽。他在《玉虛岩》一詩中寫到:「九渡越清澗,七盤轉層崖。高樹落余雪,陰壑青夏苔。雲龕舉步險,風穴流音哀。方隅問屢眩,俗駕何因來。」意思是說,玉虛岩清壑夏苔,一步一險,山風鳴咽。不僅如此,山上的溫差,四季難辨變化,尚留先人古風。

在紫霄太子岩,顧璘寫到:「王子煉神鼎,乃逃高岩居。金銀結真氣,天人傳玉書。磨針悟志苦,插梅知化殊。千乘雖雲貴,九霄樂有餘。長冬電露子,悵望龍鸞年。」


在五龍隱仙岩,顧璘寫到:「日出雪仍積,林深路不分。行過千澗道,來謁五龍君。仙人余故宅,玉簡空靈文。對此煙霧窟,徒然慚垢氛。」他在詩中感嘆,自己冒著天高地寒,林深路稀,行幾十里道來拜謁會給天下帶來祥瑞之雨的五龍君。然仙人已去,不知何方所在,留下一腔遺憾。


用筆記準確記錄武當山建築


除了用詩歌描繪武當山的道觀之外,顧璘還寫了《游太和山記》,準確反映武當山建築及道教群體狀況。

筆記記錄了整個過程。在文章開頭,他寫到,聽很多人說,太和山高且奇,宮觀偉麗,天下所無有。他從襄陽出發,一路上,只見山巒連綿起伏。快到遇真宮時,遇到老少道士幾十人,提香、鳴樂、打著信旗前來當嚮導,悠悠然行進在灌木、溪橋之間,如臨仙界。


1538年十月初五清晨,顧璘順澗邊小路尋訪玉虛岩,走了三里才到,道路險峻狹窄,靈草異木鬱鬱蔥蔥,不像人間去處,是平時人跡罕至的地方。五日晚,顧璘住在紫霄宮。六日,顧璘開始攀登天柱峰,拜謁真武君金殿,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金頂。石蹬道彎彎曲曲,兩邊有石欄、鐵鎖,朝拜的人攀扶石欄、鐵鎖一步一步走上去。有時累了,就收起旗幡相互攙扶著,需要休息10多次才登上峰頂。


顧璘終於見到真武神的真容。金殿深闊有三尺多,以銅作為材料,鎏以黃金裝飾,棟、柱、門、脊等齊備,真武及四天兵像都是銅質,精密工巧超過土木塑像。顧璘站在峰頂向四周望去,莽莽蒼蒼,諸山都在腳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顧璘駐足南岩宮,看到了當時少傅夏言寫的「福壽康寧」4個大字,極為雄偉。顧璘還饒有興緻地看了五龍宮,這裡景緻幽奇深邃,澗泉清冽有聲,悅耳動聽,有時從高崖流過,有時從澗道低走,逶迤而去。飛鳥從青石絕壁上翩然落下,令人興奮恐懼。荒茂密林之間,聽說往日有老虎,現在人多,也不見了。蒼杉參天,大的有十數圍,成為一片廣闊無垠的森林。


那時山上有不少岩居道士,顧璘向他們詢問前朝清修得道的地方。道士們大都指出漢鍾離、呂洞賓、陳摶等仙人曾修鍊居住的地方。顧璘感慨道:道士們所指的那些地方,正所謂沒有仙人則罷,如有仙人不住這裡還能住哪裡呢?


顧璘這次在武當山盤桓5天,遊歷九宮,總體感受是,宮殿都精妙絕倫,工巧壯麗,堅實壯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民族宗教網 的精彩文章:

關於非遺文化藝術遺產展演策劃價值的若干思考
苧幅參文綉,花枝織朵雲——侗錦與侗綉
成都市青羊宮
文景盛世與道家有什麼關係?
航拍道教聖地武當山 雲霧繚繞如仙境

TAG:中國民族宗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湖北武當山
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的文化景觀及法律保護
武當山——台灣,玄天上帝真武祖師巡境台灣今日起駕
湖北武當山的「邋遢神仙」張三丰
縱觀武當山古建築(三)
問道武當山 遨遊雲海間
黃曉華:在武當
武當山雪景
神秘的武當坤道
武當山與全真道教經韻音樂!
少林一虎武當清風道長弘揚中華武術,或攜手找釋延覺切磋
武當山·雲海·星空
國內公認的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山榜首,江西龍虎山第二
【遊記】問道武當山
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
《新倚天》「武當派」全明星帥氣合體,最帥老鮮肉飾演「張三丰」
《太上法脈金丹大道》武當山面授
丹江口境內武當山的「華麗轉身」!九陰白骨爪原來是出自武當派的武功!
明成祖緣何千里迢迢到湖北武當山修神像
新版《倚天屠龍記》殺青 黃騫繼任武當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