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風藤的功效——祛風濕,通經絡

海風藤的功效——祛風濕,通經絡

醫藥之妙

海風藤

導讀

海風藤又稱梅花鑽、風藤、過山風、紅吹風,為胡椒科植物風藤的乾燥藤莖。主產於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葉,晒乾。切厚片,生用。生於低海拔林中,常攀援於樹上或岩石上。

木質藤本。莖有縱棱,幼時被疏毛,節上生根。葉近革質,具白色腺點,卵形或長卵形,長6-12cm,寬3.5-7c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心形,稀鈍圓,上面無毛,下面通常被短柔毛,葉脈5條,基出或近基部發出;葉柄長1-1.5cm,有時被毛;葉鞘僅限於基部具有。花單性,雌雄異株,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長3-5.5cm;總花梗略短於葉柄,花序軸被微硬毛;苞片圓形,近無柄,盾狀,直徑約lmm,上面被白色粗毛;雄蕊2-3枚,花絲短;雌花序短於葉片;總花梗與葉柄等長;苞片和花序軸與雄花序的相同;子房球形,離生,柱頭3-4,線形,被短柔毛。漿果球形,褐黃色,直徑3-4mm。花期5-8月。

功能主治

祛風濕,通經絡,理氣。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哮喘,久咳。

1、《本草再新》:「行經絡,和血脈,寬中理氣,下濕除風,理腰腳氣,治疝,安胎。」

2、《浙江中藥手冊》:「宣痹,化濕,通絡舒筋。治腿膝痿痹,關節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浸酒。

用藥禁忌

1、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

2、陰虛火旺者慎服海風藤。

常用選方

1、治跌打損傷:海風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紅牛膝、地烏龜。泡酒服。(《四川中藥志》)

2、治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海風藤、追地風各二兩。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感冒及月經期暫停服。(《全展選編·內科》)

3、治跌打損傷:海風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紅牛膝、地烏龜。泡酒服。方中海風藤通經絡,為君葯。(《四川中藥志》)

4、治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海風藤、追地風各60g。用白酒1斤,浸泡1周,日服2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時不可加溫,否則失效。心臟病人和孕婦忌服,感冒和月經期暫停用。方中海風藤祛風濕,通經絡,為君葯。(《全展選編》)

5、治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肺熱咳嗽,消渴盜汗等:海風藤84.375g,雞血藤、葳靈仙68.75g,五加皮、防己、蘇木各50g,只草烏34.6875g,甘草18.75g。防己、蘇木依法滲漉,五加皮一味蒸汽蒸餾,收集餾液,殘渣與其餘甘草等6味,用水煎3次,至煎出液味盡,去渣,將煎出液分次過濾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上述餾液與防己、蘇木的滲出液,混合均勻,濾清,使成1000毫升。每服1匙,1日3次,溫開水沖服。方中海風藤祛風濕,為君葯。(《浙江省藥品標準》祛風骨痛露)

下一篇:三角泡,童年的記憶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責編:歐陽 美編:明志

校對:小肖 小譚 小鄺

審核:歐陽 明志 白楊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養森瘦瘦塑身&養森俏塑形套經絡的作用以及工作時間
抗衰治病要穴及其經絡和相關神經
步行是最簡單的經絡保養法,想要達到效果走路你得掌握這些技巧
中醫為什麼常說要暢通經絡?深度健康好文

TAG:經絡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認為風市穴具有祛風化濕、通經活絡的功效,主治各種風疾
祛風濕、調氣血、通經絡
祛風除濕、通經止痛
鶴頂穴具有祛風除濕,通利關節的功效
祛風濕葯·祛風濕熱葯之桑枝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昆明山海棠
拔罐拔在這5大穴位,通經活絡、祛風散寒,功效強大!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木瓜
祛風散寒、疏經活絡
鄉村山野間的「絡石藤」,長出嫩嫩新葉,入葯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雷公藤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殺蟲解毒」之功效
舒經活絡、祛風止痛
川芎,活血通經,祛風止痛之良藥
祛風通絡、通調任督
祛風濕葯·祛風寒濕葯之威靈仙
四白穴:祛風明目,通經活絡,疏風明膽!
曲池穴可通經絡,祛風濕,對各種原因導致的肩痛均有良效
清熱化痰祛風通絡治失語症
祛風通絡,解痙止痛
艾灸五用回陽、祛風、活血、溫經、升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