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統營銷手段+創新營銷策略=醫院經營提升

傳統營銷手段+創新營銷策略=醫院經營提升

引言

在中國,醫療行業歷經二十多年改革,如今市場競爭的殘酷和激烈,僅僅從醫院廣告佔據媒體廣告絕對比例就可以看出來,為了拓展自身醫院的生存空間,品牌的塑造和營銷策略的選擇,是醫院經營提升的重要因素。

今天小編主要從四個方面討論,如何將傳統營銷手段配合創新營銷策略,達到醫院經營提升的最終效果。

01

媒體廣告

傳統醫院宣傳包括(地方電視台,報紙、路牌、電杆、公交車、橫幅、牆體、顯示屏等等),這是大部分醫院的首選方式,基本採用的是幾年前保健品行業慣用的宣傳方式,即地毯式廣告轟炸。

這樣的廣告有兩個弊端:

廣告投入資金量大,成本高;

早期對新產品、新機構的知名度快速提高很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效用會慢慢變弱,直至平白無味。

02

發放宣傳物品

這些宣傳物品包括醫院內部出的刊物書、報紙和一些印有醫院宣傳語的物品。此種宣傳方式主要就是把這些物品在一定的時間(例如節假日或者晚上)、一定的地點(例如工業園、廣場、鬧市街、十字路口)免費發放給群眾,這種方式本不錯,即提高了醫院知名度又能帶來收入。

但大多數民營醫院只會跟風,在刊物里缺乏創新性的內容,當宣傳刊物沒新意且泛濫時,往往會起來反效果,得不償失。小編認為在內容上應該多突出醫院的特色醫療和服務,多講一些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多一些醫療保健知識,不僅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還能讓群眾的健康水平得到的提升。

03

義診

派一兩名醫生和幾名工作人員去廣場、工業園區、大型工廠內部、繁華地段拉一幅標語,放幾張廣告牌,再擺幾張桌子和凳子之後,醫生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工作人員在附進的一定範圍內發放免費物品。

很多醫院的義診活動基本是失敗的,主要是有幾個問題沒有處理好。

宣傳人員發放物品的目的是什麼?是為發宣傳醫院知名度還是為了協助醫生做好義診活動?

在這一問題上,大多數醫院的醫護人員根本沒想過這些,只是為了發物品而發物品。

醫生義診的目的是什麼?只是為了提高醫院的知名度呢?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到醫院看病?

很多民營醫院參加義診的醫生往往都是專業知識不高、職稱低、技術薄弱的醫生,並且對營銷一竅不通。因為民營醫院的管理者認為這樣不會影響正常營業,可是這樣做就只能"正常營業"了。義診是為了提高醫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同時加大醫院的營業收入。而我們在義診時偏偏用技術等級低的醫生作為活動的主角,只會讓更多的患者了解到某某醫院的醫療水平低、技術差,因為醫生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更主要的是醫院的形象。倘若我們不是醫院的管理者,而是患者,我們會選擇這樣的醫院嗎?如此做法,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小編認為最好的義診醫生應該是:專業高+營銷水平好,實在沒有這樣的人才,三分技術+七分營銷的也很好。

護士協助醫生義診,到底是做的哪些工作?是協助醫生同病人講解還是發宣傳資料?筆者認為這些都只是護士的次要工作,護士的主要工作應該是積極主動幫助醫生給患者登記資料,並且把諮詢過的患者引導到醫院看病(懂營銷的護士或做過保健品銷售的最好)。

因此,要做好義診絕對不是一件簡單事,除了要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懂得利用天時、地利、人員相互配合,活動流程合理性,準備工作是否到位。

04、

會員卡

目前的許多醫療機構發出的會員卡、優惠券滿天飛。其結果是滿地都是,造成宣傳浪費效果不如人意。

人都有一個弱點,越便宜的東西越不重視,如果醫院自己都認為"低賤"又怎麼能要求別人重視呢?發會員卡絕不是打廣告,靠鋪天蓋地的量來維持。

記住六大關鍵詞:返還、免費、減半、贈送、限價、監督

返還(優惠價、減免價)

醫院宣稱自己加入"某某醫療保障專項資金"、"XX婦女健康大營救活動"、"外來工專項資金"、"老年人關愛基金"等等。只要符合條件的患者都可以在醫院看病後當場返還相應項目所優惠的折扣現金。

免費

例如:免費挂號、免費檢查、免費諮詢,也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固定的部分檢查項目或者服務免費,其目的是為了提升醫院美譽度,增加醫院的看病人數,帶動人氣,從而獲得一些新的顧客群。應該注意的是不能用同一種免費項目做長久的宣傳。

減半

也就是半價,同返還有些雷同,不同的是必須在特殊的項目、特殊的時間才會有。

比如:婦科手術、碎石、部分常規體檢等等。應該注意的是減半的項目通常為利潤高並且不可常用。

贈送

一般只是贈送書刊、醫療卡、醫藥箱、宣傳物品等等,因為醫院不同於商業買賣機構,所以贈送的物品不會太過火。目前,暫未發現有醫院像商場一樣實行"買一送一"的促銷手法,但是我認為完全可以運用"買一送一"的促銷模式,關鍵在於方式、方法和尺度的把握。

限價(包干價)

在某些醫療項目上限制價格,比如:

婦科順產最多是XX元,它的特點主要是為了說明醫院有多實惠,價格有多麼的公道,但這只能是其他的醫療項目,並且是單病種的才行。

監督

監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證明以上五項活動的真實性。它的方法是把消協、工商聯、媒體記者請來做活動的監督者。名為監督,實為宣傳自己造勢,從而提高醫院在群眾心中的信任度。

總結語:

傳統的醫院營銷手段,早剛開始市場化的部分醫院的確通過這些活動獲利不少,但之後跟風者太多,再加上跟風者只知其表不解其理,斷章取義地安放在自身醫院,其結果讓許多患者對民營醫院產生懷疑,降低了民營醫院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記得一句話,「這些跟風的人,只把水燒到99度,只差1度就沸騰,可偏偏1度沒燒開。」

支持原創

歡迎大家來投稿,在醫院發生的趣事、感人的事均可,

文章一經採用,必有豐厚獎勵!

文章均來自網路新聞以及各位網友的奇思妙想,版權當屬原作者,若有侵犯,請及時聯繫我們;若未標明來源,敬請諒解!

霍爾斯

一個多世紀,霍爾斯只關注於醫療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霍爾斯醫療 的精彩文章:

TAG:霍爾斯醫療 |

您可能感興趣

法思營銷:服務營銷策略
營銷的新寵 儀式感營銷
新媒體營銷策劃
安教授帶您做農業營銷農產品營銷系統
強化技術支撐 創新營銷理念
AR營銷,拯救傳統營銷的利器
中醫館春節營銷策略
業品牌推廣中的營銷策略-張松談營銷
新營銷,從「心」營銷開始
營銷=內容+運營
建材營銷話術
【營銷】互聯網營銷
擯棄傳統營銷,打造新時代智能營銷!
經營好奶茶店的營銷策略!
消費升級下的新媒體營銷
毛澤東主席的品牌營銷策略值得每一位醫院經營管理者學習
營銷隨想曲——兼評華帝的營銷操作
美政府要求運營商部署識別技術 打擊擾民營銷電話
宜人貸攜手《歸去來》構築創新營銷閉環 榮獲社會化營銷大獎
樣本通全面升級 推「輕營版」助力移動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