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具備這6個能力,說明身體很健康
寶寶3個月翻身、6個月坐立、7個月滾動、8個月爬行、9個月站立、1周歲左右行走,總結起來就是「3翻6坐、7滾8爬、9立1周走」。這些俗語很多媽媽也都是知道的,寶寶到了一定時期就會開始學會掌握一定的行為技能。不過,爸媽知道不?寶寶其實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6個「能力」,這是健康寶寶的特徵哦!看你家寶寶有沒有?
1、覓食反射
當大人用手指去觸碰寶寶嘴角或者臉頰的時候,寶寶會轉頭張嘴去尋找手指,企圖含在嘴裡。這種行為反射在寶寶剛一出生的時候就有,一般在孩子滿月以後,這種反射就會逐漸減弱,一直持續到3個月以後逐漸消失。
2、抓握反射
寶寶躺著的時候,大人把自己的手指放進寶寶手心,他會條件反射的握住大人手指。這種行為也是寶寶剛出生就有的,而且非常明顯,在2個月左右變弱,4-6個月的時候開始消失,並且寶寶開始學習更加精細的手部動作。
3、吮吸反射
當寶寶在飢餓狀態時,媽媽把乳頭或者手指放在寶寶嘴裡,寶寶會自覺的發出吮吸動作。不過如果是在寶寶已經吃飽的情況下做這種檢測,可能就不容易引出吮吸反射了。這種反射行為也是一出生就伴隨寶寶的,在4個月左右就會逐漸減弱消失。
4、擁抱反射
寶寶在仰躺的時候,大人抓住寶寶的雙手將他稍稍離開床面,這時寶寶的頭依舊是後垂狀態的。然後放下寶寶雙手,恢復他仰卧的姿勢,寶寶就會出現雙臂和手張開,曲臂回收上肢到胸前的一系列動作,看起來就像一個擁抱行為。並且寶寶面部緊張,或有哭鬧。3個月以內的寶寶都會明顯有此反射,然後逐漸減弱消失,6個月以後就不應該再有此反應。
5、踏步反射
在寶寶身後從腋下將寶寶舉起,並同時用你的手護住寶寶脖頸和頭部,使他保持直立姿勢,雙腳接觸床面或桌面,寶寶會做出類似於行走踏步的動作。即便是早產寶寶也有此反射,不過和足月寶寶不同的是,早產寶寶踏步時常使用腳尖。在寶寶5-6周左右此反射會逐漸消失,3個月以後不應再有。
6、緊張性頸反射
當寶寶正乖巧安靜的躺著的時候,家長把他的頭轉向一側,這時這側的上肢和下肢都會伸直,而對側的上下肢則呈舉起屈曲狀態,使寶寶看起來就像一個擊劍者。這種反射其實是幫助寶寶保持卧姿的,防止俯卧滾成仰卧,仰卧滾成俯卧。最早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會出現,到了出生3個月以後就會消失。
家長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寶寶該出現的反射沒出現,該消失的時候沒消失,那麼建議最好是去諮詢一下神經科醫生,給寶寶做一個全面系統的檢查,看是否存在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包括腦部疾病。當然,因為每一個寶寶的情況不同,所以家長還是要以醫生的檢查診斷為主。
參考文獻:
崔玉濤,兒科醫生《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這些可以抓著吃的輔食,鍛煉寶寶手抓能力,讓寶寶變得聰明又健康
※這幾種適合1歲寶寶的輔食,營養健康還能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鍛煉寶寶精細運動能力,讓你家寶寶更聰明
※兩步走,培養寶寶的生活獨立能力
※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讓寶寶越吃越聰明,還能鍛煉咀嚼能力,這道輔食的優點太多啦!
※為使7個月的寶寶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爸爸媽媽要積極採取措施增強寶寶的體質
※為了保護寶寶很多媽媽這樣做!卻阻礙了寶寶聯繫世界的能力!楊冪對小糯米卻不是如此!
※一身傲骨的三大生肖女,聰慧能幹而且吸金能力很強
※寶寶的運動能力是天生的嗎?
※寶寶的這種能力需後天鍛煉,爸媽不能忽視
※史上最強超能寶寶大集合,英雄寶寶剛出生就繼承超能力,笑噴
※寶寶少了一個「蛋蛋」預示著再無生育能力?
※寶寶啥時候能吃大人飯?主要看寶寶這2個能力,你家符合嗎?
※景甜穿著一身假衣服現身,褶皺的不像樣完全沒有生活能力,大小姐性格張傑科稱難伺候!
※寶寶的語言能力
※讓父母吃驚的寶寶模仿能力
※寶寶從會叫「媽媽」開始,就要提升寶寶的認知能力
※這樣的補鐵輔食寶寶最愛吃了,還能鍛煉咀嚼能力!
※這種能力對寶寶太重要了,一出生就要培養,很多家長卻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