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四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四

作者:邱承彬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泰山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中國國山之稱。

山東的泰山與吉林的長白山、安徽的黃山、陝西的華山、四川的峨眉山、江西的廬山、西藏的珠穆朗瑪峰、福建的武夷山、台灣的玉山、山西的五台山並稱中華十大名山。泰山在中華十大名山裡面排名第一。

山東泰山與陝西華山、湖南衡山、山西恆山、河南嵩山並稱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有泰山雄、華山險、衡山秀、恆山幽、嵩山峻之說。

山東泰山與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陝西華山、湖南衡山、山西恆山、河南嵩山並稱三山五嶽。

據《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據《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封建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東至於海,登丸山,乃岱宗。」「岱宗」即泰山。據《史記·五帝本紀》、韓嬰《韓詩外傳·卷八·第八章》等相關資料記載,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這說明黃帝是最早祭祀泰山的。黃帝之後又有秦始皇、漢武帝等封建帝王大規模的祭祀泰山。

千百年來,封建帝王在泰山祭祀,僧人道士在泰山誦經修行,善男信女在泰山燒香許願,名人雅士在這裡題字賦詩作畫刻石,給泰山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迹,使泰山名揚天下,因此有「泰山歸來不看岳」之說。

泰山火車站公交站點39(北環)路公交車發往泰山天外村和紅門。從天外村可乘景區擺渡車或索道到達泰山中天門,也可從紅門步行登山。

泰山票價127元,天外村到中天門擺度車票價單程30元,天外村到中天門索道票價單程100元,從中天門到南天門索道單程票價100元。

本文接2017-05-22 12:36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三》一文繼續介紹泰山盤路兩側的景點。

本文介紹的旅遊線路是步行登泰山盤路,起點是泰山紅門,終點是玉皇頂。

本文介紹的泰山景點是 「青未了」石刻、三官廟、「瀑布」石刻、「梵唄清音」石刻、「高山流水」石刻、高山流水亭、經石峪等。

從泰山斗母宮繼續上山不遠是「青未了」石刻。青未了是指山色不盡;青山連綿不絕。出自杜甫詩《望岳》,原文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白話譯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三官廟始建於明代,清唐仲冕《陶山文集?雜考》云:「泰山經石峪西有三官廟,故明人祖殿也」。立於廟內的清光緒八年 (公元1882 年)《重修泰山三官廟碑記》碑文中記載:「……三官廟,未稔(rěn)建自何年,其主持即斗母宮尼僧妙山也,已三世於茲矣。廟基址不甚寬宏,山門一座,層三間,大殿三楹,客房僧舍各數椽。歷年已久,瓦解棟摧牆壁傾圮……妙山修募疏勸資……三官廟之所由始建而重修者,其在斯與……」。據此記載,可知三官廟是由斗母宮尼姑妙山主持在其原有廟宇重修並始在廟內祭祀「天府、地府、水府」。

三官大帝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因此三官廟又叫人祖殿。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廟懸於半空,山門台階共有53級,俗稱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比喻虛心求教,不辭辛苦。佛教《華嚴經》〈入法界品〉末會中,善財童子曾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故謂五十三參)

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聖誕之日。

泰山「瞻布」石刻於三官廟北路旁的岩壁上。摩崖高59厘米,寬37厘米,大字徑24×14厘米,系清光緒辛巳年(公元1881年)仲春,廣州劉少和題書。楷書體。該題刻旁還有一處摩崖石刻「瞻氵布」,也是光緒辛巳仲春,廣州劉少和題。

泰山經石峪「梵唄清音」石刻刻於經石峪橋下石壁,刻於咸豐七年(公元1857)。咸豐丁巳蒲月,清苑陳紀勛題。

梵唄是佛教徒(確切地說是指出家人比丘、比丘尼)舉行宗教儀式時,在佛菩薩前歌誦、供養、止斷、讚歎、修持的音聲修行法門,包括讚唄、念唱。梵,是梵語「清凈」的意思;唄,是梵語「唄匿」的略稱,意為讚頌或歌詠。梵唄與梵樂、佛曲、佛樂有截然不同的區別,不能等同音樂,因此一般佛曲不能稱梵唄。「梵唄清音」的意思是梵唄具有清凈的聲音。

泰山經石峪石經旁邊的西山有「高山流水」石刻。「高山流水」下面刻有明代萬恭撰書的《高山流水亭記》,共有三十二行,書法渾厚古樸,與經字相映成趣,是明刻石中的佳作。

在泰山經石峪西側不遠處,有一座石亭景點,四石柱,石樑,石屋頂,四角是四尊石雕龍頭,名為「高山流水之亭」,是明代的建築,建於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傳說是伯牙撫琴的地方,據清唐仲冕《岱覽》一書中記述:「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遇暴雨,止於岩下,援琴而鼓之。」據戰國列子著的《列子·湯問篇》中說:「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因此而建此亭,並命名為「高山流水之亭」。

