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龐萊臣「虛齋」名畫研究及收藏現狀

龐萊臣「虛齋」名畫研究及收藏現狀

龐萊臣「虛齋」名畫研究及收藏現狀



元 吳鎮 松泉圖 南京博物院藏

歷代名畫海內外散佚


中國古代文物包括歷代名畫大規模散佚海內外,開始於1860年的英法軍和1900年的八國聯軍兩次入侵北京。自此以後,中國文物包括大批歷代名畫開始大量流往海內外。民國初年,清廢帝溥儀盜出歷代珍貴的法書名畫千餘件,舊王孫以及故家和官僚手中亦有不少書畫名跡,這都成為海內外收藏家獵取的對象。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偽滿崩潰,長春偽宮藏原清宮書畫巨跡幾乎全部散佚,一批歷代繪畫名跡也隨之散佚海內外。在清末民初的名畫收藏中,最為著名的繪畫收藏家,當為龐萊臣,以畢生精力收藏古代繪畫,迅速崛起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代收藏大家。


龐萊臣(1864-1949)名元濟,字萊臣,號虛齋,為浙江民族工業的開創者之一,浙江南潯四象之一龐雲鏳(芸皋)次子,被譽為「浙江民族工業的開創者」。一系列商業活動的成功,也為他的書畫收藏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他之所以能有富甲一方的歷代名畫收藏,顯然與他雄厚的財力有直接、重大的干係。龐萊臣一生過眼歷代名畫不下數萬幅,王季遷曾說他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之一和著名的古代繪畫鑒賞家,「擁有書畫名跡數千件」,並非虛言,龐萊臣僅憑個人物力和眼力進行收藏,其鑒賞眼力之精,用力之巨,收穫之豐,在近現代收藏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龐萊臣藏畫途徑和來源

龐萊臣的收藏,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和來源:首先是上海等地收藏家的收藏。如龐萊臣曾斥巨資將同治年間即已開始收藏宋元名跡的狄平子(1872-1940年)的大部分繪畫名跡收歸己有,充實了他的收藏。狄平子名葆賢,江蘇溧陽人,家富收藏,精於鑒別,著有《平等閣筆記》,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1900年回到上海,與龐萊臣有密切的交往。龐萊臣的尉遲乙僧《天王像》、董源《山水》、趙孟堅《水仙》、《青卞隱居圖》等宋元名跡,即來自狄平子的收藏。


其次是來自民間故家的藏品,據《虛齋名畫錄》自序所言:搜羅漸及國初,由國初而前明,由明而宋,上至五代李唐循而進,未嘗躐等。每遇名跡,不惜重資購求,南北收藏,如吳門汪氏、顧氏、錫山秦氏、中州李氏、萊陽孫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歸安吳氏、同里顧氏諸舊家,爭出所蓄,聞風而至,雲煙過眼,幾無虛日。期間凡畫法之精粗,設色之明暗,紙絹之新舊,題跋之真偽,時代代易,面目各不相同,靡不惟日孜孜潛心考索。稍有疑惑,寧慎毋爛。往往數百幅中不過二三幅,積儲20餘年而所得僅僅若此。


每遇名跡,不惜重資購求,將南北收藏家的藏品根據自己的鑒別、愛好,收歸己有。如他所言的吳門汪氏、顧氏、錫山秦氏、中州李氏、萊陽孫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歸安吳氏、同里顧氏諸舊家的藏品,他幾乎都有購藏。收藏範圍也由國初、前明、元宋而逐漸五代、李唐,經歷了由近及遠的收藏過程,庋藏了一大批繪畫名跡。在成書於1909年的《虛齋名畫錄》上,共著錄有他收藏的歷代名畫共538件(以家藏為限,不藏不錄)。入錄歷代名跡竟近600卷(幅),不能不讓人讚歎收羅之富、用力之勤。


