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0時代的媒體離職潮,拼資源敵不過拼製作

4.0時代的媒體離職潮,拼資源敵不過拼製作

文|梁湘梓

無論經歷怎樣的時代變遷和媒體形式,傳媒運作的法則是不變的,都是要以用戶為核心,通過內容創造價值,再通過合理的媒介來連接內容和用戶,把價值傳遞出去。

一直在糾結用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和話語來做此文的主題開篇,是心存遺憾?略帶傷感?還是用豁達的態度,來講述又一位傳媒大佬的離職?一時間,腦海里閃過的話語有很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是似乎這些話語都稍顯無病呻吟,畢竟媒體人離職,早已不是什麼爆炸性的話題,尤其是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

最終決定還是不再談媒體人的離職與「體制」的關係,正如曾經崔永元所說:「大家都是『病人』,病久後的狀態要麼是等待死亡,要麼是找出癥結積極治療,不管是生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病。」

雖然聶玫的辭職並沒有顯示她將走向哪裡,但是從那些離開的傳媒人身上也許會發現,離開,要麼走向迷茫,要麼獲得新生,這一切的主宰不在於這個時代媒介的變遷,還是在於自己!

1

你知道嗎?媒體人的離職潮已進階到4.0版本!

說到媒體人的離職,在那個「紙媒還是傳統媒體」的2000年就已經開始,從那之後有人做過剖析,劃分出了「媒體人離職潮」 1.0、2.0、3.0版本,而到2017年,這樣的離職潮也早已演進到4.0版本。

1.從「紙」到「門戶網站」的1.0時代

1997—1998年,網易、新浪、搜狐與騰訊四大門戶網站成立,面對當時門戶網站的高薪酬以及互聯網的全新機會,紙媒一批業務過硬、思想超前的優秀媒體人離職加入互聯網媒體,成為第一批網站內容編輯。當然,這背後是他們對互聯網必然崛起的超級敏感的嗅覺,這也是媒體人離職潮的1.0版本。

2.從「傳統媒體」到「廣告公關公司」的2.0時代

離職潮的2.0時代大約發生在2007年。那時的傳統媒體尚處在巔峰時期,傳統媒體中那些具備靈活商業頭腦的媒體從業者,嗅到了媒體廣告的價值與前景,於是積極利用傳統媒體積累的人脈和客戶資源,出走開辦公關、廣告公司或者加入甲方從事品牌及PR業務,以最大限度的變現媒體資源與人脈價值。

3.從「傳統媒體」走向「新媒體」的3.0時代

3.0時代,大約從2013年開始。前有馬東離開央視加盟愛奇藝直到今天的米未傳媒;再到之後南方周末前副總編輯伍小峰、浙江衛視頻道前總監夏陳安、南方都市報前總經理陳朝華、中央電視台《對話》欄目前製作人羅振宇、湖南電視台《爸爸去哪兒》製作人謝滌葵、湖南電視台副台長王平,還有數不清的「央視名嘴」們的紛紛離職。

那時候,既有互聯網新媒體的衝擊,也是傳統媒體式微的伊始,或者是一顆顆不再甘心舊體制的躁動的心,都促使了這一波離職潮,他們也成為傳統媒體人走向新媒體、文化創意產業中創業的示範。

4.表徵豐富的4.0時代

直到今天,隨著聶玫的一紙辭呈,媒體人的離職再度成為話題。而今天4.0時代表現的特徵卻不再那麼單一和明顯,回歸家庭、創業從商、充電深造、授業於教等等都可以成為其離職後的一種選擇;並且離職的人群也早已不再限於傳統媒體人,更有新媒體人們也沒有停下他們不斷離開又不斷開始的腳步。

而在這背後隱喻的其實是1970年左右、40歲出頭的這群人的迷茫:畢竟50、60後的一代人趕上了傳統媒體黃金時代,某種意義上也積累了躲過新媒體衝擊的資本,比如同樣是在2015年離開電視媒體的主播敬一丹,可以光榮退休,比如60後的一代人如今手握傳統媒體權杖;新媒體這邊,真正深入了解「互聯網」運算方法的又怎會是這些「文科」出身的媒體人?於是,不斷的離開、開始成為一種常態,也是媒體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必經過程。

而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也無論離職後走向何方,即使離開了「體制」,也會發現大家的表現各不相同,可能還是做最好的那個自己最重要。

2

你相信嗎?拼資源可能沒有拼製作的混得好!

