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一個班幾十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每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同學間難免有點兒磕磕碰碰。但有些家長不管這些,容不得孩子受丁點兒委屈,動不動就要「講禮」、「討個說法」。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維權」沒錯,但如此不分青紅皂白地「護短」,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北京市匯文中學校長陳維嘉。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我教了這麼多年書,又當了這麼多年學校管理幹部,幾乎沒看到哪個學業突出的孩子是「補」出來的。家長千萬別以為,自己投入了、努力了,孩子就一定能出類拔萃,事實上這是極具或然性的事情。

我並不反對補課,但什麼樣的孩子需要課外補習是有前提條件的:

其一,學習能力特彆強,課本知識無法滿足其需求,學校的老師已經不能指導了;

其二,學習困難,存在薄弱環節,跟不上學校正常的教學節奏,必須要額外地修補漏洞、梳理知識。

除了這一頭一尾,絕大多數學生只要上好學校的課,就足夠吃飽、吃好了,沒有課外再補習的必要。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決定人的命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朱智賢教授: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習慣形成就是指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了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校長陳維嘉:「進補」的孩子,可能會補壞了

我覺得,做父母的必須具備:超前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教育方法、豐富的科學知識、開放的教育思想、藝術的交流手段、和諧的民主家庭、積極向上的生活心態、言行一致的榜樣作用等。

好父母是學出來的。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去體驗快樂,陪孩子一同快樂成長吧!



親愛的家長們,我是一名教師,投身教育事業已經有10年了,專註於中小學教育,傳播優秀教育理念、分享學習技巧、培養學習習慣等。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知識是「魚」,方法是「漁」,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如果您有什麼想法和意見,歡迎評論,大家可以一起交流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學語文微課堂 的精彩文章:

高考閱卷老師最喜歡哪種字體?會寫就能多得分!
扎心了!現在養的不是孩子,根本就是「碎鈔機」啊!
來測測!你的身體里住著哪位作家的靈魂?
清華大學出的新三字經,一夜之間火爆全國,字字珠璣

TAG:小學語文微課堂 |

您可能感興趣

給孩子補鈣?補鐵?補鋅?這些雷區不可踩!
三歲寶寶該學會的技能,不要讓你的溺愛毀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愛發脾氣、無理取鬧?可能你誤會了孩子!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要用心了!長大可能會不孝順
婚姻難以維繫,為了孩子,你會選擇忍嗎?
帶孩子要熬夜,如何才能補充自己的體能
孕婦補鈣早了,孩子長不高,真的嗎?
它被稱為「沒媽的孩子」,卻是補腎、養肝、明目的良藥!
未來,孩子能不能獲得幸福全看這種能力,你教會孩子了嗎?
要常做給孩子吃,明目又補鈣,還能促進生長,提高免疫力
寒假,是否要送孩子去補習?這話扎心了!
沒有孩子的婚姻,會長久嗎?
劉嘉玲:真正的愛與足夠多的尊重,即使不生孩子也能獲得
經常發脾氣的父母,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再不收手會毀了孩子
孩子最愛的黃金雞塊,學會了它的做法,孩子再也不扭著去快餐店了!
你真的會給孩子洗衣服嗎?
放假了,天寒地凍,池州家長是不是打算給孩子好好補一補?
如何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這道菜要常做給孩子吃,明目又補鈣,還能促進生長,提高免疫力
放寒假了,每天給孩子做這碗湯好好補補,讓頭腦更聰明,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