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山市南頭鎮品牌戰略驅動千億大產業

中山市南頭鎮品牌戰略驅動千億大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馮能文 李少輝 范柏成 記者羅勉在廣東省中山市25個鎮區中,南頭鎮是具樣本意義的鎮區:以全市最小的鎮域面積創造了全市第三的工業總量。年產平板電視350萬台、家用冰箱660萬台、空調680萬台…這個以「中國家電產業基地」聞名的鎮區,正在朝著「中國家電品牌基地」「中國品牌家電特色小鎮」的目標強勢進發。

實現生產總值30.5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6億元,同比增長36.6%,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實現出口47.6億元,增長18.7%,總量位居全市第二……今年第一季度,南頭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南頭鎮黨委書記吳坤科表示,該鎮將按照「同頻共振謀發展、協同創新興南頭,打造產城融合精品新城鎮」的工作思路,以「五個奮發有為」的勁頭學習貫徹「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於推進組團式發展戰略的部署,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全面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實體經濟:當好中山家電產業「領頭羊」

南頭是中山市面積最小的鎮,但在實體經濟方面卻是不折不扣的「小巨人」:全鎮土地面積僅為28平方公里,2016年工業總產值達580億元。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85億元,出口總值達到23.5億美元,雙雙位居全市第三。

家電業是中山的龍頭支柱產業,南頭鎮則是千億家電產業集群的「領頭羊」。早在2004年,南頭就被評為全國首個鎮級「中國家電產業基地」。如今,南頭家電產品已從單一的冰箱、空調擴展到平板電視、廚房電器、小家電等領域,規上企業不斷增加,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強化,集聚效應日益顯著,區域品牌優勢進一步突顯。

在南頭2050家工業企業中,家電企業達1350多家,其產值佔比達67%。TCL、長虹、奧馬等企業生產的平板電視、空調和冰箱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如奧馬冰箱出口量已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經濟發展持續飄紅,與南頭優質的企業結構密不可分。據介紹,南頭共有規上企業逾200家,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級以上名牌名標達48個。科技創新與品牌戰略是企業的秘密武器,如今也正成為南頭引領家電大產業的主動選擇。

今年2月,南頭與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打造全國首個鎮一級「中國家電品牌基地」。為此,南頭已出台了「強企30條」,計劃每年拿出6000萬元,扶持企業創品牌、搞創新。

「要注入創新、綠色、智慧要素,以建設發展『中國家電品牌基地』為經濟加速引擎,著力打造『產城人文』融合的中國品牌家電特色小鎮。」吳坤科介紹,該鎮正在努力推動從發展數量向發展質量與數量並重過渡、從低端零部件加工向品牌產品過渡、從農村城鄉形態向城市形態過渡、從偏重傳統工業向二產三產同步發展過渡等「九個過渡」,未來三到五年將努力培育30—50個全新的品牌。

智能製造:生產性服務業輻射組團

「三舊」改造之前,宏基e谷。國際企業港所在的上百畝土地只是簡易的單層廠房。如今,這裡已成為中山最具有代表性的「工業上樓」項目之一。不久前,宏基e谷一期投入使用,首批入駐企業28家,其中15家有望在今年成長為規模以上企業。以宏基e谷為中心,一個全新的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正在成型。

南頭素來是全市生產性服務業的高地。德國萊茵檢測、CQC華南中心等檢驗檢測巨頭齊聚該鎮,對中山北部乃至佛山順德的家電產業帶形成了有力的輻射。大力建設家電產業平台,以生產服務業融入和帶動組團發展,無疑是南頭的最優選擇。

「南頭的優勢是家電產業,我們要進一步優化交通和城鎮環境,通過生產性服務業輻射組團。」吳坤科表示,包括生產性服務業在內,南頭力爭用幾年的時間,努力把第三產業的佔比提升到45%。下一步,該鎮將加快家電智造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打造智慧升級創新區。在鎮屬企業愛迪電子廠場地(佔地面積2.35萬平方米),南頭鎮已投入1億元打造品牌家電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台,預計今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

據介紹,南頭鎮正與有關設計單位以EPC模式聯合招標,編製品牌家電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台設計方案,重點發展三個板塊的業務。一是智能製造板塊,已經引入碩泰科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黑子科技等智能製造項目;二是檢驗檢測板塊,與省質監局共建「廣東省質量監督智能廚衛電器檢驗站南頭鎮實驗室」,同時引入中認華南、威凱檢測、南科大工業設計、家電研究院華南分院、萊茵檢測項目,打造服務西北組團的檢測綜合體;三是電商服務板塊,引入TCL幸福樹項目、廣貿天下、喜麥爾等企業,發展家電企業拓展互聯網營銷渠道。

特色小鎮:「六大支撐」做好產城融合實驗

特色小鎮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城融合發展的新引擎。今年以來,中山各鎮區的「特色小鎮」推進如火如荼。南頭的「中國品牌家電特色小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據介紹,南頭正積極圍繞「科學規劃支撐、重大平台支撐、高新項目支撐、交通建設支撐、城鎮環境支撐、創新人才支撐」「六個支撐」,念好「產」「城」「融」「智」四字訣,大刀闊斧地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以火炬開發區南頭分園園區為基本點,一條按照3A景區標準、具有南頭品牌家電特色的旅遊線路正在打造之中。目前,火炬南頭分園起步區建設穩步推進,首批150畝用地將於5月初推出市場,引入3個企業項目,投資總額達10億元;健康宜居示範區建設方面,目前全鎮共49條河涌,其中39條河涌將納入全市統一整治範圍,今年還將以南頭水上公園為節點,投入4000萬元,建設2公里長的濱江綠廊,首期將於年底投入使用。

「我們要積極融入西北組團,主動對接廣佛,抓好城鎮整體空間布局和產業規劃。」吳坤科表示,南頭將全力提升中山「北大門」形象,打造內聯外暢的通達新城。

目前,南頭海舫街「舊城活化」項目、非遺展示館項目等文創項目已啟動;道路建設方面南頭鎮計劃投入3億元,十水線、升輝北路、規劃一路重點道路正快速推進,南頭大道下穿隧道也在規劃之中。廣珠西線出入口剛完成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了南頭鎮作為中山「北大門」的城鎮面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導報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經濟導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碧桂園斥資千億布局產城融合 著力驅動城市產業升級
神木市長封傑:用創新驅動城市產業加速升級
《西虹市首富》背後的阿里影業 潛心「雙輪驅動」培育增量市場
阿里雲曾震宇:城市大腦驅動城市智能化演進
驅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諾基亞搶灘5G市場
微軟與南京市深化合作 人工智慧助力創新驅動戰略
四輪驅動,粵港澳大灣區將這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康佳集團全面推進產業轉型 科技創新驅動業務升級
應用驅動、融合創新:AI+垂直產業加速落地——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融合創新.人工智慧全球大賽北京賽區三甲「巡禮」
通威股份:雙輪驅動築夢綠色農業和光伏新能源
創新驅動中國白酒行業三大名酒復興工程
科技驅動城市再發展 創新營造區域新動能
誰是中國藝術市場的「新驅動」
這艘二戰的萬噸級遠洋戰列艦,竟然是柴油驅動的
北京城市大數據研究院成立 要用數據驅動城市創新
世界最大的巡洋艦採用核動力驅動
榮耀品牌618四大平台奪冠 創新技術驅動獲用戶鼎力支持
突出智慧體驗 中新天津生態城驅動城市「智慧大腦」
南京市聚力創新驅動 建設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之城
角逐萬億美元市值 亞馬遜創新驅動多元業務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