我相信無論這個時代如何轉變,「內容為王」都會是一個核心的註腳,因此,對於那些「離開體制」的媒體人而言,加盟互聯網也好,自己創業傳媒公司也好,「內容」仍唱主角。在這裡說幾個例子:

一是浙江衛視前總監夏陳安,這位打造了「浙江衛視中國藍」品牌,打造了「跑男」的「教父」級別的人物,作為廣電高管的離職,自然會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資源,期待在體制外再大幹一番。

但是,無論是《加油!美少女》《我們戰鬥吧》還是最近的《高能少年團》,這些節目的口碑和收視率都沒有達到預期,甚至與夏陳安在浙江衛視監製出的金牌節目相比下差甚遠,他的「下海」似乎並不順利。

與他相比,拼製作的馬東的《奇葩說》不用贅述,與此同時前浙江衛視的製片人岑俊義,打造的《單身戰爭》以14億的播放量收官,成績顯著;還有前湖南衛視的易驊製作團隊成立的日月星光,第二季度與騰訊合作的《腦力男人時代》,首期上線不到48小時播放量達2600多萬,成績也相當亮眼……

所以說這是個機會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如何生活、做什麼工作的權力;但同時,這也是個競爭異常殘酷的時代,能夠吸引受眾的就是「內容」,是節目的精彩度。無論經歷怎樣的時代變遷和媒體形式,傳媒運作的法則是不變的,都是要以用戶為核心,通過內容創造價值,再通過合理的媒介來連接內容和用戶,把價值傳遞出去。

所以,那些離職的媒體人,還是應該堅守「內容為王」的底線,這也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從某種意義上說,拼資源遠沒有拼製作可靠!

結語

回首看看這幾次媒體人的離職潮,會發現這其實就是行業的一個常態,誰都沒有必要唱衰誰而捧起誰;也會發現每次浪潮過後,必然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氣象與機會。而大家也都是在這樣的離去與開始中,衝破迷茫獲得新生,從而周而復始地不斷推動著整個傳媒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離開的人也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的輕鬆,他們仍然要思考,要學習新的知識,獲得新的碰撞。無論你是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還是從新媒體到新媒體,甚至是離開這個圈子,奮鬥在創業戰場,大家的「廝殺」都沒有停止,身體也依然被掏空,支撐自己的只有「能力」。

所以,離開的人,需要在更加自由的領域發揮能力,方可生存;留下的人,也應該努力的鑄造自己「說走就走」的能力與底氣。畢竟在這個「媒介權力」日新月異的今天,「新」與「舊」之間的變化總是那樣的迅速,就好像今天興起的「直播」也許明天就會成為「舊」媒而被更新的東西取代。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中,媒體人的離職,媒體人才的遷徙定會繼續,唯一不變的應該是那顆永葆「學習」的心。

最後,天涯路遠,無論如何,唯願大家能在各自的職業道路中各自安好,不後悔不後退!

出品 | 鋒芒影視輿情研究智庫

主 編 | 維 夏 責 編 | 塞 溫

視 覺 | 陳 晨 校 對 | 錢 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越南公司法律制度中有限責任公司可以減少註冊資本的幾種情形?
川普、小扎、施瓦辛格……超強陣容亮相美國畢業典禮
上海IMAX體驗全攻略,看海盜5就靠它了
雷諾高通聯合推出動態無線充電技術
當「空巢青年」成為時髦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56%高層離職,白宮爆發離職潮,特朗普成最留不住人的總統
數字貨幣浪潮之下的辭職潮
達華智能遭遇高管離職潮,套現38億後,董事長也離職了!原因到底是什麼?
《唐人街探案2》賣了33億 也擋不住萬達影視的高管離職潮
HR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一人離職引發的集體離職潮
HR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一人離職引發集體離職潮
辭職潮?今年近400位董事長跑了?你又被帶節奏了!
教師離職潮背後的4大原因,其中第4個最現實也最關鍵!
離職潮最低的公司?Spotify 最有權力的人都在這裡
離職潮引發的困惑
4年HR曾被罵得深夜大哭,痛失男友!3月離職潮究竟有多可怕?
節後離職潮,以絕後患!
公辦學校現離職潮,編製打動不了老師!原因只有一個:不想幹了!
亞馬遜收購引發全食超市離職潮 已有十數位高管離職
HR們 年後離職潮即將爆發,跳槽要注意些啥?不看你就虧大了!
坐不住了!Facebook傳出「離職潮危機」 現員工紛紛聯繫離職同事找工作
年底:返鄉潮?離職潮?
特斯拉一個月已有5位高管離職 高管離職潮愈演愈烈
城農商行離職潮:被金融科技逼至牆角,轉型之路寸步難行
蘋果離職潮!Jony Ive的工業設計團隊失去了另一位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