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想:未來,智能汽車將隨身攜帶我們

李想:未來,智能汽車將隨身攜帶我們

今天,輸掉第三盤後,柯潔哭了。

有人說,阿爾法狗是值得與潘多拉魔盒並列的。潘多拉講的是災難,而阿爾法狗意味著絕望:它向人類揭示了生物和機器在信息處理方式上的本質差異。

但混沌君想說,那又怎樣呢?未來總是充滿無限可能,而人類總是在為無限的可能做著準備。這是人類的宿命,也是人類的希望。

一個新世界向我們展開了。

人工智慧來了。但是人工智慧一定不美好嗎?至少李想今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可以坐在客廳出行的未來。

混沌君覺得挺美好的。

文|李想

車和家創始人及CEO

特斯拉銷量在10萬輛左右。而通用汽車900萬輛,大概是它特斯拉德90倍。很多人在過去兩三個月里,討論為什麼特斯拉一個虧錢的、一年只賣十萬輛的企業,市值會超過通用汽車。

相信我,特斯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智能汽車。

什麼是智能汽車呢?

智能汽車是你買來這輛汽車後,隨著汽車的系統升級,軟體、硬體,包括自動駕駛都在不斷變好。你買回來,就像買了一個有生命力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機器。

到了那個時候,特斯拉的競爭力將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就像我們使用智能手機,一開始我們不會相信有一天能夠開自行車、支付、開門鎖、交電費,但它就是這樣產生的。

我認為,接下來發展最重要的方向將是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相對傳統汽車,有兩個核心:一個是認知能力,一個是技術能力。

認知能力

通用只是做了一輛電動車

而特斯拉做的是一輛智能汽車

大家總是認為汽車裝了4G、能聯網,那就是智能汽車了。胡扯。

其實,很多傳統汽車廠商很難轉成智能汽車。

手機的發展就證明了這一點:諾基亞、愛立信、阿爾卡特幾乎沒有一個傳統的手機廠商可以轉成智能手機廠商。

這主要是源於認知能力。

我們過去的時候看到大部分商業和產品,都是工業革命後產生的,講究的是控制、不犯錯、精益求精。

而這件事情與信息革命,恰恰是相反的。

我們之所以願意用互聯網、智能設備,是因為你發現設備是有生命力的。它不是一個完美的東西,和我們人一樣,會犯錯,有無數缺點,但是在不斷成長。

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包括德國、英國這些傳統的工業強國,本身在主流互聯網以及智能里沒什麼關係。因為他們過去是工業的巨大受益者。

你很難想像把摩拜單車扔到慕尼黑的街道上,它一定會被幹掉;你也很難想像在德國發明支付寶、滴滴這類東西。這些是和他們的工業思維相違背的,他們接受不了這樣的試錯。

為什麼這種思維恰恰只會出現在中國和美國?如果再加第三個國家,一定是印度。

因為這些大國是在接受無數錯誤的過程中成長,具備這樣的基因和價值觀。而工業國家不具備這些,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要真正智能化、互聯網化,是要毀掉自己過去的價值觀的。

傳統汽車廠商更是工業的堅定遵循者。

通用出了一款車,他們認為只要做一款跟特斯拉一樣里程的電動車,賣得很便宜,就可以賣得很好。可是當這款純電動車在美國賣出來後,銷量只有幾百台,在所有經銷商那裡都壓著庫存。

因為,通用只是做了一輛電動車。而特斯拉做的是一輛智能汽車。這是本質的不同。

技術能力

上個網不是所謂互聯網思維

擁有超強互聯網級系統的企業寥寥無幾

大家都在講「互聯網+」,以為上網就擁有生產力或者互聯網思維了。

根本不是。

我們目前看到的所有互聯網公司,其中98%都只是套了互聯網殼的公司,是假的互聯網公司。

上網誰都會,沒什麼難的。而互聯網最難的在於技術。

當我們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統後,要運營系統、上接雲端、下接帳號;能夠連接所有的服務、外部硬體、應用;還要有非常強的數據能力去獲得軟體、硬體、用戶所有的原子級數據,這個難度不亞於構建一個操作系統。

這件事,比從零開始建一個工廠要難得多。

無論這個工廠有多大,這個世界上會建工廠的企業根本就數不過來。而這個世界上真正擁有超強互聯網級的系統性企業卻寥寥無幾。

今天,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市值最頂端的企業,都是真正掌握了信息革命能力的企業。美國排在市值前面的是蘋果、谷歌、微軟。他們都掌握了信息革命,帶來整個生產力的價值變化。

更可怕的,就是這些企業似乎沒有邊界。總是在你覺得他到屋頂的時候,發現它遠遠沒有屋頂。

你很難想像在今年的情況下,騰訊作為一個兩萬億人民幣市值的公司,還有50%的增長率。阿里巴巴也還有60%的增長率。

這些公司的發展看不到邊界,是因為整個生產效率和生產力完全不同。我覺得整個汽車行業,還會在未來面臨下一次的重要革命——生產革命。

汽車工廠有「四大工藝」,這其中有三個環節是靠機器人運轉了。但有趣的是,你會看到機器人都是停在那裡上下動,不會左右騰挪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機器人那樣做,會做出堆成山一樣的附件。因為總裝是需要靠人的。

為什麼總裝需要靠人來裝呢?

