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業內改造之路

業內改造之路

國內的一篇武術界公開論文(2016年03月07公眾號武術人轉),我認為是寫得比較中肯的並嚴格依據了確鑿史料的,是頗具參考價值的佳作,原作者李偉。

他在其《中國武術的改造之路》論文中認為:

中國武術的現代化改造始於辛亥革命前後,至今已歷百年。改變的方式,則是參照西方體育理念,使其體育化,進而競技化。武術概念的內涵不斷變化,它的整體性逐漸被分解,褪去神話,與作為母體的拳種逐漸脫離,形成了套路與散打兩個不同性質的競技項目。

對武術的改造,體現了國家的文化選擇。而這種改造本身,既是一種去文化的過程,也是一條異化之路,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

「國外的武技都有對抗形式,而我們沒有,我們全是套路,不適應推廣發展的需要。」劉普雷說,當時武術要解決國際適應性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教練們開始研究武術怎麼打的問題。 武術怎麼打?這個問題看起來自相矛盾,但又直指要害。賽場上眼花繚亂的套路動作,能否運用到實戰中,抑或如同武俠小說中見招拆招,身如閃電,上下翻飛?

儘管在傳統武術的練習中,都要經過基本功、套路、練招,然後進行拆手、搭手的實戰演練。但是交手多限於本門師徒和師兄弟之間,不僅所佔訓練比例低而且點到為止。換句話說,並沒有真打。「即使在中國武術集大成的明清時期,武術的練習就是以套路和演練為主,不是很注重打了,有散打、功法、徒手、短兵等練習,但仍以個人演練和對練為主。真正實戰只在本門中打一打。」徐偉軍說。

按照上海體育學院教授王崗的說法:「在我們的歷史中,以技擊技術為素材的比賽形式始終沒有出現,中國武術發展至今,其過程中沒有形成一個明顯的、獨立的技擊對抗的技術體系,而是在經過了原始技擊技術的積累、戰場決鬥的搏殺之後,直接進入了一個以套路為核心的藝術階段。」 於是中國武術教練面臨著一個難題:怎麼讓武術打起來,成為一個能走向世界格鬥項目。1979國家體委按首先在浙江省體委、北京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進行了武術對抗性項目的試點訓練,並於同年5月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做了首次彙報表演。同年,又進行了幾次實驗性的比賽。

……

1987年,劉普雷在武當山做散打實驗賽。「當時要求先演練套路,不會套路不讓參加比賽。於是,打什麼拳的都有,太極、長拳、南拳甚至還有軍體拳。根本沒有可比性,和比賽也沒有什麼聯繫。套路打得好,上場未必行。後來就取消了賽前的套路演練,直接開打。散打初期,還曾強調過打練結合,招式要漂亮給加分。有的運動員就用掃堂腿、後掃堂腿。但後來發現,得不償失,亂拳打死老師傅,不管難不難看,打上就行。」

……

1989年,國家體委正式將武術散手確定為競賽項目。同年10月在江西宜春市舉行了第一屆「全國武術散手擂台賽」,1990年正式出版了《武術散手競賽規則》。武術散手從表演進入到正規的比賽時代。 中國武術於是出現了第二個競技項目,在現代項群學中將其與拳擊、柔道等一同劃分為格鬥項群。散打運動員經過短暫的訓練就可以登台比賽,甚至不需要進行套路練習。傳統武術被套路、散打項目分解,而這兩者都不再具有傳統武術的拳種母體特徵。

……

在已故武術家趙道新看來,散打的困境體現了武術競技化的一個「千古難題」。趙道新認為:「武術是『盡量安全地表現殘酷』。可這是一個矛盾,想安全就不能殘酷,想殘酷就不會安全。自古以來,有人用金錢和奴役來淡化安全,從而提高了殘酷的表現:有人創造出拳擊、摔跤、推手等項目,以護具和技術約束來降低殘酷,從而加強了人身安全。然而,武術要求『安全』與『殘酷』這兩方面同時提高。但到目前為止,人們還只能做到以犧牲一方來補足另一方。武術缺乏安全會讓人畏懼,缺乏殘酷會讓人厭倦。這是幾千年地球上生來死去的多少聰明人未能解決的難題。而武術想活下去,我們或我們的後人就要趕快解決它。」

