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漠深處的酒泉,衝天的力量從何來

大漠深處的酒泉,衝天的力量從何來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一種精神的鑄就總是同一段卓越歷史連在一起。仔細品讀這樣的精神,你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特有的品格,也總能在陡然間多了一些歷史感。人是要有些歷史感的。有歷史感,才能更加理解當下,明白今日之責任與擔當。

今天,我們走近輝耀史冊的「兩彈一星」精神。50多年來,這一精神支撐起眾多讓全世界矚目、讓民族挺直脊樑的偉大成就,也凝結著一代代航天人的別樣人生。那些面孔,那些背影,那些堅守,那些忠誠,那些付出……點點滴滴都如清泉般融進了茫茫戈壁,構築起巴丹吉林沙漠里永遠的精神綠洲。這片綠洲屬於航天人,也屬於我們偉大的國家民族和軍隊。這片綠洲滋潤紅柳成行,孕育青春華彩,更讓一種力量不斷積蓄、不斷強勁,在浩宇蒼穹中不斷划出新的歷史印痕。

大漠深處,那衝天的力量

解放軍報記者 鄒維榮 通訊員 許京木

我曾多次行走在這片土地上,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一個世人矚目的地方——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50多年來,核導彈從這裡騰飛,東方紅衛星從這裡升空,神舟飛船從這裡起航……

這個被戈壁灘狂風包裹、充滿神秘感的地方,每一次走近它,都能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撞擊內心。「這種力量從何而來?什麼樣的英雄敢於打破巴丹吉林千年的沉寂?」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夏曉鵬說,「到烈士陵園去看看吧,英烈們會告訴你一切。」

蒼松掩映,紅柳成行,象徵紮根戈壁、志在航天的東風革命烈士紀念碑劍指蒼穹,彷彿把一種衝天的力量,從人們的胸膛推向浩瀚的天宇。碑座下,安放著聶榮臻元帥的骨灰。聶帥身後,751座墓碑排列成整齊的軍陣,寂然佇立,如同整裝待發的將士,令人肅然起敬。

當年,就是在這片土地上,老一輩航天人不僅打出了一系列「爭氣彈」「爭氣星」,也締造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

那些面孔,那些故事,都是一種精神的生動註腳

走進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一幅習主席與部隊官兵和科技人員親切交流的照片。

那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2013年2月2日,習主席來到大漠深處,親切看望常年駐守在這裡的部隊官兵和科技人員,讚譽這裡是「承載中華民族光榮夢想的土地」,勉勵廣大科技人員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東風精神」,以民族復興為己任,追求卓越,紮根大漠,報效祖國和人民。

領袖的厚褒重獎,讓人熱血沸騰,讓人豪情萬丈,讓人永難忘懷!這既是對航天事業輝煌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流淌在航天人血脈中的「精神基因」的高度讚許。

近日,我又一次深度採訪親歷航天重大任務和重要事件的老專家、老黨員,採集那些附著在一段段往事、一件件文物、一處處遺存甚至一張張老照片上的革命傳統和動人故事。

「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說的是孫繼先將軍的故事。

1958年,曾在長征途中指揮「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孫繼先將軍,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將士,千里挺進西北大漠,開始創建我國第一個綜合導彈試驗靶場。

靶場創建之初,生存條件極為惡劣。一次,孫繼先指著青山頭上的一叢綠蔭問道:「這裡為什麼是綠的?」同行的人告訴他,因為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從較深的地層流經這裡滲了出來,所以這孤零零的小山頭才披上了綠裝。沉思良久,孫繼先說:「這叫我想起在南京軍事學院時,劉伯承元帥提出的口號——『干在石頭城,埋在紫金山』。我今天也提一個口號——『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從那以後,這個口號便深深融進航天人的心裡。

如今,孫繼先將軍早已故去。但每每從將軍的墓碑前走過,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老一輩航天人那種忠貞不渝和熱血擔當。有人說,航天事業「千人一桿槍,萬人一發彈」。這句話極有分量,又極其準確!一項事業的成功,需要一大批人去為之奮鬥和奉獻,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眼前的石碑上,那個年輕的烈士王來,就是其中的一個。

1965年10月,在一次導彈發射合練中,特種燃料不慎起火。危急關頭,年僅24歲的王來奮不顧身撲了上去,結果全身著火。為了保護戰友和裝備,他掉頭向遠處跑去,最後壯烈犧牲。在他身後,戈壁灘的沙礫上,留下了人生中最後的38個焦黑的腳印。

