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恐慌在11月15日達成了頂點。南通稍有點頭面的人物,都趕到了張詧的府上,當然不只是因為三大人是南通總司令長,人人都希望名滿天下的張狀元能夠給南通人一個切實的保證,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不會被辮子兵掠去。可憐張三大人無法勸服眾人,反而在眾人的逼問之下窘迫萬端,甚至不顧身份地哭了起來。

南通按說不需要張謇操心。一來地方小,又偏僻,二來軍隊只有狼山鎮綠營,百把二百人,久疏訓練,鬧不成氣候,三來南通自庚子年就督辦過團練。但南通是張謇的根本重地,大生紗廠總廠在此,大意不得。他在上海、蘇州時,就多次去信南通,讓紳商趕緊規劃協防團,配備最新式的快槍。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大生紗廠

南通為首的紳商是他的三哥張詧,現任南通總商會會長,南通人尊稱為「三大人」。南通獨立,無非是派人聯絡說服綠營,成立協防團,進而成立軍政分府。這些無非官樣文章,以至南通在11月8日宣布獨立時,百姓毫不驚奇,大家認為最新鮮的,不過是軍政分府告示落款的「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張謇最關心的,是能否實現江蘇全省的「和平光復」。按照江蘇人的平和性格,以及商會的強勢能量,這個目標本不為難。只可惜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南提督張勳不聽勸告,絕不贊同獨立,南京之戰勢在難免。因此當南通來信通報獨立進程時,張謇雖然不反對,但總是表示「等到南京攻下再宣布光復會更好些」。他對蘇州光復的意見也類似。如果上海不是在陳其美推動下提前光復,蘇州與南通等地的光復日期估計還會往後推。

張謇的擔心不無道理。南京未能攻下,獨立各府縣總歸時時處於威脅之中。蘇州就出過白旗收而復張的鬧劇。南通消息閉塞,更是一夕數驚。三大人張詧在慶祝光復大會上全身戎裝,卻連辮子都未剪去,會場裡面更是一片辮子的海洋,似乎一聲令下,南通也可以重新回到大清的秩序下,半點漣漪也不會激起。

慶祝光復大會之後,南通謠言四起。遠的消息說漢陽失守,黎元洪已死;近一點的說聯軍進攻雨花台潰敗,張勳抓住剪辮的人,抓一個殺一個;更近的是說北面鄰縣的緝私營嘩變,準備南下搶劫南通。軍政府還抓住了一個傢伙,他自己說是受了張勳的委任,來南通委任新官。

恐慌在11月15日達成了頂點。南通稍有點頭面的人物,都趕到了張詧的府上,當然不只是因為三大人是南通總司令長,人人都希望名滿天下的張狀元能夠給南通人一個切實的保證,保證他們的生命財產不會被辮子兵掠去。可憐張三大人無法勸服眾人,反而在眾人的逼問之下窘迫萬端,甚至不顧身份地哭了起來。直到第二天張謇接到消息從上海趕回來,這場風潮才剛剛過去。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張詧

是的,江蘇人的和平希望只能寄托在這些大佬身上。南京光復後,程德全移駐南京,此前平靜無事的蘇州立即演出了「烈劇」,「搶劫之風日甚,爭鬥之禍日烈,其甚者至於開槍對敵」。而陳其美的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他們成立了「洗程會」,打算清洗掉江蘇軍政府與程德全,擁護陳其美任江蘇都督。

就在陳其美的軍火運往蘇州途中,「洗程會」被程德全破獲。程德全雖然信佛,但也不是菩薩,他向蘇州人宣布的罪狀中,改「洗程會」為「洗城會」,意謂將血洗蘇州城,蘇人大恐,程德全遂動用雷霆手段,殺了四個人。新政府的內鬥,倒比光復日更血腥。