……視頻:源自騰訊視頻(在目前可搜網媒上傳的國標長拳三路示範當中相對較准)

在對上文精華摘選部分深入些分析前,先說說與其所述處於同時代的茗手道的簡史,以供讀者對國術研究進程史做個貼切的時差對照。

茗手道,於1985年起也已適時融入了這項中國武術改造的國運大局工程之中,而僅在是年,第一個成型思路便以厚達一厘米的32開圖解精闢經本完美告罄。隨後,最主要研究者又在1987年夏做了一次電視劇《康德第一保鏢傳奇》武指助理兼演員,期間廣交朋友,切磋不斷。1989年春早期茗手道研究成果,即今天的大茗手道十二路清晰輪廓誕生。1991年12月5日創立BFWSH(武術協會內先後近百人)一心鑽研完善下一步,1993年9月14日凌晨龍虎門拳的前身小蒙拳,其之龍虎鬥對練單練混合路經燈燭夜談三夜神一樣(被戲稱上帝之手)誕生,明確了迄今引以為自豪的國際領先技術結構,即自立門派雛形。經五段高手李與董配合及建議,又繼出單操(七星訣)和樁手壘手之後,1996年4月17日單練絕手又達完善,於是宣布門派成型。1997年7月在國家現一級刊物《拳擊與格鬥》發表專業文章向世界公開最基本技術,適逢香港回歸。2001年夏茗手道主創者們開始創建試推廣武館,第一家命名上武學堂。茗手道從此拉開了中國新武文化民間力量的普世序幕……同時代還有48小時HST、無限制格鬥、大陸版郝剛截拳道、石天龍截拳道等開發有序也有一定影響力的武術改造及探索活動。

對上文精華摘選部分深入些分析,分為三點論述,因考慮到本篇幅例行習慣及讀者閱讀實效收益,這裡只抓重點,甚至只做小標題,不攤開冗講。

第一點,國機構沒有像茗手道那樣把套路與搏擊人工性地天然化合為一體,在努力改造之後把新生優化結構回歸到傳統武術的拳種母體特徵上去。

第二點,國機構沒有團結民間諸如茗手道的研究力量,而認準性地走了「野無餘賢」的官僚路線,與民搶功心理太重,這是致命要害,其實高手在民間一句不是謠傳,是歷來如此的,否認是一種愚蠢。

第三點,國機構過分迷信指定下的「集體研究」智慧,殊不知人被指定後沒有真實創造力而只能有仿造力。真理是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只有少數人是聰明人,這個簡單的千古不變的大智慧大道理竟然被國機構置若罔聞。

總結出來,撥雲見日不是嗎?就說到這吧,這是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茗手道 的精彩文章:

TAG:茗手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業者爆旅遊業內幕
業內大咖共商家具行業發展
金融監管改革將全面展開 業內:改革力度將超預期
業內熱議新興產業主題投資
恆大造新能源汽車 業內人士稱或為行業帶來質的飛躍
日本動畫從業者爆行業內幕 光碟的銷量全是假的
紅芯造假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軟體行業內情
通用電氣將剝離醫療業務,出售工業內燃機業務
物聯網數字產業的真正革命 工業內部深度應用意義
紫砂壺業內秘密大公開,觸目驚心的行業「內幕」
業內人士熱議漁業發展:漁業要大更要強
從建房到造房的建築革命!業內人士談荷蘭住房建築問題
業內高層狂懟,區塊鏈原形畢露
風電競爭市場開啟 業內大佬共話創新發展的道路與前景
聯想、糖果、長虹密集發布區塊鏈手機 業內:造概念、蹭熱度
「動畫、遊戲業內人士訪談系列」之益山亮司(下):「慢熱」開啟的職業軌跡
【業內】小米有史以來最大組織變更 重組建立10個新業務部
「流行音樂+汽車文化+互動娛樂」三位一體,易車打造業內首個汽車音樂節
中國造航母速度為什麼這麼快?業內人士披露內情
旅遊業內首個客服節上線 攜程透露7大新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