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臣死了,他哭,對手死了,他也哭!曹操為何這般愛哭?
曹操雖然是奸雄,一向心狠手辣,但同時也是性情中人。面對生離死別,曹操也經常是情難自禁、痛哭流涕。不論是朋友還是對手,都曾讓曹操落淚。下面小編來盤點一下,大奸雄曹操都為哪些人流過淚。
鮑信
鮑信在漢末擔任濟北相,是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之一。而曹操當時是袁紹封的雜牌將軍。在與黃巾軍的戰爭中,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勸告,貿然出戰,被黃巾軍殺死。危急時刻,鮑信推薦曹操擔任兗州牧。曹操、鮑信齊心協力,擊敗了黃巾軍。但鮑信卻不幸戰死。
當時,曹操的勢力很弱。在鮑信的支持下,曹操成為了一州之牧,為後來的事業奠定了基礎。鮑信可以說對曹操有知遇之恩。鮑信死後,曹操努力搜尋他的屍首,卻無結果。大家只好用木頭刻出他的形象。曹操對之痛哭不止。
張邈
張邈、曹操、袁紹本來都是好朋友。後來,張邈得罪袁紹。漢末亂世中,袁紹勢力最大,曹操依附於他。而張邈是曹操部下。袁紹一直逼迫曹操殺死張邈,但曹操一直拒絕執行。
曹操常年在外征戰。每次外出,曹操都告訴家人,如果他戰死,大家就去投奔張邈。曹操就是如此信任張邈。曹操每次出征回來,都跟張邈相視流淚,基情滿滿。
深得曹操信任的張邈,最終竟還是背叛了曹操。張邈擔心曹操頂不住袁紹的壓力,最終會殺了自己,又想自立功業,於是和陳宮一起叛變。最後,張邈戰敗逃走。曹操氣憤之下,滅了張邈三族。
袁紹
袁紹和曹操,從小就是朋友。長大後,他們又一起對抗宦官,還都在西園軍中擔任校尉。天下大亂後,曹操又多年依附於袁紹。
不過,在曹操迎來漢獻帝後,勢力越來越大,與袁紹的關係也逐漸惡化。最終他們徹底翻臉。最後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擊敗了袁紹。袁紹不久病死。
曹操平定河北後,親自祭奠了袁紹,為他大哭一場。曹操還去慰問了袁紹的妻子,並對袁紹家人多有照顧。
郭嘉
郭嘉與曹操,堪稱是知己。經荀彧引薦,二人相識,一見如故。郭嘉為曹操謀划過很多事。而且兩人一向「心有靈犀」,郭嘉經常能夠明白曹操的心思。
郭嘉是曹操謀士中最年輕的。曹操本想把他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可惜郭嘉卻英年早逝。從郭嘉病重開始,曹操就經常派人慰問,格外關心。郭嘉死後,曹操親臨送葬,為他痛哭不已。後來還經常懷念他。
荀攸
荀攸可以說是曹操的心腹謀士,不同於荀彧常年留守後方,荀攸經常跟隨在曹操身邊,為他出謀劃策。作為曹操的核心謀士,荀攸立下的功勞絲毫不亞於荀彧。而且兩人也常常是心有靈犀。
可惜荀攸也先曹操而去。曹操對荀攸追思不已。每次一提到他,就忍不住哀傷落淚。
提到郭嘉、荀攸,不禁想說說荀彧。荀彧可以說是成就曹操事業的人,在曹營的地位無人能比。可惜最後二人卻鬧翻。荀彧也很可能死於曹操之手。荀彧死後,曹操並沒有絲毫的表示,這實在是悲劇。


※為何太上老君的八卦爐燒不死孫悟空?真相是這個
※如果張作霖沒被日本炸死,還有張學良的戲嗎,東北軍會不抵抗嗎?
※中巴友誼萬歲!熱烈慶祝中國與巴基斯坦建交66周年
※腦洞大開:假如韓信是女的,那麼這些事情就很好解釋了
※清朝版撒貝南,最帥皇親國戚!
TAG:路說簡史 |
※如果劉備聽了此謀臣的話,就不會敗走夷陵抱病而終了,還是太衝動
※劉邦對謀臣說:封你為齊王吧,謀臣:太大了我不要,因此沒被誅殺
※明朝第一謀臣劉伯溫,為何不得重用慘被毒死?朱元璋早就看透他了
※此人是劉備的大哥,只因謀臣的一句話,導致困守孤城自焚而死
※張良與蕭何都是劉邦的重要謀臣,那麼這兩個人到底誰更厲害呢?
※高歡:能當謀臣也能當反臣,更敢撐起東魏,但為何自己不做皇帝?
※劉邦對謀臣說:封你為齊王,謀臣:給我留縣就好,卻因此沒被誅殺
※皇帝:我和你兒子如同父子,怎會下毒手?謀臣:死體面點就滿足了
※此人一生為謀臣,臨死之前給兒子說了這句話,保住了家族的興旺
※周培公只是一介謀臣,去世後卻能讓康熙親自守夜,為何?
※劉邦第一謀臣蕭何,是如何數次躲過殺身之禍!
※此人是項羽第一謀臣,可霸王的失敗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張良為何能成為一代謀臣?他的智慧從何而來?且看一故事
※此人一生為謀臣,臨死之前給兒子說了一句話,保住了家族的興旺
※曹爽麾下最強謀臣,獻出一計,連司馬懿都害怕,可惜曹爽沒聽
※此人是曹操麾下第一謀臣,晚年收到曹操一盒空飯,活活被他逼死!
※謀臣被刺客暗殺,斷氣之前對皇帝說:將我五馬分屍,就能找到兇手
※曹操謀臣荀彧真的是病死的嗎?
※歷史上有名的四位謀臣,張良得以善終,而他都死了,皇帝仍不放心
※謀臣被刺客重傷,快斷氣之時說:大王!將我五馬分屍就能找到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