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裁判專家:李建濱必須罰下至少停5場 申花要教育

裁判專家:李建濱必須罰下至少停5場 申花要教育

李建濱在比賽中

北京時間5月24日消息,在2017賽季中超聯賽第10輪比賽中出現了一些爭議判罰,涉及進球被判無效、爭議點球、惡意犯規等方面。裁判專家張大樵做客天津電視台體育頻道《體壇新視野》節目,對本輪爭議判罰進行了點評,他表示表示長春亞泰獲得點球是錯判。延邊富德韓光徽破門被判進球無效是非常非常錯誤的。李建濱他用過分的力量和野蠻的方式,去踹奧斯卡膝關節。根據規則來看,危及對方安全的這種惡意犯規,像李建濱這個,必須要堅決的紅牌罰下去。這個動作是非常惡意的犯規,要在國際上絕對不能輕饒,不但要給你紅牌,最少要停賽5場比賽。希望上海申花俱樂部要對隊員進行教育。你教育好以後,你比賽會踢得更好。

在天津泰達億利客場與長春亞泰的比賽進行到第83分鐘,蔣哲射門,皮球打在黃錫鎬身上,主裁判判黃錫鎬手球,長春亞泰獲得點球,胡斯蒂主罰的點球被楊啟鵬撲住。對於這個點球,張大樵表示:「這個點球判罰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蔣哲在踢球的時候,黃錫鎬的位置,人家還有意識躲避,躲避以後,球打到肩上,說這個球,黃錫鎬的上臂完全處在一個自然狀態,就沒有擴張,也沒有影響你射門,根據規則來看,如果你把手臂擴張了,或者影響了射門了,影響了進攻了,這個根本就沒有影響,所以這個球董坤的判罰是非常錯誤的。」

在上海申花與上海上港的比賽進行到第54分鐘,李建濱踢倒了奧斯卡,李建濱領到一張黃牌。對此,張大樵表示:「給的(黃牌)是非常錯誤的。這個李建濱他用過分的力量和野蠻的方式,去踹奧斯卡這個膝關節這,這膝關節,那地方,半月板,韌帶都非常脆弱,你給人踢以後,一般容易踢斷。根據規則來看,危及對方安全的這種惡意犯規,像李建濱這個,必須要堅決的紅牌罰下去。而且,這場比賽又非常敏感,是德比戰。如果你這球給黃牌,反過來上海上港也那麼踢,我說這場比賽你就沒法收拾了。」

張大樵希望上海申花加強對球員的教育,「所以上海申花這個俱樂部,對隊員的思想作風教育要加強,因為中國足協已經給上海申花提出這個批評來了,關於秦升的問題,希望上海申花俱樂部要對隊員進行教育。結果,出現了上一輪比賽柏佳駿又去踩人,黃燁軍沒給牌,這個情況上海申花這些動作都是比較違背規則的,我也希望上海申花好好去總結總結。另外,對隊員的思想工作和賽風賽紀要加強教育,你教育好以後,你比賽會踢得更好,你這樣踢不好比賽,所以這場球動作我多說了幾句,這個動作是非常惡意的犯規,要在國際上絕對不能輕饒,不但要給你紅牌,最少要停賽5場比賽。」

在北京國安與廣州富力的比賽進行到第85分鐘,金泰延飛鏟,陳志釗及時躲避,主裁判林君沒有出牌。張大樵點評道:「這個不判罰是錯誤的。雖然金泰延沒有踢到對方,但你的動作用過分的力量和野蠻的方式去踢,雖然沒踢到,但已經危及了陳志釗的安全。根據規則來看,如果你要踢到人,那肯定紅牌。如果你沒踢到,對隊員的安全造成了危險,那必須出示黃牌,林君應該給金泰延一張黃牌,給他教育,給他警告,以後他動作就會收斂了,所以這球漏判一張黃牌。」

在山東魯能與延邊富德的比賽進行到第3分鐘,韓光徽破門,被判進球無效。對此,張大樵表示:「這個球判罰是非常非常錯誤的。這個助理裁判員只看了處在越位位置的外援,實際上這個隊員跟山東那個隊員是平行的,他後插上進球,所以裁判員這個判罰影響了比賽結果。如果這球延邊上來算進,形勢還不一定怎麼樣,所以這個球是嚴重的一個錯判。」

(李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笨虎 的精彩文章:

柯潔與哈薩比斯施密特合影

TAG:笨笨虎 |

您可能感興趣

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非常「6加1」引發家庭教育的無奈
涇縣每天至少2人確診為癌症,至少有1人死亡,專家教你如何預防?
冬天膝蓋摔傷了?骨專家教你這1招,至少延長壽命20年
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我對你不抱任何希望了
被同學欺負要不要打回去?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說「當然要打回去!」
韓檢方將要上訴?專家:24年刑期太低了
全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幫孩子戒除「網癮」
不要錯過!北京疼痛科專家27日將在省中院免費義診
專家告訴你,春季為何要養肝
李明博夫妻均拒絕韓檢方調查,專家:立場堅定
散養還是嚴管?12位育兒專家有話說
全國著名教育管理專家薛立新教授:用互聯網思維進行教育機構管理
心理專家教你:如何改掉晚睡強迫症?
專家支招,教你如何春管月季才能花多色艷!
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專家教你正確識別
腫瘤患者如何康復?圖騰專家給出8點建議
岳飛冤死於秦檜的「莫須有」罪名!專家為秦檜翻案:必須有!
專家解讀爭議判罰:哈德森傑克遜都有走步沒吹
世界財商教育專家羅伯特清歧教我們如何獲得財務自由?
專家:機器人將在50年內勝任高危拯救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