在這批藏品中,著名的作品有:閻立本《進諫圖》、韓干《呈馬圖》、周昉《村姬擘阮圖》、戴嵩《鬥牛圖》、五代趙駙馬《神駿圖》(趙文敏書合璧)、董源《夏山圖》、周行通《牧羊圖》、王道求《弗林獅子圖》、張戡《人馬圖》、宋何尊師《葵石戲貓圖》、巨然《流水松風圖》、《江村歸棹圖》、李成《寒林采芝圖》、郭熙《終南積雪圖》、趙佶《雙鴳圖》、《雪江歸棹圖》、《賜鄆王楷山水》、李公麟《醉僧圖》、米芾《楚山秋霽圖》、《雲山草宅圖》、陳中《羌胡出獵圖》、趙大年《水村圖》、趙千里《春龍出蟄圖》、夏珪《溪山無盡圖》、宋人《風雪度關圖》、龔開《中山出遊圖》、金人李山《風雪杉松》、元人錢選《草蟲圖》等,亦有元、明、清各代諸如管道升、任仁發、張中、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項元汴、惲壽平、王翬、王原祁、石濤、八大山人、金農等人的作品,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將歷代名家收羅齊備,確實顯現出一代收藏家的勤奮和驚人業績。


印行《中華歷代名畫記》

1915年,龐萊臣為參加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又印行《中華歷代名畫記》。此書共著錄藏畫78件,著名的有:郭熙《峨嵋積雪圖》、蘇軾《鳳尾竹圖》、趙孟堅《蓮葉鮮魚圖》等27件;金、元人李山《風雪杉松圖》、趙孟頫《陶靖節》與《胡笳十八拍軸》、王淵《雪羽圖卷》、王蒙《秋山蕭寺圖》等16件;明唐寅《夢仙草堂圖》(據吾師林樹中的研究,當為周臣代筆,現藏美國弗利耳美術館)、《秋風紈扇圖》、文徵明《落花圖卷》《風雨歸舟圖軸》、沈周《湖中落雁》、仇英《晝錦堂圖》等14件;清朝王鑒《溪山雪霽圖》、王翬《柳蔭垂釣圖》等17件,這些作品都是龐萊臣藏品中的上上之選。另一收藏來源,則來自於宮內收藏、清室官員和來滬避難故家的收藏。清末社會動蕩,清帝宣統遜位之後,不少人紛紛避亂上海,北來故舊官員往往將自家的藏品出讓,龐萊臣在這一時期又購買了一批歷代書畫名跡。


《虛齋名畫錄》


1925年龐萊臣61歲時又刊行了《虛齋名畫續錄》,記錄了這一時期的收藏狀況:比年各直省故家名族因遭喪亂,避地來滬,往往出其藏,……以余粗知畫理兼嗜收藏,就舍求售者踵相接。余遂擇其真而且精者,稍稍羅致,然披沙揀金,不過十之一二。因思古人所作,殫精竭思,原冀流傳後世,歷久勿佚……特令余裒集之以廣流傳耶。此書共收畫跡92件,宋、元名跡32件,如李嵩《西湖圖卷》、郭熙《秋山行旅圖》、趙佶《鴝鵒圖》、鄭思肖《蘭花捲》、趙孟堅《水仙卷》以及王淵、趙孟頫、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柯九思、方從義等人作品30件,這批作品均見諸前人著錄,為龐氏所收藏的赫赫名跡。


近現代以來(1840年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有關中國繪畫史論專著將近80種,史傳類、畫論類不足40種,著錄類近40種(38種),《虛齋名畫錄》(20卷)即在其列。龐萊臣以一己之力致力於中國名畫的收藏、整理和研究,先後聘請陸恢、張硯孫、張唯庭、張大壯、吳琴木、邱林南為其掌管書畫,進行書畫藏品的編目和整理等,並完成《虛齋名畫錄》、《中華歷代名畫記》、《虛齋名畫續錄》(四卷)的編訂,不僅在傳統意義的收藏史上,即使在現代意義的藝術史上,也都具有相當的價值。


