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學教師減少,小學教師不變……未來25年,學校將變化空前!

中學教師減少,小學教師不變……未來25年,學校將變化空前!

全文長2300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小編說

「未來25年,學校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作為英國王室創辦的貴族學校——惠靈頓公學的第13任校長,安東尼·塞爾登結合社會、老師、家長等改變因素,預測出學校革新的三大趨勢——

對中學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小幅減少,但對小學教師的需求將維持現有水平;成功的學習真正成為教學系統的核心所在......

作者簡介

安東尼·塞爾登,英國白金漢大學副校長

25年前開始,電腦對學校的影響日增,但電腦只是起著輔助教學的作用,並未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產生衝擊——老師們不再需要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板書,取而代之的是在電腦上展示影像。

這種做法加快了課程的進度,但卻沒有改變教學的基本模式——老師站在講台前授課,學生們被動地做筆記、應付考試,學校則根據考試成績給學生打分。

如今已是21世紀,在工業時代應運而生的傳統學校模式顯然無法適應現在的需求。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範圍內,學校都面臨著革新。

可以預見,未來25年,學校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01

就業需求的變化:看重社交能力

學校模式的第一大革新因素,來源於國際就業市場的變化。

國際就業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發表論文指出未來就業市場會有這三大變化:

變化一:

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前景和「錢景」都看好的工作,要求從業者擁有高超的社交能力。

變化二:

注重培養認知能力以應付考試的職業,如數據分析師、精算師、化學分析員等,都出現了就業率下降的情況。隨著產業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以上趨勢還將持續。

變化三:

未來幾十年中,銷售、客服、餐飲、休閑、工人、機械操作乃至技工等領域的很多就業機會會消亡。

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哈爾丹曾發表演講指出:

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場革命的標誌物是「能思考會幹活,能感知會篩選,能適應會實踐的新時代機器」。不可避免的是,這樣的機器將會在世界範圍內取代數以百萬的工作崗位。

哈爾丹預計,在接下來的數10年里,英國就業市場中三分之一的崗位將會受到自動化浪潮的影響,使得1500萬人「下崗」。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將達8000萬人。這意味著,僅僅在英美兩國,就有接近1億人將面臨失業。

面對這種變化,學校必須積極應對,向學生傳授能在這一變革中立足的知識。

學校應該更注重「軟實力」教育

時任英國惠靈頓公學校長朱利安·托馬斯曾這樣說:

在信息時代,仍然有大量的才能是電腦所不具備的,而這些才能正變得日益重要。

儘管現有的評估體系對於這種人才『軟實力』的認知不足,但頂尖學府仍會繼續重視『軟實力』教育,使得他們的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靈活運用。

02

老師、家長的教育要求發生轉變

學校模式的第二大革新因素,來源於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轉變——他們開始反抗現代學校這一模式。

在追逐成績的教育流水線中,教師們如同工廠操作員一般,喪失了個性和教育風格。教師變成了機器人,這種專業地位的下降讓他們感到厭煩。

家長們也越來越反感學校一味追求考試成績並對學生加壓,他們懷疑,學校更看重的只是排名,學生只不過是排名爭奪中的工具而已--不幸的是,這種懷疑是正確的。

至於學生本身,他們覺得學校消極無趣,因為學校不教他們獨立思考,只教考試需要的正確答案。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和想像力在乏味無趣的課堂上鮮有用武之地,只能在電腦遊戲中得以發揮。

未來學校應努力培養學生八大智能:

英國惠靈頓公學認為,應該努力培養學生髮展八大智能。如果這八大智能領域沒有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得到培養,那麼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中很可能就此沉睡。

八大智能分為四組:

第一組是傳統的語言和邏輯能力,讓人擁有過上美好生活的智慧。

第二組是自我和社會認知能力,指的是與團隊合作、激發他人潛力的才能。

第三組是文化和體育能力,這是傳統的課外活動,也是與周圍青少年群體進行良好交往的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一組是道德和精神,前者有助於我們建立一個道德良好的環境,後者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莊嚴與美好,賦予我們豐富的想像力,使得生命更具有深度和意義。

03

人工智慧助力實現個性化教育

科技的進步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教師了?目前的跡象表明,對中學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小幅減少,但對小學教師的需求將維持現有水平。

學校模式革新因素中的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工智慧(AI)的發展。

人工智慧的發展,意味著學生能夠受益於個性化教育——學生坐在帶有攝像頭的屏幕前,攝像頭會讀取學生的面部表情,教學將會變成體驗式學習。

如果學生無法正確回答問題,電腦程序將會辨別難點所在,並像老師一樣調整教學。

在傳統課堂上,老師通常要面對二三十位甚至是五十名學生,這使得老師難以給予每位學生單獨指導,但電腦卻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已經開始興起,不過目前還沒有正式走進課堂。

實現這一技術的成本也不高,只需為每位學生配備鍵盤、屏幕、攝像頭或感應器。

過去,學生一旦遇到難點就會拖慢學習進度,如今,這種障礙已被掃除。

在新的學習模式中,學生能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他們學得更專註、更快速。

老師需要更高的的專業素養

科技的進步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教師了?答案並非如此。

目前的跡象表明:

對中學教師的需求量將會小幅減少,但對小學教師的需求將維持現有水平,因為在指導、鼓勵、維持秩序並全面關注個體發展等方面,年幼的孩子仍然離不開老師。

未來的學習將會變得更快速、更高效,課堂活動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教師的專業性也因此更為重要。

不過,教師們從此可以不用每晚熬夜批改作業,而由電腦代勞;也不再需要為絞盡腦汁寫家長報告而煩惱。

學校將根據學生的需求給予清晰的指導,幫助他們取得進步。從此,成功的學習真正成為教學系統的核心所在。

只有那些了解即將到來的變革的學校,才能在未來幾年中得以繁榮發展。

我們不應畏懼將來,因為未來的教學範圍更廣泛,教育更全面且更具啟發性。

學校應當永遠是啟蒙、培育學生的地方——眼下只有少部分學校做到了這一點,而這場教育變革將使得所有學校都成為這樣的聖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長派 的精彩文章:

杭州四中校長張偉韜:32種選課情況、5538張課表,「新高考」不必慌

TAG:校長派 |

您可能感興趣

數字教學減少教師逃課
山村一位老教師教兩名學生,學生逐年在減少,暑期開學後可能失業
學校營養計劃可以減少學生肥胖
凍害總結,快來學學,減少損失
美國留學生數量減少,影響最直接的是大學的學費收入
深度教練:讓深度學習模擬人類教學過程,大幅減少訓練數據和時間!
女人30歲之後,經量減少、更年期提前,卵巢早衰,艾灸來支招!
科學家發現新規律,飯量減少1/3,多活20年
30天瘦身計劃急救小胖妹,減少脂肪才瘦得科學!
死後重量減少?科學家用量子力學解釋,網友:我的靈魂僅21克?
沒有減少習氣,學佛就是演戲
太擠了!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打算提高入學門檻,減少600個入學名額
現在學生的逃課率減少了?看到人家的老師,網友:想回去上學!
過了25歲就初老?90秒按摩術學起來,不僅消水腫,還減少皺紋
澳專家:澳大學嚴重依賴中國學生,生源減少將損失百億大學恐倒閉
研究報告:若中國學生減少,澳許多大學會倒閉,損失達825億
科學家發現,海水每年約減少30億立方米,到底是被誰偷走了?
一不小心就吃多?最新研究:食量減少40%可延長壽命20年
學界 | 結合主動學習與遷移學習:讓醫學圖像標註工作量減少一半
地球上的水用了46億年,為何還不見減少?科學家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