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科學家揭示Hsp90調控Ezh2蛋白穩定性參與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重要機制

科學家揭示Hsp90調控Ezh2蛋白穩定性參與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重要機制

最新一期的國際重要學術期刊 Blood 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張雁雲研究組的研究論文:「Hsp90 inhibition destabilizes Ezh2 protein in alloreactive T cells and reduces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in mice」。研究首次發現 Ezh2 以 H3K27me3 不依賴的方式參與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發生?——靶向 Hsp90 可抑制 Ezh2 蛋白表達而不影響其 H3K27me3 水平,從而選擇性抑制異體反應性 T 細胞介導的 GVHD,並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raft-versus-leukemia,GVL)及移植受者的免疫重建能力。此研究論文作為 Issue Highlights 推薦。

骨髓 / 造血幹細胞移植(bone marrow/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BMT/HSCT)是臨床應用最成功和最有效的幹細胞治療方法,廣泛應用於臨床惡性血液病、非惡性難治性血液病、遺傳性疾病以及部分實體瘤的治療。然而由於供 / 受者間的組織相容性抗原差異,移植後易誘發機體產生排斥反應,導致 GVHD 的發生,致死率極高,是制約 BMT/HSCT 的臨床應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 GVHD 的發病機制並形成有效抑制 GVHD 並保留 GVL 功能的疾病防治新策略,對提升 BMT/HSCT 臨床應用的移植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

博士研究生黃清蓉等在張雁雲研究員的指導下,首先發現,Ezh2 高度特異性抑制劑 GSK126 不能有效緩解 GVHD 發病。這與 Ezh2 參與 GVHD 發生髮展的既定發現不符。通過分析 GSK126 對 Ezh2 的調控方式發現,GSK126 可抑制 H3K27me3 水平而不影響 Ezh2 蛋白的表達。由此認為,Ezh2 可能以 H3K27me3 不依賴的方式參與 GVHD 發生。?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篩選到了可調控 Ezh2 蛋白表達的熱休克蛋白 90(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通過多種不同的 GVHD 小鼠模型、GVHD 聯合腫瘤模型以及不含 T 細胞的骨髓細胞移植模型,發現 Hsp90 可通過與 Ezh2 相互結合調控 Ezh2 蛋白穩定性影響 Ezh2 蛋白表達。進一步探究發現,Hsp90 特異性抑制劑 AUY922 干預 Hsp90 功能可導致 Ezh2 蛋白降解,而不影響其 H3K27me3 水平。AUY922 可選擇性抑制異體反應性 T 細胞的增殖及炎性細胞因子分泌,並誘導其凋亡,從而緩解 GVHD 發生髮展。另外,AUY922 防治 GVHD 的同時還保留有效的 GVL 效應,且不影響移植後受者的免疫重建能力。靶向調控 Hsp90-Ezh2 複合物可成為臨床防治 GVHD 的新策略。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美國天普大學 Yi Zhang 教授、美國伊坎醫學院 Jian Jin 教授、美國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 Henry Fung 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 Ran Reshef 教授等的支持。

該研究工作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科研基金的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告訴你該如何烹飪蘑菇
一圖看懂《「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
國際生物過程協會—第七屆工業生物過程論壇在江南大學隆重召開
自然指數顯示中國逾50%的高質量科研涉及國際合作
牛!萬載學子發明生物3D列印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PNAS:揭示人體蛋白Apobec3A抑制HIV重新激活機制
Science:揭示N-豆蔻醯化蛋白質量控制機制
生物物理所等揭示內質網蛋白Nogo-B促進肝臟炎-癌轉化新機制
中科院肖意傳/秦駿研究組合作發現組蛋白甲基轉移酶Ezh2調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調控HIV-1複製的重要宿主蛋白
科學家發現調控HIV潛伏的重要宿主蛋白
蛋白質的新「摺疊」!DeepMind重磅推出家族新成員AlphaFold
蛋白組學揭示BIRC5抑制感染HIV-1細胞凋亡的機制
Nature:中美科學家聯手揭示軍團菌效應蛋白SidJ調節磷酸核糖泛素化機制
Neurology:Bapineuzumab治療導致的澱粉樣蛋白相關影像學異常水腫/滲出與腦生物標誌相關性研究
中國科學家率先成功研發抑癌蛋白p53靶向藥物PANDA
Nat Immunol:科學家成功追蹤機體抵禦病毒感染時的蛋白質互作機制
Matthias Mann與全蛋白組學
擊落腫瘤的無人機!美科學家發現Nischarin蛋白質抑制腫瘤外泌體
研究揭示SETD3蛋白作為β-actin組氨酸甲基化酶的結構與功能
英國科學家發現H7N9亞型流感病毒調控HA糖蛋白抗原性的關鍵位點
Cell Reports:高深度磷酸化蛋白質組助力細胞周期調控機制研究
Rosetta系列-FloppyTail構建蛋白柔性尾
Plos Pathogens:昆蟲組織特異性卵黃蛋白原促進植物病毒的傳播
石磊教授課題組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蛋白質去泛素化酶USP52在乳腺癌發生髮展中的作用和相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