汽車最開始的架構一代一代升級到現在,每輛車幾十斤重各種各樣的線束,把這些東西塞到汽車裡、包括檢查,都是要靠人來完成。

這就造成了今天整個汽車構造複雜,成本也非常高。甚至汽車的不安全性也與其複雜性相關。未來智能化後,整合車間對於數據傳輸的要求會改變。下一代汽車完全乙太網化,包括各種各樣的功能連接,線束變到最少。

到時,汽車會面臨很有意思的時代,從裡面一堆線路的時代,變成真正電路板和半導體的時代。

誰最有可能去改造汽車下一個時代生產的效率,誰就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更大的巨頭存在。

因為市場佔有率與這個行業的競爭效率相關。

什麼行業效率最低?餐飲行業,尤其是中餐。中國沒有任何一個中餐企業市場佔有率超過一個點,甚至在火鍋領域,最好的火鍋市場佔有率不一定超過一個點。因為它的效率很低。

相反,你會發現,互聯網行業中,幾乎每個互聯網領域都有壟斷企業。它的競爭速度太快,因為這一領域,是用信息的發展來進行替代的。

汽車行業市場的佔有率第一名是豐田,佔10個點左右份額。如果汽車生產效率能夠提升十倍,大家馬上會發現一件事:未來所有企業中,市值最高的講師汽車企業

因為那時候汽車企業的第一名不再是只有10個點的市場份額,而是有30~40個點的市場份額,商業效率變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回過頭來講,汽車的下一步發展是什麼?

是真正的智能化。誰能掌握真正的智能化能力,與傳統汽車工業緊密結合,誰就是下一個時代的成功者。

對汽車的影響

主要在自動駕駛

車更像是智能與地產的結合

AI在汽車領域的應用,主要還是自動駕駛方面。

AI可發揮的地方,有兩點:

第一,視覺。汽車想要實現自動駕駛,需要替代人類的眼睛。所以,替代視覺的雷達感知對整個AI是很關鍵的。

第二,向人學習如何把車開得更好。工業時代的時候,我們希望把人規範化,當作機器來使用。但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大好處,是把人當成人來用,每個人儘可能發揮到極致。而到未來真正最廣泛AI時代,我們會希望把機器當成人來用。

汽車未來百分之百是會自動駕駛的,根本跑不掉。

只不過這個周期有多長是不確定的,有可能是十五年,有可能是二十年。但最終所有的車一定是自動駕駛的。

70後、80後可能覺得自動駕駛後,車就會失去駕駛樂趣。

而對於90後來說,自他擁有駕照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就是:開車就是在堵車。北京周一堵到周五,周末更堵。高速路上到處都是攝像頭,也不能拉高速。車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樂趣,車就是基本的轉運工具。

另一方面,車又是一個絕對空間。

我能想像2025年的車,一定和今天長得不一樣。那時候沒有三廂車,沒有SUV,到了2025年,都是一廂車,就是一個方盒子。也許會做出一些流線型,但一定會按照客廳打造,要讓你呆在裡面足夠舒服。

因為你不需要開車。

未來,車會更像智能與地產的結合。當自動駕駛實現以後,你使用車的時間會更多,去其他地方更方便舒適。那個時候在車上的時間不會像現在一樣被浪費,可以娛樂、可以社交。你在車上的時間會超過在家裡的時間。

而那個時候整個汽車市場將變得完全不一樣。這也是我為什麼義無反顧、全力以赴投入汽車行業的根本原因,因為我確實看到了那一天。

而且,你相信我,汽車領域裡,一定會出現上萬億美金的企業。

因為未來的整個汽車的形態、整個汽車行業的生產效率都會變得完全不同。汽車最終將變成一個移動空間,它將與手機是兩種極端:我們隨身攜帶智能手機,智能汽車隨身攜帶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混沌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李善友教授《認知升級之第一性原理》課程攻略

TAG:混沌研習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未來已來:無人駕駛和智能汽車
汽車人將是我們的,他們的意識,身體,如果你想要還有火種
不可思議,茄子竟然能給自動駕駛汽車的視覺帶來啟發
未來你看汽車,汽車也在看你!
不想複製別人的歷史,我們要做智能汽車
賈躍亭的FF即將發布,號稱來自未來的汽車,這功能讓人不敢相信!
無人駕駛汽車即將上路,會帶來什麼改變?
未來的汽車小到可以放進背包,就是如此便捷輕巧!
汽車可以自動駕駛了,但你要操心的事可能還是不少
汽車將會變得越來越像電視,而不是智能手機
無智能不汽車,雄獅覺醒?
自動駕駛汽車即將上路卻事故不斷,這樣的車你敢坐嗎?
以後買車直接「刷臉」,馬雲做汽車自助售貨系統,改變汽車未來
未來汽車將走向何方?或許,在這裡你可以一探究竟
又見賈躍亭?蔚來汽車還不來,就沒有未來了
未來的汽車是怎麼跑起來的?
無人駕駛未來的走向究竟如何?自動汽車這能買嗎?
未來展望:殘疾人也能使用自動駕駛汽車
開車時汽車油表燈亮起,車還能跑多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北斗」究竟能為智能汽車帶來多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