那年清明節,我遇到了守護陵園8年多的王萬明老人,他擦著眼淚說,這裡安葬的烈士,平均年齡不足27歲!但他們選擇了航天,選擇了沙漠,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犧牲,同時也選擇了光榮。

生命有限,精神無價。那些已經走進歷史、化作永恆的面孔,熔鑄成崢嶸歲月的力量,時時激勵航天人在問天路上不畏險阻、慨然前行。

圖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建設初期的情景。作者提供

站在航天人的「精神高地」上,你就能更加理解歲月榮光,更加理解一種精神的強大穿透力

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個地方叫「兩彈結合」試驗陣地,在航天人心中有著特殊的位置。51年前,就是在這個陣地,裝載著核彈頭的「東風二號甲」導彈騰空而起。射向新疆羅布泊並在預定高度成功爆炸。從此以後,中國有了可用於實戰的核武器。

來到這個陣地,眼前的景象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壯觀。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一個5米多高的筒狀建築物,像「煙囪」一樣迎風矗立。「煙囪」兩側,是一條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斑駁卻又清晰可見的標語——「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個「煙囪」叫瞭望塔,通過它,藏身地下的技術人員可以觀察到160米外發射場坪上的所有情況。

高聳的瞭望塔下,就是深埋地下的試驗指揮控制室。這是一口深5米、面積約9平方米的深井。順著嵌在井壁上的鋼筋扶手下到井中,穿過兩道鐵門,便進入了一個穹頂形的空間。當年的設備早已被搬走,裡面空空蕩蕩,牆壁上的標語十分醒目,「我們需要的是熱烈而鎮定的情緒,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字字句句彷彿都在講述著這個狹小空間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

1966年10月27日,就是在這裡,原第一試驗部政委高震亞,陣地指揮王世成,二中隊隊長顏振清,控制系統技術助理員張其彬,加註技師劉啟泉,控制台操作員佟連捷、徐虹,奉命執行點火發射任務。下井前,他們向黨組織遞交決心書,立下「死就死在陣地上,埋就埋在導彈旁」的錚錚誓言。

上午9時10秒,隨著王世成「點火」口令的下達,佟連捷果斷按下發射按鈕。霎時,一聲轟鳴,核導彈噴著濃烈的火焰,騰空而起。9分鐘後,從彈著區傳來激動人心的聲音:「核彈頭在靶心上空預定高度爆炸,試驗成功!」高震亞等7人被譽為「兩彈結合」試驗「七勇士」。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到了2016年4月24日,這一天是首個「中國航天日」。東風革命烈士陵園漠風嗚咽,哀樂低回,王世成、顏振清同志的骨灰安放儀式在這裡舉行。專程趕來的佟連捷、劉啟泉、徐虹,與先前安葬在此的高震亞、張其彬,「兩彈結合」試驗「七勇士」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聚首」。

徐虹是「兩彈結合」試驗「七勇士」中唯一的一名戰士。1968年,徐虹從部隊轉業。此後,他即使在下崗失業的情況下,也從沒向人提起過自己在部隊的經歷。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軍人就是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徐虹說。回憶起當年一起執行任務的情景,今年已經72歲的他激動地說,「那天上午7時40分,經指揮部批准進入了地下控制室,我們每個人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因為,地下發射控制室距發射場坪只有160米,一旦發生意外,核武器爆炸的威力,將使這裡所有的東西化為灰燼。」

其實,有個細節徐虹沒說。那天,時任靶場司令員李福澤陪同聶榮臻元帥前來看望了他們。年僅22歲的操作員徐虹淚流滿面,哽咽著說:「我不是黨員,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如果我犧牲了,請組織上追認我為黨員,我的全部津貼就是我的黨費……」聶帥緊緊握著這位年輕人的手,點點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現在讓我們重溫當年『七勇士』列隊出征時的情景,吹響『七勇士』的『集結號』!」「到」……航天人替已經故去的高震亞、張其彬、王世成、顏振清一起答「到」,劉啟泉、佟連捷、徐虹3位老人,則像當年參加「兩彈結合」試驗任務那樣,精神抖擻地站立在老戰友的墓旁,高聲答「到」……

一聲聲響亮的答「到」聲,響徹在大漠戈壁上空,飛向雄偉壯闊的載人航天發射場,飛向茫茫太空。 這響亮的回答,是歷史的強音,是時代的回聲,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精神傳承與精神鑄就同樣重要。在大漠長風中佇立的一座座墓碑,依然深情守望著遠方

走過60餘年的風風雨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建設成為世界聞名的東風航天城。漫步航天城的街頭,眼前的一切讓人感慨——高樓多了,綠地多了,私家車多了,年輕的面孔也多了……我想,一項事業要想長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不停地吸收新鮮血液,在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的今天,新一代航天人真的能像他們的前輩那樣,扛起強軍報國的如山使命嗎?那段時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但很快,我就從一個叫柳晗的年輕人身上找到了答案。

