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製造業回歸及相關政策走向分析

美國製造業回歸及相關政策走向分析

OFweek工控網訊 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美國特朗普上台執政帶來的諸多變局將對世界各國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新政府制定政策面臨的形勢

儘管上一屆美國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短期內美國仍未擺脫經濟增長停滯的陰影。奧巴馬執政期間(2009年1月-2017年1月),把改革重點放在促進創新和振興實體經濟上,通過綜合運用政治、軍事、外交和金融手段形成服務於創新經濟發展的組合支撐工具,使創新戰略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從加大關鍵領域的創新扶持力度、促進美國長期經濟增長的優先領域以及引領美國第三次創新創業浪潮等方面推進以科技創新引領的結構性改革。應該說,奧巴馬圍繞科技創新開展的結構性改革為美國經濟復甦和向好增強了核心源動力和奠定了雄厚基礎,但歷史沒有留給其充足的時間去繼續實踐。在其8年任期結束時,擴大的貧富差距、複雜的企業稅賦政策、弱化的教育體系,以及黨派政治僵局,使美國經濟存在長期陷於增長停滯的巨大風險。統計數據顯示,2009至2016年間,美國GDP年均增速在1.4%左右,奧巴馬也成為美國現代史上首位任期內任何一年經濟增速都沒有超過3%的總統。

特朗普將「使美國再次強大」的矛頭指向了全球化和中國製造。製造業空心化和勞工階層大量失業的現實,加之國內基礎設施破敗,使得美國製造業及其附屬服務業工作機會大量流失,勞動生產率增速滑落到20世紀80年代水平。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廣大勞工階層的利益受損(平均小時工資和周薪甚至低於1973年)卻被精英階層忽視。在特朗普看來,美國之所以變得不再那麼強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源於柯林頓總統(任期1993年1月-2001年1月)以來歷屆政府的一系列錯誤政策,包括:(1)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國際貿易談判中讓步太多,未能充分保護本國製造業;(2)放任大量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爭奪本國人的就業機會並拉低了工資水平;(3)在全球,推廣「民主」意識形態而錯誤地發動多次消耗巨大的戰爭,並為盟國承擔了太多國防支出,從而導致國內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投資不足。二是中國吸走了美國的製造業資本,而把美國從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上擠了下去。正是中國經濟,尤其是製造業的發展使中美經濟之間更多地呈現出競爭性。

「美國優先」是特朗普執政的基本哲學與政策核心,即以符合美國經濟利益作為指導政策制定的首要標準。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核心原則,也是其最基本的執政哲學。在「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下,特朗普很可能會更有效地利用美國現有的國際地位,採取各種非常規手段改變各種遊戲規則,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並促進經濟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科網 的精彩文章:

手機廠商自主晶元蔚然成風 IC設計巨頭看上共享單車
顏色競爭只是小打小鬧 全面屏才是外觀創新的終極PK
日本LED照明市場遇成長瓶頸 日廠急尋商機
中科院研發誘魚燈取得重大突破 成果有望落地廣西北海
康寧第二季度發展迅猛 表現持續市場領導地位

TAG:維科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行業人才網的走向及趨勢
無錫國際商務沙龍邀請專家解讀當前宏觀形勢走向及最新稅收政策
法國對義大利新執政聯盟政策走向保持警惕
專家解讀:商業精英領導下的美國將走向何處?
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六專家解讀宏觀政策走向和供需形勢
二戰中的自由法國,在帝國「屍體」上建立政權,引領人民走向勝利
美國與中俄同時開戰,誰將獲勝?美專家:此國決定戰爭走向
中國藝術品市場態勢與政策走向
戰國時代的兩項產業革命,決定中國歷史的走向
土耳其的外交政策走向及困境
利亞德業務布局國際化 讓「中國屏」走向全世界
特朗普國情咨文描繪經濟政策走向
經濟觀察:中國金融業開放提速 中外資銀行走向雙贏
走向世界的「中國製造」
版權之爭告一段落,中國音樂產業將走向何方?
走向可持續的未來:聯合國機構點贊中國經濟轉型案例
決定戰國格局和走向的六大關鍵之戰:四大強國衰退,秦國獲益匪淺
CRM走向行業 細分的專業解決方案是必然的
澳洲移民政策走向何方?看澳洲聯邦內政部長如何回答
美國向中國連射「N箭」,兩國關係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