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併發症增加後代心臟病風險
《亞洲心臟》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妊娠併發症,如高血壓和感染,與年輕成年人後代早期冠心病的風險增加有關。研究人員表示,調查結果可能與發展中國家特別相關,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口處在過渡期間,懷孕併發症和心臟病的新增病例都很多。
全球超過6億人生活在東南亞,其中大多數年齡在65歲以下,但不幸的是由於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高,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60歲以前死亡。
為了確定懷孕併發症是否與早期冠心病的風險增加有關,研究人員對153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臟病發作和心絞痛。
研究中的心臟病患者在55歲以前被確診,平均年齡47歲,併入住印度尼西亞東部的一個心臟病醫學中心。研究人員收集了患者有關的社會經濟因素,現行生活方式,心血管危險因素及父母心臟病史的詳細資料,並結合體格檢查和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孕婦病史包括妊娠併發症,特別是高血壓,早產以及持續至少三天和/或需要入院的任何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疾病,以及瘧疾、登革熱、麻疹、水痘和不明原因的感染等。
患有過早性心臟病的患者比健康者更有可能出現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不健康的飲食和吸煙等。他們的母親更有可能遇到懷孕併發症:其母親中有30人(僅在全組中的五分之一)出現,而健康人群中只有11人(超過7%)。研究人員分析了所有的數據後發現,那些母親出現懷孕併發症的人患早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概率為正常人的三倍。
不考慮潛在的風險因素如生活方式和不利的實驗室測試結果,這些調查結果是真實的。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不能得出關於因果關係的確切結論。然而,研究人員認為,懷孕期間產婦的健康狀況可能通過破壞正常的生理過程來損害胎兒健康,從而潛在地促使發育中的嬰兒日後出現心臟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需要確保在整個懷孕期間確保孕婦最佳的營養以促進身體健康,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遏制或降低兒童早期心臟病的風險。(Darren 205440)


※睡眠不足增加心血管亞健康人群死亡率
※研究確定形成血栓的「罪魁禍首」,新葯將問世!
※醫生呼籲重視甲狀腺疾病防治,了解甲狀腺疾病信號!
※補充維生素D + 睡個好覺 = 疼痛緩解
※打哈欠的未解之謎
TAG:來寶科學 |
※為什麼糖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病風險?
※痛風增加心臟病風險
※9種癌症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
※偏頭痛增加了懷孕和分娩期間併發症的風險
※心理應激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發病風險
※肥胖會增加14種癌症的發病風險
※雞蛋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肺癌患者管不好嘴,小心增加複發風險!
※研究指出,糖尿病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而女性患病風險更高
※慢性病可增加癌症危險
※肺部疾病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風險
※加拿大研究發現,流感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增加粗糧 及時發現腺瘤癌變和炎症性腸病 有助減少大腸癌發生
※研究發現加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
※「慢病防控」孕期糖尿病,子代風險增加
※肥胖與糖尿病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經常喝酒,會增加哪些癌症的發病風險?這3種癌病發率高
※冬季會增加某些疾病的發病風險嗎?
※當心!妊娠期糖尿病或增加孩子患先天性心臟病風險
※歐洲研究發現慢性炎症會增加多種疾病風險,縮短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