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人看不懂的足協新政,中國足球又要停滯十年?

讓人看不懂的足協新政,中國足球又要停滯十年?

5月24日晚,中國足協接連出台兩條爆炸性政策:一是要求2018賽季起,各俱樂部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U23國內球員(23歲及以下球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上場比賽的外籍球員人數相同;二是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

簡單點說,第一個政策意味著,球隊在一場比賽上場幾名外援就得上幾名U23球員;第二個政策簡單說,虧損俱樂部要買球員,比如球員身價5000萬,那還得再交給足協5000萬(2016年16支中超球隊里有14支虧損。)

足協的這兩個大招一出,立刻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彈。在話題君(微信:todaytopic)看來,政策顯然不合理。普通人都知道,球員上場踢球靠的是實力,而並非保障政策。1995年的時候,18歲的孫繼海就在當時的甲A霸主大連萬達隊踢上主力,並與次年入選了國家隊,難道是靠了保障政策?並不是。

現在中國的U23球員無法在中超聯賽中獲得機會,根本原因還是實力不夠。國家隊助理教練區楚良評價1997年齡段的球員時說:「這些球員從身體素質上、技術能力上,都與標準差得很遠。以前30米測試,3秒8、3秒9都是很穩定的,但現在很少有突破4秒的。」而作為U20國家隊的領隊,孫繼海的評價更為直接:「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可能就是不太會踢球。」

那是不是讓年輕球員多踢比賽,他們的水平就會突飛猛進?首先,在現有政策下,仍然存在鑽空子的可能,比如讓三名外援帶一名U23首發,比賽快結束時再換兩名U23上場,這對U23球員並沒有什麼鍛煉價值;其次,就算球隊不鑽空子,以現在U23球員的水平,上場越多,聯賽的競技水平就越低,臭棋簍子和臭棋簍子下棋,你覺得能有多大進步?

而足協的保護政策卻可能讓這批水平不怎麼樣的球員金貴起來,江蘇蘇寧隊的門將姜灝就在微博中說:「現在的U23隊員不論能力如何上來年薪就過百萬,不論能力如何上來就可以踢比賽,現在甚至都可以不用訓練了,等到聯賽報名一截止,就可以集體跟俱樂部要錢了,不給到滿意就罷訓罷賽了!」

不過,今年中超聯賽中出場的U23球員,相當一部分都沒達到中超聯賽的水平,在政策保護下他們或許還能跟俱樂部討價還價,一旦失去政策保護,面臨的可能就是失業。

俱樂部也會受到重傷。足協政策的核心是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與引援費用等額。足協的邏輯可能是,你不是虧損嗎,那就翻倍,阻止你花錢。在2016年,16支中超俱樂部中只有延邊和長春兩隊實現了盈利,其餘球隊全部虧損。於是問題來了,虧損的俱樂部引援成本翻倍,就會減少交易,但是依靠賣球員為生的中小俱樂部來說,球員賣不出去,別說繼續發展青訓,俱樂部就連運營的錢都解決不了。

對於中小俱樂部來說,轉會市場是用來維持生存

健康的聯賽是有一個完整的生態鏈,豪門一擲千金以獲得優異的戰績和豐厚的商業回報,也有中小俱樂部通過青訓挖潛,然後將球員賣出來維持俱樂部的運轉。現在,這條生態鏈在還沒有完全建成的情況下,又被人為剪斷了一環,難怪有人評論說這有回到了體工隊的模式。

除此之外,躺槍的還有買了中超轉播權的機構和贊助商們。就在前兩天,中超聯賽還獲得了中國平安未來5年10億元的贊助,再加上前幾年賣出的80億媒體版權,中超聯賽看起來很紅火,然而突如其來的新政估計會讓不少贊助商寒心。

如果各個球隊在新政面前停止引援、強行派上年輕球員,中超聯賽的水平必將下降,水平下降得到的關注就會減少,贊助商自然不願意追加投入,就連投資人會不會玩下去也存在疑問。

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歷史上並不缺少這樣的事例。2001年,時任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閻世鐸突然宣布2001-02賽季甲A取消升降級,但是足協做決定時甚至沒有提前知會聯賽承包商IMG、冠名贊助商百事可樂。2002年,百事可樂停止冠名贊助。IMG曾多次向足協提出商議,未能獲得回應。2003賽季結束後,IMG淡出中國體育市場。

2005年中超開幕式,那年中超聯賽」裸奔「,沒有冠名商

從2004年到2010年,西門子、金威啤酒、倍耐力先後成為中超聯賽的冠名贊助商,但也都因為中超聯賽的混亂,提前終止了合約。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因為武漢隊中途退賽,金威啤酒以此為借口只肯付出合同款一半冠名費,並以啤酒作為實物抵消贊助費,也成為中超給各俱樂部的「分紅」。

中國國家隊近些年的低迷,也就是為這些年的混亂還債。說到底,足球是一個資本的遊戲,沒有資本的支持,足球不可能有一個完整的生態。在得不到資本青睞的日子裡,球員為了生計「踢假球」,甚至俱樂部主導賣球,青訓荒廢,很少有孩子願意來踢球。「假賭黑」的出現立竿見影,而對青訓的影響要到十年後才能看出來。所以,現在的U23靠實力很難踢上球。中國足球在最近這十幾年也出現了停滯甚至是倒退。

中超聯賽好不容易紅火起來,中國足球的生態鏈也在重構的過程中。管辦分離一直是足球改革既定的思路,中超公司和俱樂部應該對聯賽擁有更多的話事權。然而,接連兩次發布新政,都是足協的命令,在其中難以看到中超公司和參賽俱樂部的任何影子。《足球報》的一篇文章提到,「普遍的觀點認為,賽季初的政策,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決策,決策層面絕非是中國足協,而是體育總局。」

如果接下來在足球界仍然不斷出現類似於「U23新政」這樣的行政命令,對於贊助商和投資人來說,足球無疑是一場風險不可預知的遊戲,離場才是最安全的選擇。那麼,就像十年前一樣,中國足球可能不得不面對又一個停滯的十年。

作者:魏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題君帶你看熱點 的精彩文章:

TAG:話題君帶你看熱點 |

您可能感興趣

纏足一千年,清末新政時期,為什麼興起「天足運動」,不再纏足?
纏足一千年,清末新政時期為何說不纏就不纏了?
乒協再出奇葩新政,劉國梁之後國乒底氣不足,真怕被養的狼打敗
國乒新政不得人心!多位成員選擇效力他國,並發誓一定要打敗國乒!
人才新政要有足夠的誠意才行
新政來了!這可能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交通改革,就差取消年檢了!
恆大新政之所以能立竿見影,是因為它真正戳中了中國球員的痛點!
你有張良策,我有過牆梯,NBA新政是阻止不了球隊擺爛的
聯想手機中國區新政一年:意想不到的三大變局
羅斯福新政時,為何人們把過剩的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棚改新政之後,你是不是國家欽點的「受益者」?
2018年新農合國家出新政策了,開來看看吧,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足球牽動萬人心——淺議足球新政引發的爭論
足球牽動萬人心——淺議「足球新政」引發的爭論
繼越南之後,這個國家又針對中國人出了新政策,這次做法讓人生氣
華人注意!美國土安全部新政:有這種情況3年內不得入境!
清末新政時期,禍害中國女子上千年的纏足陋習為何突然剎車?
美國土安全部新政,規定這種情況將3年不能入境
新政再次對卓爾不利!練好的U23不能用了,明年需提拔新人
姚明新政策得球迷怒贊!CBA不是你想來就能來,品行不好的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