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慧說心事第3期:警惕!有種慢性心理疾病在你身邊潛伏!

慧說心事第3期:警惕!有種慢性心理疾病在你身邊潛伏!

GIF/1K

以前我們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如今,這句話好像更適合用來形容手機,因為它不僅無所不有,還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然而,當我們享受手機帶來的精彩世界時,一些不良習慣也在潛滋暗長,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

小李的困擾:時間都去哪兒了

有一天,同事小李跟我抱怨說,最近狀態很不好,工作生活一團糟:工作上,每天起早貪黑,恨不得把8小時掰成88小時用,卻還是手忙腳亂、成績平平,有時工作效率低得自己都有點「懷疑人生」;生活上,老婆怪自己不體貼,好幾次在飯桌上起爭執;兒子也怪自己陪伴不夠,三番五次在作文里「訴苦」,害得自己幾次被老師約談。

到底,哪裡不對?時間都去哪了?

仔細反省,小李發現,攪亂生活秩序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手機!他每天醒來刷手機,睡前刷手機,中間有事沒事也要刷手機,總要看幾眼朋友圈才安心,偶爾無聊還不忘給自己點個贊。

而最讓小李糾結的是,找到了問題根源,卻無力解決。沒想到這玩手機也跟吸煙似的,上癮了!

為什麼「戒」手機這麼難:想說愛你不容易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和小李一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依賴手機的癥狀。據《人民日報》統計,全世界掉進「手機陷阱」的人約有20億。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沉迷手機就是一種「軟癮」,意思是這種行為看起來沒什麼危害,甚至能讓人獲取快樂,但是如果你過度沉溺,卻易導致時間、精力過度消耗,甚至麻痹真實情感,最後造成身心痛苦。而且,有專家研究發現,一旦玩手機成癮,人的大腦多巴胺就會發生變化,變化規律竟然跟吸毒者相似。為此,今年年初就有英國心理學家呼籲,應當將手機依賴症列入精神障礙病症範疇,切實喚起人們的警覺和重視。

有人可能要問,雖然依賴手機,可是它確實能帶給我快樂,這有什麼不好?

這就需要辯證地看。我們既要接納和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也要留心那些短暫的甚至迷惑人的愉悅錯覺。以大家熟悉的微信為例,我們一起來看看朋友圈裡常見的心理錯覺。

GIF/1K

錯覺1:我很好

朋友圈裡的狀態,往往是現實生活的某個瞬間或某幾個畫面。這並不等同於現實生活,因為大部分人都希望把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於是,有的人為了發一張自拍照,會嘗試無數個角度並且用上各種美顏功能;有的人為了展示自己的文采,會耗費時間對三言兩語進行精心的、反覆的編輯;有的人為了展示自己的生活質量,各種曬各種秀……所以,你在朋友圈看到的,更多的是欣欣向榮的一片!

GIF/1K

錯覺2:我不孤單

其實,大多數人都害怕孤單,怕沒有朋友。但是,因為手機,尤其是微信的存在,即使你宅在家裡衣著邋遢,仍然可以在不同的群里與朋友海闊天空;你可以發朋友圈,坐等各路朋友評論點贊。看著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贊」,你覺得有人關注自己,體驗到被關心和有人陪伴的幸福。但是這種「幸福」只是短暫的,回到現實世界,你可能會更加孤獨。

GIF/1K

錯覺3:我有掌控權

有位同事說,參加漫長的會議時,看手機的慾望尤其強烈,每次聽領導講話都是煎熬啊!為什麼會煎熬?因為人天生都有自我控制和分配注意力的慾望,一旦「被迫」參加會議或者飯局,無法自由控制時,這種慾望被壓抑後反而愈加強烈。因為我們心裡清楚,只要點開手機,你就能自由連接世界,關注你想關注的。

如果你不小心沉溺於錯覺帶來的「溫柔的陷阱」,結果會怎樣?

