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評分:★★★★(場刊體系,四星滿分)

哈扎納維希烏斯的新作《敬畏》(這個譯名不夠好啊,應該翻成「革命時期的戈達爾/1968年的戈達爾」之類才能抓住重點嘛)在今年戛納之前普遍不被媒體看好,被認為是撲街片的最大熱門之一;但在經歷了史上最長排隊(之一?)之後,推遲了45分鐘才開始的媒體場放映卻,出乎意料地讓全世界記者在此起彼伏的笑聲和掌聲中心滿意足地離開(為啥沒有標喜劇!!)。其實我看到一小半就覺得此片處處驚喜,看到一半就覺得70周年紀念金棕櫚大獎非本片莫屬——本片對1968年的戛納電影節吐得一口好槽,真是十分歡樂;但又因為手法比較複雜,大概有幾位評委很難明白片中的槽點,估計更get不到本片的笑點和精妙之處……所以大概順水推舟發這麼一個紀念獎是最平衡的選擇。

影片根據戈達爾的前妻安妮·維亞澤姆斯基(Anne Wiazemsky)的自傳《一年之後》改編,講述戈達爾從拍攝《中國姑娘》之後政治傾向愈發激進,最終與妻子分手的故事。故事看上去是部普通的傳記片,但阿扎納維修斯在影片中完全挪用或戲仿戈達爾驚世駭俗的電影手法,堪稱最大的驚喜。影片分為十個以小標題字幕卡開始的段落,並包含一段「尾聲」,片中則不時就蹦出一些戈達爾的技巧,比如跳切、變速、突然變成負片、間離性旁白、不匹配的字幕(以表達人物潛台詞)、聲畫對位式的配樂、音軌混錄的各種突然變化、材料的混用(如超八攝影機)、沒事兒就打破第四堵牆,並且直接挪用如《中國姑娘》中的橫移鏡頭,甚至讓扮演戈達爾的路易·加雷爾直接說出「我又不是戈達爾,我只是個扮演戈達爾的演員」這樣讓全場會心大笑的台詞,可謂是一部有關戈達爾的自反式傳記片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除了這種戲仿或者自反的典型後現代手法之外,影片最具喜感的部分就是對戈達爾「小資產階級性」的嘲諷。影片從前妻的角度,把戈達爾塑造成一個善妒的、控制欲極強的、難於交往的、夸夸其談的、剛愎自用的、自視極高的、極為情緒化且極為自戀的「天才」(與影片開始安娜描述戈達爾的那些美好的詞語完全相反)。從這個角度看,本片在戈達爾和安娜的關係上,事實上構成了一個失敗的皮格馬利翁故事:戈達爾試圖按照自己的理想狀態去塑造或者調教安娜,但最終他失敗了。而失敗的原因在安娜看來,是戈達爾在事業上的自負與自戀,同時也是在兩人關係上所要求的極度控制,並完全無視安娜的情感與需求。但影片劇作的高超技巧就在於對調子或曰「尺寸」的精細把握,因為安娜逐漸認清戈達爾的「渣男本質」之餘,對他仍然崇拜得無以復加(「你是偉大的戈達爾」);從這個角度出發,阿扎納維修斯很好地用一種揶揄而並非刻意醜化的方式寫出了戈達爾的複雜性:

這包括他對自己「不再年輕」這一事實的恐懼以及導致的不自信和控制欲;因為思想愈發激進而陷入的創作焦慮——包括對自己得意之作《中國姑娘》受到惡評的「惱羞成怒」,對自己此前作品的勇敢否定卻不得不面對路人、粉絲和同行(甚至包括貝托魯奇)更加喜愛他此前《筋疲力盡》《蔑視》等作品的事實而感到的無奈;因為被「革命小將」們頻頻打臉而進一步強化的自我懷疑;以及綜上所有因素而導致的脾氣反覆無常和與朋友交惡……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影片把戈達爾思想和藝術創作的激變時期與1968年紅五月(連帶著當年在開幕式上就閉幕的戛納電影節)的社會背景,以及戈達爾與安娜的情感危機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更為難得的是,阿扎納維修斯非常準確地再現了戈達爾這一時期的思想困境。這包括他對電影的資產階級屬性的反思,以及他要從電影語言到創作方式全面革新電影的勇敢嘗試以及失敗過程。阿扎納維修斯成功地揭示了因為戈達爾本人的局限性(用我們熟悉的批判話語來說,主要是無法擺脫他的階級屬性,比如貝托魯奇指出的「你根本不了解工人階級,只是對他們抱有幻想」),他所設想的那種純粹的革命電影必然失敗——正如法國1968五月風暴必然走向失敗,但他成功地革新了電影語言——正如五月風暴留下了從社會運動到批判理論的豐富遺產。雖然關於戈達爾如何改變了電影並不包含在影片故事文本之內,並且結尾從安娜的角度來看,維爾托夫小組的《東風》完全是一部不可理喻的失敗之作,但戈達爾在電影史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顯然是不言自明的、或者是未曾說出已然說出的事實,是並不需要安娜或是不知戈達爾為何人的普通觀眾認可的事實;而且本片採用的複雜形式(甚至包括這種嘲諷的調子),恰是對戈達爾的豐功偉績最直接的讚美和歌頌。