《虛齋名畫錄》在編撰體例有嚴格的限制:非家藏非經披沙揀金所目者不錄入冊。書畫合裝珠聯璧合并出名家而且又是前人所配合者,為了不失其原式,並錄入冊。世間顯赫名跡,雖經前人編錄,仍然首尾登載,使人知道此真跡尚在人世。畫中跋詩文如與街坊本有異同的,仍然錄原題,以存廬山真面目。文字損壞模糊不能辨認的,均以方框代之,不作臆改。書畫的印章均用楷書依文錄之,並下注朱文、白文、以便後人按圖索驥於此可考。

全書編撰體例嚴謹,以家藏為收錄對象,編入了龐氏「虛齋」藏品的主要名跡,詳細記錄尺寸、來源、收藏時間,既有作者對藏畫真贗深入的考辨,也有繪畫內容和歷史大致情況的簡短評介和記錄、鑒賞體會等,保存了基本繪畫史料。陸恢在跋中說:「予客虛齋今幾二十年,談藝甚恰,有持名跡至,必邀與賞析。而是錄登載,出入間亦兼糅芻言,故能習之其性情而津津道之。虛齋愛人畫而自能畫畫……故書畫之來,雖糅雜紛紜,真假歧出,一見能決其是非,迨能歸其篋笥,復時時重加比對,遇稍不愜意即揮而斥之,致入錄者無遺憾焉。」闡述了龐萊臣對入錄名畫的嚴格把關,從中也可看出龐萊臣鑒賞書畫的精審和深入、嚴格,為治美術史者留下了翔實的鑒賞、收藏記錄。


《中華歷代名畫記》


1915年龐萊臣所出《中華歷代名畫記》,則是向世界全面介紹中國歷代名畫、籍以宣揚中國優秀文化為目的而編訂的,共入錄81件,其中家藏78件。此書為精裝本,中英文對照。書中所列皆為歷代繪畫的重寶,受到歐美藝術家和鑒賞家的高度重視。這在當時事事向西方學習、大規模引進西方學術文化的思潮中,逆流而行,向西方宣揚中國文化,也許只有龐萊臣這樣的大收藏家和具有雄厚實力的企業家才具有這樣的氣魄和資力。16年之後,龐萊臣又續編了《虛齋名畫續錄》,此書打破《虛齋名畫錄》卷子、立軸、冊頁的分類方式,採取按照朝代先後分目的編撰體例。對所收藏書畫進行整理和歸類,在畫目編撰上都向前踏出了一步。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明清小說古籍收藏中的藍籌股
香港皇室貴族2017新加坡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即將舉槌
明萬曆鬥彩開光瑞果紋大碗亮相中漢春拍
華藝國際17春拍:如此這般才能稱心如意

TAG:雅昌藝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研究人員發現隱藏在私人收藏中的「海怪」化石
書畫藝術收藏:有志向的國畫家 應該認真研究油畫
與古同游·項元汴書畫鑒藏研究
甘肅藏敦煌藏文文獻·敦煌研究院卷
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丁一林:畫室隨筆
書畫材料與宋代政治史研究
中國古代繪畫的歷史地理學研究
介紹中國古代史研究史料的類型
研究發現番荔枝科新屬——征鎰木屬
單片異質集成技術研究現狀與進展
花木蘭文化出版古典詩歌研究彙刊
《中國書法·書學》:千唐志齋館藏唐代墓誌書法分期研究
梅山音樂文化研究的現狀與反思
虛擬現實產業研究
威廉·布萊克研究現狀——威廉·布萊克長詩《彌爾頓》的圖像研究
後《國家寶藏》時代,對博物館藏品研究的思考
古代文學研究反思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王柏臣研究團隊揭示楊樹莖發育重要成果
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苦苣苔科植物品種國際登陸成功
【新書介紹】青銅觶研究——商周青銅器的考古學和禮制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