最直接的就是——

GIF/1K

時間越來越緊張

除了因為手機有太多吸引人的東西,讓你不知不覺投入時間,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就是即使你很努力,但是你的時間被「碎片化」了,於是效率越來越低。比如碼字,原本一上午可以寫完一篇文章,因為不時停下來看看手機,回個信息點個贊,雖然只佔用了一兩分鐘,但是由於思路被打斷,重新回到良好的寫作狀態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

關係越來越冷漠

曾經看到關於互聯網的一個公益廣告:「在線精彩,生活更精彩。」事實上,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和同事同處一室辦公,卻總是用微信交流工作;我們和家人朋友難得相聚,卻是寒喧幾句後便各自埋頭朋友圈;我們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卻常常在他面前抱著手機自個傻笑……於是,人際關係越來越淡漠,距離越來越遙遠。

信息越多越茫然

通過手機,可以獲取海量信息,讓你隨時隨地無所不知。但是網上信息有相當部分是片面的、非系統的,比如同一件事,你在一天之內可能會看到十幾二十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各抒己見,你對事件的判斷也在閱讀中不斷被刷新,最後無所適從一片迷茫。而當海量的未被篩選、消化的數據堆積,大腦很容易產生凌亂和疲憊感,導致情緒低迷、煩躁和疲勞,使得焦慮和抑鬱的風險增大。

這麼嚴重?

其實以上癥狀還只是初期,很多「晚期」患者因玩手機而發生事故甚至失去寶貴生命的案例,這幾年在媒體上也是屢見不鮮,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以下是一段手機依賴症患者的「特寫」。

嚇死寶寶了!

GIF/1K

像我這樣手機不離身,是不是「病得不輕」啊?

別急,不妨通過以下問題自檢:

手機

依賴

@

Q&A

1、你是否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做其他事情?

2、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你會不會感到不適應,並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3、你會不會總有「我的手機響了」的幻覺甚至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作自己的手機在響?

4、接聽電話時你是不是常覺得耳旁有手機的輻射波環繞?

5、你是否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拿出手機看看?

6、你是否經常害怕手機沒電?

7、你晚上睡覺也開著手機嗎?

8、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信號時,會不會產生焦慮感,而且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

以上問題,如果你有一半以上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很可能已經是「手機依賴症」患者!

萬一中招,怎麼自救?

很簡單,就兩招

1、對外多與人交往。

2、對內多培養興趣愛好。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不如來看看知名主持人老梁怎麼說——

以上就是這期《慧說心事》關於手機依賴症的分享。

據說「高手在民間」,也許你就是那位高度自律善於管理、使用手機的高手!不妨將你的妙招與大家分享——

感謝小夥伴們的關注,我們在上期《看不透心裡幾個坑,體型體能如何達標?》的評論中選出2名幸運讀者,恭喜@心戒、@希望的翅膀,你們將收到《慧說心事》欄目送出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本。

本期話題

你有什麼克服手機依賴症的妙招?

歡迎您通過評論留言分享心得

我們將挑選精彩評論

送出本期分享好書

《活出全新的自己》

更多同步音頻

請關注本專欄全媒體聯動平台

荔枝直播FM「慧說心事」

GIF/2K

監製:盧敏

主編:齊士忠

編輯:滕飛 王立基 庄益兆

供稿單位:福建公安邊防總隊 作者:林慧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防e家 的精彩文章:

TAG:邊防e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做事特別慢,是心理疾病嗎?
什麼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種類有哪些?
「性癮」是心理疾病嗎?
心理疾病也是一種病嗎?
心理疾病有哪些誘因
心理文學:你有心理疾病嗎?看看有哪些表現?
引發心理疾病的兩大殺手,一個是失眠、一個是疑心病,你都有嗎?
男人有事不輕言?當心演變成心理疾病!
長期被父母罵心理疾病有哪些?
白領需要警惕哪些心理疾病?
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有哪些?
心情不好跑一跑,慢跑可治療多種心理疾病
你失眠嗎?愛熬夜嗎?可能是有心理疾病哦!
從「狂犬病男孩」想到疾病的意義,我們對心理疾病了解多少?
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個樣子,寫給有心理疾病的你
白癜風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嗎?
夏季女性容易患上哪些心理疾病?這4種心理疾病一定要謹防
睡眠障礙不是只有失眠這麼簡單,警惕精神心理疾病才是關鍵
宋江真的不喜歡閻婆惜?其實他生有一種心理疾病
致那些勇戰心理疾病的天神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