所以這部影片最終完成了兩種彼此分離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敘事:顯而易見的是一個盲目崇拜著名導演並嫁給了他的年輕女演員,從亦步亦趨到發現他的偏執與嫉妒難以忍受,同時逐漸自我意識覺醒並離開了他的故事;而另一個需要大量電影史知識與背景的故事則是偉大的戈達爾在孤獨地自我質疑並嘗試完成「創造一種新的電影」這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並最終悲壯失敗的故事——比《八部半》更令人扼腕嘆息。戈達爾的舉動無異於堂吉訶德挑戰風車,但安娜所謂的覺醒也不過是離開戈達爾的革命電影,去擔任一部義大利軟色情片的女主演(簡直嘲諷到了極致)。最終影片唯一的主角當然還是近乎小丑的戈達爾(忽然想到如果能用40歲的伍迪艾倫來扮演這個角色會多麼的出彩——當然路易·加雷爾真的完成得很好,他的敏感、脆弱起碼值一個凱撒獎或是歐洲電影獎的影帝提名),而最高級的喜劇正是這種在嘲諷之餘令人難過,主角令人發笑卻又引人同情的喜劇,更難得的是這部影片同時又有著極為精緻和高級的形式,還難得地能引入電影史和思想史的角度來反觀無比重要的1968年——跟這個一比,其他的簡直都是噱頭。

硬要說點遺憾的話,大概最主要的是對1968年的戛納電影節只能通過廣播報道來交代,而並沒有再現(實話說片中對五月風暴的再現已然很棒了);同時並沒有對五月風暴的終結極其後續影響,顯得不夠完整——當然這一點也可以理解成戈達爾最終的逃避。片尾戈達爾在義大利探班時候的企圖自殺一方面有點太情節劇化或者說是矯情,另一方面也使得結尾欠缺一個視覺上有所提升的場面;而最後落到《東風》上,其實也有點力度不夠,如果稍稍往思想上面翻一下可能會更好。但言而總之,本片的完成度甚至比《藝術家》更高,關鍵是它更為歡樂(居然還有專供中國的笑點),一掃前幾日的疲憊,我差點手一抖就拍出個本屆最佳……

主競賽|《敬畏》:資產階級電影藝術家的革命春夢

電影學博士,兼職策展人,業餘影評人,票友導演,職業電影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主競賽|《玉子》:自我批判的全球化寓言
《臉龐,村莊》:瓦爾達繼續書寫電影史的傳奇
彼人,彼鎮:阿涅斯·瓦爾達和JR專訪
我的黃金時代:訪阿諾·德斯普里欽(Arnaud Desplechin)
主競賽|《寂靜中的驚奇》:愛上一座城市從博物館開始

TAG:迷影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陳家林導演史詩劇《洪流》縮影時代革命戰火青春
中國會是物聯網技術革命的贏家
《競雄女俠秋瑾》:一個偉大的革命者
《科學》雜誌專刊:聚焦五大生物學革命性技術
《經濟學家》:資本主義需要一場競爭革命
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首映 李幼斌客串百姓
《科學》特刊聚焦五大生物學革命性技術
藝術是何香凝的革命武器
陳煒謨——革命文藝理論家
山影抗戰革命劇《大英雄》熱拍中 夏銘浩反差演技詮釋「小人物」
技術革命!即將普及的四種黑科技電池
劉鴻升:劇界革命黨
電影革命史!十部徹底革新電影特效的大片
英國音樂家在布賴頓中心演奏新專輯 《善良的革命》 中的歌曲
技術嚇人的收官旗艦:榮耀V20攜三大革命性技術凸顯科技領先主義
廢棄軍營里的文藝革命
曹開華:中國革命文化發展研究論綱
英國革命不是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性技術!跨國團隊攜手中國科學家打造驚世之作,重構大腦認知疆界!
施耐德電氣集團主席兼CEO趙國華:全球能源迎來「電氣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