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顧有容,大學教師,研究植物的性生活,自稱植物人,但胳膊腿還能動換。家有一妻兩兒一貓一群鵪鶉,本人地位排在底層。出道科普作品是跟媳婦一起製作的視頻《花日曆》,後來成為《物種日曆》的主要作者。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顧有容


松鼠名片

隨著環保活動和教育的推進,人們總會問:自然環境是在變好還是變壞?它得到應有的保護了嗎?我從哪裡可以獲得有關的信息?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多家自然保護組織,發表了《中國自然觀察2016》,幫助你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變遷。


瀕危物種和它們的生存環境並沒有變好


中國有多少瀕危物種?沒有確切的數字,我們能肯定的是,它們已經超過現存物種數量的十分之一。《中國自然觀察2016》評估了2000年-2015年間1085個瀕危物種的保護狀況,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名錄》中的全部物種,以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 Redlist)中所有受威脅的中國物種。


我們招募了一大波志願者,讀了14788篇文獻,發現1085個瀕危物種的保護狀況整體上變差了,因為得到改善的物種實在太少……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圖片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投入資源最多的旗艦物種,如今大熊貓已不是「瀕危」而僅僅是「易危」了。「傘護效應」還讓和大熊貓同區域分布的小熊貓、川金絲猴、羚牛等得到了更好的保護。然而除了大熊貓和它的鄰居們,以及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之外,很難再找到一個保護行動成效顯著的案例。的確也有102個物種,保護情況貌似好轉,但也大多是珙桐、蘇鐵、藏野驢這類野生群體本來就大、受威脅程度不嚴重的物種。


保護狀況最差的則各有各的悲劇。野馬、白鱘和白鱀豚被認為野外滅絕,只是還沒來得及從保護動物名錄里除名;四川蘇鐵、巧家五針松等物種的野生個體不到100個,也並沒有什麼有效的保護行動;黃胸鵐最可憐,在短短二十幾年裡被人們從無危吃到瀕危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黃胸鵐,即人們食用的「禾花雀」。


拍攝者:陳青騫


瀕危物種受到最主要的威脅是生存環境的改變和喪失。我們用全球森林觀察(Global Forest Watch)的遙感數據結合實地驗證,看到中國2000年有178萬km2森林;其中66000km2在2014年已經成了「非森林」(可能是草地、農田和房屋)。全國森林面積下降了3-4%。變化最劇烈的省份位於中國南方,比如廣西、廣東、福建、江西和雲南。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圖片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2000年前後中國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工程,但從我們的分析結果來看,這些舉世矚目的國家級工程成效並不顯著,森林面積並沒有上升。


保護區和保護體系還有很多漏洞

國家的自然保護體系無疑是最強大的保護力量,但這個體系還遠未完善。


立法的落後、保護物種名錄更新的遲緩就不說了。自然保護區本應是中國最主要的公立保護地,但對瀕危物種的分布區覆蓋不足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圖片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中國還有海洋保護區。其中國家級33個,海洋特別保護區66個,各省市級別的200多個,占所有海洋面積的4.6%。海洋保護區由於權屬問題,保護效果不佳,容易受到周邊建設和旅遊開發影響。另外,海洋動物會洄遊,需要建立保護網路,固定劃界的方式也不利於保護。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圖片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瀕危物種的自然分布並不均勻,格外集中的地方叫「熱點」。這些熱點被保護區覆蓋的比例只有3.15%。尤其是環渤海黃海地區,只有1%左右。這個區域人口密集,殘存的自然生境面積小而破碎,幾乎都被瀕危物種(主要是遷徙鳥類)利用為棲息地。然而考慮到這些鳥類的重大價值,即使算上地價和經濟因素,這些地方仍然值得優先保護。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圖片來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分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從科研論文和公立資料庫里收集分布信息特別低效。比如,當我們模擬瀕危鳥類的時候,用於模擬的13000個分布點中,只有300個來自文獻。大家肯定以為信息最全的應該是各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標本資料庫,畢竟是舉國之力數十年的積累。然而這些信息時效性差,也很難批量獲取數據,用起來很不方便。


另一個刷新三觀的發現是,科研對保護實踐作用非常有限。在1085個物種里,只有556個物種被研究過,529個物種完全沒有論文。研究過的物種也非常不公平,14788篇文獻中有1058篇屬於明星物種大熊貓。其他研究充足的物種,絕大多數都有經濟價值。比如排名第二的是中華鱉,但研究論文全是關於人工養殖的。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在IUCN紅色名錄中與大熊貓平級的中華鱉


