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百科 | 中國各時期藥材傳入表

百科 | 中國各時期藥材傳入表

你知道藕是先秦時期從南亞傳入中國的么?


你知道山藥是本土的土著么?


今天,要給大家來捋一捋


春秋到明清期間


咱們中藥里的各種進口藥材

都是啥時候傳入中國的






| 春秋戰國 |


咱們的草原絲綢之路


初步形成於公元前5世紀,


是連接蒙古草原地帶和


歐亞大陸的重要商貿通道,


擔負著的是東西方政治,經濟,


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呢。


陸路「絲綢之路」在秦以前就開始了


而海上絲綢之路,


早在春秋戰國,


我國北到渤海,南至廣東的

沿海交通線就已經開闢,


並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有交往




這個時期呢


沒有見到

進口藥材的產地和具體品種


但已具有藥材貿易交流的雛形


可算是進口藥材的

萌發期



| 秦漢時期 |




1972年發掘的馬王堆漢墓,


大概是公元前168年的墓了,


在一號漢墓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


辛夷、桂、花椒、酸棗核、藁本等這樣的藥物


藍後,西漢武帝在公元前138年


派張騫出使西域


元狩元年(前115年)


張騫再度出使西域


帶回了多種當地植物,


如葡萄、紅蘭花、胡桃、胡荽、安石榴、大蒜等。


其中多為藥用植物,


這也是引入的外來藥物哦




據說,漢武帝時外國進獻

返魂香(又稱「蘇合香」)三枚


大如燕卵,與棗相似。


當時正值長安瘟疫流行,


使者請焚燒一枚返魂香以辟疫氣,


一時香聞百里,數日不歇


天啊,誰能賜予我一顆




我國最早的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


收錄了

薏苡仁,菌桂,胡麻,犀角,戎鹽


等數種外來葯,


可見在此之前早已有了進口藥物。




總之呢,


這個階段建立了


陸上、海上的交通貿易之路


外來藥物漸漸增多,


比如

胡荽,石榴,蘇合香,乳香,沒藥,

肉豆蔻,象牙,犀角,玳瑁,胡桃,珊瑚,


薏苡仁,菌桂,葡萄,胡麻,戎鹽

等等啦。




| 隋唐五代時期 |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道兩教鼎盛時期


燃香、供香是香葯的重要用途


供藥用的還真真不多




多數香葯是阿拉伯商人販賣的商品


so,這些香葯不單純供藥用


也有作熏療、美容、調味或作果子


葯食兩用。




這個時間段里,


阿拉伯香葯輸入種類多達三十餘種,


麒麟竭、木香、兜納香、阿魏、


蓽茇、肉豆蔻、蒔蘿、迷迭香、沉香、


乳香、丁香、雞舌香、降真香、返魂香、


無名子、安息香、龍腦、沒藥、訶黎勒、


膃肭臍、甲香、蘇合香、檀香、青木香、


豆蔻仁、婆羅勒、艾納、紫檀、胡椒、


金顏香、薔薇水、梔子花

等。


總之一句,


就是香,香,香!


話說,我國的香水產業咋沒發展起來捏?