袁世凱出掌北方政府大權,張謇內心頗為欣喜,他認定要平息戰亂,非袁莫屬。不過,當北方政府任命張謇為江蘇宣慰使時,他拒絕了,並表示此時「尚有何情可慰?尚有何詞可宣?」想起上半年應召赴京,尤其是5月17日謁見攝政王,對其弟而憶其兄,自己忍不住「哽咽流涕」,力勸攝政王真心行憲,而攝政王吞吞吐吐,雖然憂心國事,對自己的進言卻總有些敷衍的意味,時至今日,張謇君臣大義縱在,救清之心已死,在辭職電文中向朝廷,也向袁世凱發出了「最終之忠告」:「與其殄生靈以鋒鏑交爭之慘,毋寧納民族於共和主義之中,必如是乃稍為皇室留百世湮祀之愛根,乃不為人民留二次革命之種子。」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張謇

袁世凱肯定還想有所挽回,指使江蘇諮議局駐京代表許鼎霖寫信給張謇,希望他「就此罷手」,取消江蘇獨立,維持地方秩序,等候南北和談結果。本來張謇是主張暫緩獨立以觀變化的,但此時南通亂局初定,江浙聯軍還在圍攻南京,張謇的回信正如他當年提議「東南互保」時一樣堅決:

「果如公言,是惟恐焰之不烈,而益之以膏,恐東南無一片乾淨土矣。南中大多之論曰:『吾儕塗肝腦,迸血肉,乃為愛新覺羅氏爭萬世一系之皇統乎?』」

張謇指出,上海等地,是商賈薈萃之區,「凡商人皆具身家,無不愛和平者」,清軍與革命黨在武漢的拉鋸戰,讓商人們十分驚懼,尤其是馮國璋攻陷漢口後劫掠之慘,更讓江蘇商人不願重蹈覆轍,「時吾蘇若再遲疑,勢將釀極烈之暴動,與絕大之恐慌」。於是,他下了結論:


「總之,現在時機緊迫,生靈塗炭,非速籌和平解決之計,必至於俱傷。欲和平解決,非共和無善策,此南中萬派一致之公論,非下走一人之私言。下走何力,豈能扼揚子之水,使之逆流?」

張謇一生不喜歡「革命」,他1913年曾撰《革命論》,隱指辛亥革命「上無寬仁智勇文武神聖之君,下無明於禮樂兵農水火工虞之佐」,政教號令「舊已除而新無可布」,公布的新政令也無法符合民望,比起不革命來又能好到哪裡去?最終不過是「流於權奸、盜賊之間」。

說到底,他要共和,不要革命,非有愛於共和,只是共和有利於和平,有利於保持秩序。張謇曾定位自己的角色是「通官商之郵」,在辛亥時,他的立場站在商人的一邊,他的觀點,正是江蘇乃至全國商人的心聲。

民國了·南通(1)要共和,不要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早講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了·蘇州(3)蘇州光復,家家戶戶都掛白旗
民國了·蘇州(2)一把火燒了張謇的立憲主張、棉鐵主義
民國了·蘇州(1)一聽說要臨陣殺敵,學團成員紛紛退出
民國了·上海(5)蔣介石刺殺陶成章,同盟會光復會從此勢不兩立
民國了·上海(4)財政吃緊了,派一隻小火輪,拘了大清銀行行長

TAG:楊早講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重要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大韓民國大使館發布關於2018平昌冬奧會觀賽提醒!!!
不要小瞧農民的智慧:民國時期農民應付抓壯丁的高招(圖)
歷經滿清、洪憲、民國、共產而不倒,他才是真正的民國不倒翁,人脈第一人
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為什麼要動議廢止中醫?
民國往事: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上)
請問: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的區別是什麼
民國時期的蚌埠(1)
秦暉:民國歷史的不同面相(五)
民國要員與廬山別墅
仰天長嘆,說不盡的「民國清流」... 第一部關於民國大師們的集體傳記
民國往事: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下)
秦暉:民國歷史的不同面相(四)
姜文的「民國三部曲」之《邪不壓正》,7月13日與觀眾見面
景觀民國(下):近十年關於民國的電影
秦暉:民國歷史的不同面相(二)
不爭權、不奪利、不營私,一心為國為民,他才是民國最無私的領袖
清末失去的領土,民國時蘇聯主動歸還但提一條件,民國政府:不要
南京這條最文藝的民國路,承載了半部民國史
國共兩黨都不容的民國怪傑,創辦中共卻遭開除,坐穿國民黨的牢底
《邪不壓正》:姜文的民國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