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溯源地層之間的力量,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溯源地層之間的力量,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人工智慧的一次艱巨的、極富價值和意義的挑戰,期待它的凱旋。」

——胖頭陀

文 康翔

當聽到我的問題後,幾位接受採訪的地震專家齊刷刷地向我看過來,那眼光分明是在說:哇!這裡居然有個自己人。

我很汗顏,真的。

儘管我曾經學過構造學,對地震略知一二,但是大學畢業後所用非所學,原先那點零零碎碎的專業知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不難想像,面對受訪專家,我對自己的問題是否到位,心裡是敲著小鼓的。

好在阿里雲本次提供的採訪機會,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在餘震震源檢測方面的應用,可說得上是「交叉學科」,而且前無古人現無來者。

「用人工智慧檢測餘震震源,是中國乃至世界科學界尚未觸及的題目。」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房立華博士表示。

這個崇高目的的前方,註定是一條荊棘間雜著鮮花的道路。

人工智慧的極限挑戰

9年前發生在我國四川省汶川地區的特大天災,至今仍帶給人類難以撫平的傷痛。

作為自然災害中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災難之一,地震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45億美元以上,與之相伴的往往還有巨大的人身傷害乃至生命的消逝。

「地震中的每1秒都是更深的絕望,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科技能夠幫助人類更快地找到受災區。」 9年前在汶川餘震廢墟下度過27小時後倖存的張先生,曾經向記者表示過由衷的願望。

儘管在地層間涌動的那股翻江倒海的力量面前,人類仍是渺小無助,但是早一秒的預警就可能為萬千生靈打開一扇生門。很多時候,主震造成的殺傷可能並不是最大的,接連而至的餘震才是將災區推向深淵的真正元兇。

近日,阿里雲和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聯手啟動了天池餘震捕捉AI大賽,旨在實現餘震監測的「人工智慧化」。這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向地震發起的一次極限挑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房立華博士表示:「主震的震中位置不一定是極震區,破裂面上餘震分布密集地區往往也是重災區。我們希望通過天池大賽,實現餘震的快速、準確檢測,提高餘震的實時監測水平,制定更高效的應急救援方案。」

舉例而言,餘震並不一定局限於主震區附近相對有限的區域里。斷層的破裂面是動態的,肉眼或是淺層的監測往往無法有效把握,於是防護和救援工作經常會被無情打斷。

此外,隨著時間的流逝,餘震的頻率會逐漸降低,但是強度卻不一定會同步減小。有的時候主震過去了很久,還會出現強度很大的餘震,給震區帶來始料不及的二次傷害。

阿里雲數據挖掘專家宋寬表示:「一次強破壞性地震發生後前幾天時間裡,由於餘震數量多、發震間隔短、波形重疊事件交叉嚴重等複雜性,如何快速準確識別、定位儘可能完整的餘震事件序列,是一個世界級的科學難題,這就對參賽選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頭陀 的精彩文章:

TAG:胖頭陀 |

您可能感興趣

相信的力量,感恩的力量,愛的力量
兩種力量的較量決定了太陽的最終命運,更決定了人類和地球的未來!
你的力量之源
永遠不要低估邪惡的力量,它會將人逼至意想不到的境地
值得一練的體式,提升雙臂力量,讓生活更有色彩
不是只有杠鈴才能提升你的力量和肌肉量
手臂,力量的象徵,不可不練
情緒左右一個人的力量,大得超出我們的預計
超越本能的極限,悟空的終極力量!
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
狹義的角抵就是指角力, 爭交相撲之類以力量較量為主的節目
我們總是高估了「管教」的手段,卻低估了愛的力量
平和的人,最有力量
壓不住的力量
龍珠超:力量大會結局猜想,總期待意想不到的轉折!
凈界法師:不要低估妄想的力量
與正能量的人相處,就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地筋隱於足」,常揉大補肝臟,讓你的力量源源不斷!
目前的結果說明我們懺悔的力量還不夠,修行的力量還不夠
揉「地筋」,大補肝臟,讓你的力量源源不斷(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