圖片來源:petshoptop.ru


民間的保護力量是非常有效的補充

相對於官方數據的尷尬,民間收集的數據則給了我們很多驚喜。《中國自然觀察2016》的數據里大部分是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收集到的、由民間自然愛好者記錄的分布點信息。過去十幾年觀鳥愛好者組織蓬勃發展,鳥類的基礎數據和分析結果是整個報告中最好的,13000個分布點,幾乎都是民間收集


中國觀鳥組織聯合平台是《中國自然觀察》最早的合作機構,除了上述的鳥類分布記錄外,在2016年還發現了極危鳥類青頭潛鴨新的繁殖地。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極危鳥類青頭潛鴨


拍攝者:羅旭


貓盟的工作極大地彌補了中國野生貓科動物,尤其是豹的分布信息空缺;荒野新疆除了幫我們了解烏魯木齊周邊和天山地區的雪豹種群,還用紅外相機看到了亞洲野貓,這是近些年來國內首個亞洲野貓活體的記錄。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亞洲野貓是家貓的祖先之一。

圖片來源:荒野新疆


民間建立和管理的保護地對政府管理的保護地起到了重要的補充,包括自然保護小區、公益保護地、私人保護地等等。1992年,在江西婺源縣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小區,現在全國已有超過50000個自然保護小區了。


社區保護地可與中國地方的家族、部落等社區單元緊密相關。西南地區多有對「神山聖湖」的崇拜,例如藏族崇拜的「神山」,傣族的「神樹林」,哈尼族的「龍樹林」等等,都有禁止進入、限制生產活動、禁止污染、控制捕獵野生動植物的類似規定。


山水也在四川、甘肅、青海和雲南有扶持對象。例如四川省平武縣關壩村的自然保護小區,通過減少放牧、發展中華蜜蜂養殖、成立村民巡護隊、放流本土魚種等手段,恢復了大熊貓棲息地和淡水生態系統,也促進了社區經濟發展

中國自然觀察2016:我們的自然環境,到底保護得怎樣?



幫助保護大熊貓的中華蜜蜂


拍攝者:郭思宇


呼籲民間參與和信息公開


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貓盟CFCA,荒野新疆,中國自然標本館,北京大學自然保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發布 「中國自然觀察」信息分享平台,鼓勵公眾關注和分享生物多樣性信息,進行分析和解讀,並從中發現民間保護的機會和力量。我們呼籲其他持有類似信息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民間組織也向社會公開,讓這些信息在自然保護實踐中發揮真正的價值。

作者:顧有容


排版:紅色皇后


題圖:pixabay


來源:果殼網(guokr.com)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關注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全程參與《中國自然觀察2016》發布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521,愛你的松鼠會等你來!
我以生命為代價,換取長達14小時的啪啪啪!
小松鼠召喚你來剝堅果!
鼻子上長觸手的小怪獸,能在水裡聞味道!

TAG:科學松鼠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當代」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我們幫你找到了觀察它的 15 個新角度 | 100個生活大問題
我觀察了100個90後,終於知道他們存款為0的原因了……
2019年上半場觀察,什麼樣的印度電影賣的好?
2年內觀察了200個又忙又美的人,如何有技巧地自律
觀察自己,5個癥狀說明肝臟已受損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真正的天才,都有這16種特徵,你可得留神觀察!
蘋果放大100倍觀察,看到最後竟有意外發現,果然媽媽說的都對
心理測試:看4張漫畫,測你的觀察能力,我的最終得分只有45分!
200年前,人們是怎麼觀察、臨摹鳥類的?
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我們幫你找到了觀察它的 15 個新角度
知乎4萬收藏:25歲最該養成的生活習慣,是觀察你自己
我們觀察到的不是自然本身
2018年下半年18部國產好電影,注意觀察!
我觀察了100位厲害的人,他們教會了我這1件事
每10年我們就可以觀察到自己身體不可避免出現的那些變化
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閉症?從這12個「日常習慣」觀察,超過3條你要注意了
寶寶燒到40℃,醫生卻只讓我回家觀察?原來是得了這個病!
俄下一任總統到底是誰?普京已觀察30年,此人最值得託付
經濟觀察:美國挑起貿易摩擦能否遏制「中國製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