成連是春秋時期琴藝超群的琴師,是琴仙伯牙的老師。在《琴操》、《樂府解題》中記載了伯牙學琴的故事:俞伯牙在大師成連門下學琴三年,通曉了成連的所有技巧,卻始終達不到精妙的境界,於是求成連指點迷津,成連自稱只能教彈琴技藝,而其師善移情,便帶伯牙去東海蓬萊請教移情之法。兩人來到蓬萊,成連將伯牙留在山上,自己則乘船而歸。伯牙獨處山上,並未見到成連的老師,只看見洶湧的波濤、幽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之。他將聽到的聲音,看見的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懷之中,果然韻律與心神合而為一。伯牙因此悟得琴之妙趣,有感而作《水仙操》。現在的琴曲《高山》和《流水》都是傳說中俞伯牙的作品。

伯牙從東海學成後,遊歷到泰山,巧遇下雨,在一岩石下避雨,並彈琴。樵夫鍾子期正好路過此地,聽到到琴聲,理解了伯牙彈琴的心聲,琴聲即心聲。《列子·湯問篇》、《呂氏春秋》都有伯牙與鍾子期故事的記載。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據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寸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一對千古傳誦的至交典範。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於欣賞,這是「知音」一詞的由來。後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由此而來。(摘自2015-09-21 09:03魯網《邱承彬淺談章丘一中高山流水泰山奇石銘文》)

山東濟南章丘一中有一泰山奇石,因圖案頗似高山流水,作者在二0一五年七月十九日,為章丘一中題詩《高山流水》就源於泰山高山流水的傳說。《高山流水》銘文如下:

高山流水

高山者

德高為先

學高為上

德高為范

學高為師

其形如山

流水者

才學如水

延綿不斷

沔彼流水

朝宗于海

其形如水

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

為師為學

相得益彰

女郎山前

綉江河畔

一九五二

六十有三

師如高山

學如流水

展望一中

輝煌百年

二0一五年七月十九日寫于吉林長白山

經石峪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有岔路與泰山盤道相通,過漱玉橋、高山流水亭、神聆橋即至。峪中有緩坡石坪,上刻隸書《金剛經》,俗稱曬經石,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石」。經石峪金剛經石刻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經摩崖刻石。經文刻於面積2064平方米的緩坡石坪上,自東而西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採用後秦鳩摩羅什譯本,原本全1卷、32分目、5172字,經刻只刻到15分目「特經功德兮」,計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凡2799字,字徑50厘米。經刻歷千餘年風雨剝蝕、山洪衝擊、遊人踐踏、捶拓無度,已殘泐磨滅過半,現僅存經文41行、1069字(包括可認讀的殘字和雙勾字)。

本文介紹以上泰山景點,後續景點在魯網《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五》一文里繼續介紹。

泰山火車站五嶽獨尊石刻

泰山火車站

泰山火車站廣場K39路公交車北環通往泰山天外村站(乘車去中天門)、紅門站(步行上山)

泰安公交K39路車紅門站牌

去往泰山紅門的路標

泰山票價127元

泰山天外村到中天門擺渡車票價單程30元

泰山地質公園石刻

泰山「青未了」石刻

泰山角亭

泰山三官廟

泰山三官廟路標

泰山三官廟山門

泰山三官廟奇樹

泰山三官殿山門哼將

泰山三官殿山門哈將

泰山三官廟千年財神樹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門額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天官像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地官像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水官像

泰山三官廟三官殿壁畫

泰山三官廟文昌殿

泰山三官廟文昌殿文昌帝君像

泰山三官廟財神殿

泰山三官廟財神殿財神像

泰山石刻「瞻氵布」

泰山石刻瞻布

泰山經石峪牌坊

泰山經峪石刻

泰山經石峪高山流水之亭

泰山經石峪石碑

泰山經石峪「瀑經峪水簾」石碑

泰山經石峪「梵唄清音」石刻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石刻

泰山經石峪高山流水石刻

章丘一中「高山流水」銘文詩石刻,作者:邱承彬

泰山經石峪「水石險森」、「深趣」、「試劍石」石刻

泰山「青未了」石刻、三官廟、「瀑布」石刻、「梵唄清音」石刻、「高山流水」石刻、高山流水亭、經石峪等景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石刻字跡筆走行雲,是不可多得的美景。三官殿造像精美,建築古樸,是一處優秀的道教宮觀。

作者:邱承彬(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旅遊文化學者,銘文學者,詩人,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六不精舍舍主,《解密天珠》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網 的精彩文章:

邱承彬遊記之山東泰山奇觀五
從《花氣薰人帖》 看黃庭堅與蘇軾的筆墨心情

TAG: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南哲遊記 觀焦山瘞鶴銘
敬亭山‖西藏遊記
龍鳳山莊遊記
山河袈裟:餘姚東明寺釋惟鳳禪師西湖雲遊記略
玉龍雪山遊記
聖山遊記之沙溪古鎮
舟山群島二日游之秀山遊記
石泉山莊遊記
西北遊記——蘭州 黃河 白塔山
游隆化苔山 阿訇·遊記
桂陽陽山古村遊記
蓮花開——遊記新津觀音寺、老君山
西藏遊記——夢裡桃林
【遊記】登玉龍雪山
聖地遊記 五台山塔院寺
柬埔寨遊記 梁俊乾
夜爬華山遊記
山東台兒庄遊記
山東曲阜孔廟遊記(4)
西遊記之二 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