從發展歷程看


這會兒算是進口藥材的

發展階段




| 宋金元時期 |



中外藥材進貢和品種交流、貿易的繁盛期


非宋金元時期莫屬了



宋代政府一方面禁榷藥材,


由政府收購專賣,


類似玳瑁,象牙,犀角,珊瑚,乳香等貴重藥材


另一方面放通藥材,


准許民間貿易藥材,


此期間阿拉伯香葯有數十種。


如阿魏、蓽澄茄、訶子、豆蔻花、


白豆蔻、縮砂、草豆蔻、蘇木、番紅花等。




唐.孫思邈《千金方》中


只收了香葯數十種,


到了宋代醫籍中記載的香葯


不下二三百種




在香葯的劑型和方劑方面發展很快,


如宋代以乳香進口最突出,


中國帆船直接從那裡運出。


元代的《御葯院方》,


有人統計,


書計十一卷,


載方1000餘種,


其中香葯類方劑就佔了40%左右,


如書中記載

乳香類8種,龍麝類2種,


龍腦類5種,木香類20種,沉香類17種

等,


這些藥物廣泛適用於中風病,脾胃病,


瘡瘍折傷,風寒濕痹以及婦兒等各科。


我猜,他們還拿去做香囊了吧~




元代新進口貨物二百五十多種,


其中香葯有象牙、犀角、珍珠、珊瑚、


沉香、阿魏、血竭、茯苓等


1974年,打撈的宋代木造海船上


載有4700多斤香葯,


其中有胡椒、檳榔、檀香、沉香、


降真香、乳香、龍涎香、玳瑁等


可見海上絲綢之路進口香葯算是盛況空前啊。




這段時間(特別是宋代)


是我國外來藥物(藥材)


進貢最頻繁、


貿易藥物品種數最多,


單品種數量最大的

鼎盛時期


(於是人人都愛玩香)




| 明清時期 |




明代中國海上貿易交往更為繁榮,


公元1405年起鄭和七次下西洋,


訪問了歐、亞、非三洲30多個國家,


每次都帶回許多豐富的物產,


其中外來葯有胡椒、血竭、乳香、


沒藥、蘆薈、安息香、蘇合香等。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成書的


《本草品彙精要》中


新增的外來藥物品種達到40餘種,


如樟腦、兒茶、羅斛、葫蘆巴、紫梗、烏木、麻藤香

等。



在清代前中期,社會比較穩定,


朝鮮和東南亞各國大量向我們進貢藥物,


清康熙年間(1662-1722)


為了減輕朝鮮進貢藥材的負擔


曾發布命令:


至所進瑪瑙、降香、象牙、迷迭香、


丁香、檀香、黃熟香等,


皆非土產,免其入貢。


其硫磺留福建督撫收貯。


(咱國力強大的時候,還有進貢呢)




總體而言,本時期


進口藥物品種慢慢處於

衰退期


貿易和進貢藥物在後期處於閉關狀態;


由於科技的進步,


少數進口藥物如金雞勒、番木鱉、樟腦等


成為天然藥物的資源品種


(哎,不堪回首的近代……)







從秦漢到明清


能發現進口藥物產地主要來自


我國周邊國家和幾條絲綢之路相關地域


集中在東南亞、南亞、東、中歐洲和北非


在這裡要感謝貿易


給中醫藥注入了新的活力!


你要問我現在都有什麼藥材傳入?


筒子們,跟緊「一帶一路」


歡迎來自全世界的各種藥材


來豐富中藥大本營吧~










  • 參考文獻:賈敏如,王甜甜,盧曉琳,等.初探我國使用進口傳統藥物(藥材)的歷史(春秋至明清)和品種概況[J].中國中藥雜誌,2017,42(9):1659-1667.



  • 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購買紙質版





>



本文由我刊原創發表,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啥?豆綠牡丹不能作為藥用牡丹?荷包牡丹並不是牡丹?
臉要窮養,腳要富養,這麼養身體,不必花錢「買健康」
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都是中藥里的好藥材!

TAG:中國中藥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加快 部分中藥材已納入《美國藥典》
世界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城市,被稱之為中國唯一的「葯都」!
中國各省藥材主產一覽表——漲姿勢!
中藥材推送第7期——醫家聖葯:生薑
全球最大的中藥材城市,神醫華佗的故鄉,中國四大葯都之首
中醫中藥|桂枝湯及其的5個中藥材
全球最大中藥材市場亳州康美中藥城開市
能治療脫髮的藥材與中成藥,依據《中國藥典》2015版
中藥材最佳採收期與藥性的關係
中藥材:人中黃
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開市
安康歷史上的中藥材發展
日本加速推進中藥材國產化 日企稱中國中藥資源10年後恐枯竭
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城市,中國葯都,被稱天下第一葯市!
西藏將建國際藏中藥材交易市場
中國大力發展中藥材,外國人不高興了——中藥致癌,中藥致癌嗎?
中藥材茼蒿
沉香在美容、藥材行業的地位及其發展現狀
2018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隆重開市!
亳州藥材市場每日觀察(四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