出生於1988年的柳晗,是中心一名普通幹部,主要負責試驗裝備保障工作。柳晗的爺爺叫柳煥章,奶奶叫張淑娟,年輕時都在志願軍第20兵團工作。1958年,兩人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第一代奠基者。1962年,柳晗的父親柳林出生。30年後,載人航天工程上馬時,他已成長為航天測控領域的技術骨幹。2011年7月,柳晗從蘭州理工大學畢業。本可以選擇去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工作的他,卻做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我生在大漠,長在大漠,那裡是我的根,我必須回去!」

柳晗的經歷或許有些特殊。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他們有的畢業於北大、清華等名牌院校,擁有博士、碩士高學歷;有的出生於家境殷實、生活富足的家庭,但來到這裡後,他們卻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留下。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拔地而起。那一刻,望著地平線上那輪噴薄而出的朝陽,我突然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

終年不斷的大漠長風,扑打著弱水河邊的胡楊林,迎風佇立的一座座墓碑,依舊深情地守望著遠方,守望著他們生前為之奮鬥、他們的傳人還將繼續奮鬥的航天事業……

資料圖

飛天路上的「生命工程」

張志芬 夏曉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先後在不同場合指出,「『兩彈一星』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把『兩彈一星』精神傳承下去,使之變成不可限量的物質創造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性,為我們當好「兩彈一星」精神時代傳人指明了前進方向。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發祥地。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大漠、拓荒天宇,培育形成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多年來,中心黨委始終把「兩彈一星」歷史教育,作為「生命工程」來抓,切實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植入靈魂。結合重大主題教育,我們組織部隊官兵和科技人員走進「兩彈結合」試驗陣地、「東方紅」衛星發射場,感悟老一輩航天人的豐功偉績。「中國航天日」前後,我們邀請當年的老前輩、老專家來中心作報告,講述「兩彈一星」研製發射的艱辛歷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進場前,我們在測試發射指揮大廳等重點試驗場所張貼懸掛富有戰鬥氣息的標語口號,組織誓師動員大會和宣誓簽名儀式,開展「向航天前輩學什麼,為航天事業做什麼」群眾性大討論,讓部隊官兵和科技人員在憶傳統、悟傳統、學傳統中篤定前行。此外,我們還把「兩彈一星」歷史搬上熒屏舞台,拍攝電視紀錄片《絕地驚雷》,編排情景劇《記住那個年代》,出版紀實文學《以國家的名義》,開通「大漠問天」微信公眾號,打造「兩彈一星」文化景觀帶,為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開闢生動課堂。

「兩彈一星」精神,是飛天征程上高高飄揚的旗幟,是航天人心中屹立不倒的豐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新一代航天人將扛起「為歷史爭光,為使命盡責」的時代擔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貢獻智慧力量。

(作者系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報評論進一步把學習向信仰紮根
「孬兵」逆襲記:整的一幫老特戰無地自容
軍戀的味道!一起讀讀這封邊防軍人寫給女友的信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

您可能感興趣

甘肅最有魅力城市角逐!酒泉,天水,定西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呢?
甘肅頗具潛力的城市,未來3年內,或將直逼天水和酒泉等城市
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酒泉子·謝卻荼蘼」
酒泉歷史上幾次大的破壞性地震
姚嫘 酒泉的雨
甘肅最被看好的一座城市,未來或成為下一個蘭州!不是酒泉!
四首經典酒泉子古詞,氣勢豪邁,意境深沉
甘肅最搶眼的3個城市,不是蘭州,也不是酒泉!
酒泉基地以東一聲巨響快反火箭升空,預示了這麼多強大的信息!
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地,酒泉是其中一個,你知道其餘九個在哪嗎?
酒泉故事‖酒泉郡的咄咄怪事,盡然被算命先生給破解了
甘肅第2大城市角逐,天水、慶陽、酒泉誰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甘肅酒泉突發洪水災情嚴重,圍牆瞬間衝垮,200間房屋受損
酒泉,甘肅的「肅」
甘肅這座城市10年內有望超越蘭州,不是天水,也不是酒泉!
不求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孤守西域三十一年,功成白髮班定遠
甘肅最強「黑馬」城市,發展速度全省第一,超越酒泉不是夢!
酒泉郡的咄咄怪事,盡然被算命先生給破解了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場演唱會,邀你來看
酒泉人!新店開張,一大波物美價廉的商品等你來購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