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鍊不如一走!散步,世界上最便宜的「長壽葯」
「用雙腳行走的人類,卻忘了雙腳的作用」,有人這樣形容。我們習慣了每天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有電梯絕不爬樓梯……運動漸漸成了件奢侈的事,連步行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其實,僅僅每天20分鐘的步行,就能「喚醒」身體健康,看看專家怎麼說。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教授:正確行走時,人的股三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部肌肉等總共13塊大的肌肉群都在動。從增強體質和免疫功能上來說,步行是一種最理想的運動方法。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教授柯爾克:散步就像一個延緩大腦衰老的神奇藥丸,能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美國著名心臟病學家懷特說:輕快的步行,直到你微微有勞累感,是治療情緒緊張的理想鎮靜劑。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用好這顆世界上最便宜的「長壽葯」。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王玉英
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武文強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 陸一帆
西安體育學院健康科學系教授 苟波
散步,最划算的長壽之道
每天傍晚,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步行道上,總有一群步行者,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精神抖擻、滿面紅光。
年過70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玉英就在其中,渾身透著精氣神。她到這裡散步已經堅持近十年了,一周三四次,每次走1個半鐘頭,走7公里。
王玉英認為,「百鍊不如一走」,散步是「最穩妥、最省事,也是最容易堅持,且不用花錢的長壽之道」。
鍛煉心臟
走路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臟病,降低血壓。中醫認為,心臟強健了,全身氣血暢通。
促進肺功能
散步,特別是快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增強肺活量。中醫認為,肺主氣,肺功能強了,能更好地呼出濁氣,吸入清氣,讓人神清氣爽。
促進消化
走起能促進腸蠕動、促進排便通暢。脾胃是後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
減輕體重,降低血糖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跟吃得多、動得少的生活方式有關。王玉英曾經血糖輕微升高,經過步行鍛煉,沒吃一粒葯,這幾年血糖一直維持在正常範圍。
緩解精神緊張,消除疲勞
很多人成天抱怨壓力大,沒時間鍛煉。實際上,走路恰恰是緩解情緒緊張、解除壓力的最好方式。
調節免疫功能
王玉英堅持散步很多年,平時感冒都很少得。她認為,免疫功能得到調節,人自然能長壽。
正確散步,有5個「金標準」
武文強表示,散步雖不分性別、年齡,但不等於可以隨心所欲亂走,要想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也是有講究的。
姿勢
正走、倒走、踮腳走混著來
快走時應配合正確的擺臂姿勢,即曲臂擺,而直臂擺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適。
不少老年人喜歡倒著走,這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鍛煉效果;踮腳走可以鍛煉腿部肌肉,讓小腿肌肉更緊緻。
但無論是倒走還是踮腳走,都屬於非正常的走路方式,易對髖關節和膝蓋造成損傷,因此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為佳。
時間
傍晚四五點最好
不少老年人習慣早上鍛煉,但在陸一帆看來,傍晚四五點鐘會更好。
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早晨鍛煉是一個誘導疾病發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氣濕度大,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很多地點的空氣質量並不好。
如果晚飯後鍛煉,則應在飯後半小時,並將鍛煉結束時間控制在睡前兩小時。因為快走會加速血液循環,使身體保持在一定的興奮狀態,易造成失眠。
地點
操場地面鬆軟有彈性,公園空氣好
