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外附中遇見俄羅斯套娃
期待已久的俄羅斯文化節」遇見套娃「主題活動來到了北外附中!
5月25日,北外學游把俄羅斯套娃帶到了同學們的身邊,一個大套娃套一個小套娃,這些製作精美、構思精妙的套娃,立刻吸引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同學們還一試身手,當了一回套娃工匠!
知道套娃的來歷嗎?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套娃的歷史和現在:
原來,套娃已經擁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續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見到表妹就將一排木娃娃送給表妹以表達思念之情,後人模仿傳稱套娃,又叫吉祥娃娃。
一百年多來,製作套娃的工藝不斷改進,內容也更加豐富。現在,套娃人物造型已超出傳統村姑的範圍,變得越來越寬泛了,演藝名星、NBA球星、甚至領袖人物,都可以成為套娃的形象。至今,俄羅斯套娃仍頗受青睞,作為俄羅斯傳統工藝品的套娃,在傳說中是思念的含義,因此有時也是年輕人表達愛慕之情的禮物。有機會去俄羅斯的人都會買一套帶回家。
聽完老師的講課,同學們已經躍躍欲試了:製作一個自己的套娃怎麼樣?
套娃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單單木材的準備就頗費時日。萊姆樹、樺樹是製作套娃的理想木材。看,這就是製作套娃的原料。
同學們開始了製作
就算是再小的套娃,也需要嚴謹的手繪製作過程。
塗色。小小的套娃,製作過程並不簡單。在正式的製作中,一共有多達15道工序。既是腦力活,又是體力活。
完工!看看同學們都製作了哪些形象吧!
來一個合影吧!和大家的傑作一起。
看著自己親手繪製的套娃,該是怎樣興奮的心情呢?動手能力和創意的生成能力,正是我們的孩子們所需要的。通過這樣的活動,還能把能力提升和文化熏陶聯繫在一起,不是一次有意義的教育嗎?
北外學游致力於提升孩子的國際視野、素養能力。孩子對異國文化和生活方式感興趣,我們就為孩子提供感受異國提供窗口!
現在,北外國際學游夏令營報名中,點我詳細了解全部線路。
*版權聲明
北外學游公眾平台所有文章系北外學游部原創,擅自轉載,學游部將保留追求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若需轉載請在後台留言,授權後按照轉載要求進行轉載。
*轉載規格
2)文章末尾請附上二維碼,如下:


TAG:北外國際學游 |
※【德西瑪】遇見·北歐
※《遇見最美紐西蘭》之福克斯冰川
※北京遇見蒂華納 中墨共慶中國年
※去芬蘭,在羅瓦尼米遇見聖誕老人和馴鹿
※走進甘南 遇見香巴拉
※《遇見最美紐西蘭》之皇后鎮
※遇見越南,遇見東南亞
※在普林斯頓遇見王羲之
※在俄羅斯遇見少林功夫,因普京而火
※羅大佑的歌中遇見余光中
※遇見巴塞羅那
※在巴塞爾美術館遇見「最好的」夏加爾
※【分享】遇見阿爾山
※【遇見歐洲】荷蘭篇
※天南地北 遇見泰國
※遇見克羅埃西亞之藍,邂逅千年古城屋檐紅
※文化‖馬西玲?遇見菩薩
※南山南,景中景!遇見最美西藏!
※在北京,遇見另一個荷蘭
※【遇見歐洲】法蘭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