公路邊是最不適合快走的地點,不僅空氣質量差,而且路面過於堅硬,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衝擊。
鬆軟的土路、塑膠操場是最適合快走的運動場所;公園和自家小區也是不錯的選擇,空氣質量較好。
物品準備
穿雙軟底鞋,帶瓶白開水
在快走之前,要做好必須的準備工作:
一雙軟底跑鞋,可緩衝走路時腳底的壓力,並保護腳踝關節免受傷害。
一雙透氣的襪子,一身寬鬆舒適的運動服裝,有利身體放鬆。
帶一瓶水,在運動過程中少次多量地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脫水。
糖尿病患者最好隨身帶塊糖,防止發生低血糖意外。
安全保障
量力而行,慢病者要謹慎
「快走鍛煉貴在堅持。」陸一帆說,在開始運動時,可以隔天走一次,使身體有個慢慢接受的過程,逐步適應後就要堅持每天鍛煉了。
但是還有幾類人,飯後散步要謹慎:
患冠心病、心絞痛的人。進食後立刻大量活動,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後1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注意步速不要過快。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飯後最好靜坐閉目養神10—30分鐘再散步,馬上散步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乏力、昏厥;高血壓患者散步時最好上身挺直,否則可能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最好前腳掌著地,避免後腳跟先落地,減少大腦震動。
患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飯後立刻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生刺激,不利於胃黏膜修復。
貧血、低血壓的人。飯後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了,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
6種花式散步法,走出健康
變速走
慢走和快走每隔3分鐘變換一次,循環進行。這樣能夠調動更多的肌肉參與到鍛煉過程中,更好鍛煉心肺功能。
衝刺快走
熱身5分鐘後,盡全力快走10分鐘,整個運動過程可以燃燒大約175千卡的熱量。
收小腹散步
散步時,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用力收縮小腹;當一腳跨向前時,臀部也應立即移向前。至少走10分鐘,對減小肚子十分有效。
負重走
從家裡拿兩個大一點的塑料瓶子,裝滿水,做簡易啞鈴。兩手各一個,保持左右重量一致,對老年人的步態平衡也有很大的作用。
輕拍雙臂、輕揉耳朵
老年人在散步時前後拍掌、敲打身體兩側膽經,輕揉耳朵、輕拍雙臂都是很好的輔助動作,可以促進經絡暢通,氣血調和。
延長步幅
散步時加大步幅,可以使腿窩和臀部多用力,燃燒掉更多的熱量。(生命時報記者 張彤 王黎洋)
本期編輯:徐振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點擊展開全文


※民間減肥偏方:常食五穀雜糧,養顏長壽,一月瘦了15斤
※不論你男或女這裡越深就越長壽
※不易長壽的十大表現,長壽的五大特徵,你各占幾個?
※40歲之後,有這些特徵,說明註定長壽!你符合嗎?
TAG:長壽 |
※飯後百步走,長壽跟你走!飯後散散步,身體有三點獲益
※散步半路「殺出」一隻小奶狗,女友見後喜歡的不得了,十分溫順可愛!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至少,堅持散步,這5個驚喜會找上你
※喜歡晚飯後散步的人,速看!走不對會傷身!這樣走,才能少生病、多長壽
※飯後怎麼走,才能更長壽?可不是散步就行,還得注意這5點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也要講方法,你真的會散步嗎?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四類人飯後散步非但無益,反倒有害
※飯後養生就要散步,對於這5類人,飯後最好走一走更健康
※徒步不是散步,邁錯一步都可能走上不歸路……
※散步是「長壽葯」?飯後散步沒注意這4點,也難帶來健康
※延長膝蓋壽命40年,就用這一招,太重要了!喜歡晚上散步的人趕緊看!現在知道還不晚!
※散步也是「長壽葯」!經常飯後散步,這5個好處不請自來
※飯後散步有講究,走對了活到九十九,走錯了折壽兩年都算好的了!
※賽琳娜跟閨蜜出門散步,雖然她胖了一點,但氣色看上去好了很多!
※喜歡散步的人注意了,換種走法,得癌風險降一半!
※原來懷孕期間這樣散步都是徒勞,做不到這4點,走再多都是白走!
※喜歡散步的人注意了,換種走法, 得癌風險降一半!
※「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飯後散步,有些事情也需要您知曉
※飯後怎樣散步最養生?特別是對於這5類人,最適合飯後走一走
※最近,喜歡去這條路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