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族特色小吃 「薩其瑪」的真正來源

滿族特色小吃 「薩其瑪」的真正來源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無意中看見一個網站,說薩其瑪來源於一句話「殺騎馬的」,真搞笑,明明是滿語,還被人整成廣州某廚師發明的,真能忽悠,原來看韓國人把中國的一些東西說成是韓國發明還覺得挺生氣的,結果現在明白了,中國不過是遇上對手了而已。

先來看看某網站上寫的薩其瑪的起源: 薩其瑪,傳說源於清朝在廣州任職的一位姓薩,愛騎馬的滿族將軍。薩嗜獵,愛吃點心。有一天,薩出獵,對廚師說:「今天點心一定要搞個新鮮玩藝,別天天照著模子印沙糕。要不然,就準備辭職吧!」廚師急中生智,仿市上圓餅,放上「蛋撻」。誰知麵皮由於加蛋過多炸碎了。這時,薩又派人催上點心,廚師只好把炸碎的麵皮拌上白糖,揉合在一起,壓扁切成方塊。他心裡想,此點失飪,飯碗難保,即口說出:「殺那個騎馬的!」 誰知薩吃了後絕口稱讚,問他此點何名?廚師驚魂未定,脫口應道:「殺騎馬」!幸好薩聽為「薩騎馬」,與自己姓薩愛騎馬吻含,連聲叫好。就這樣,「薩騎馬」在流傳中叫成了「薩其瑪」。

再來看看薩其瑪真正的來源: 原名是薩其瑪(拉丁滿語:sachima),是滿族的一種食物.將麵條炸熟後,用糖混合成小塊.薩其瑪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瑪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鬆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瑪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薩其瑪是當時重要的小吃。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瑪奶油味最重,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那裡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作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作者納蘭赫拉小諾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貝勒府 的精彩文章:

什麼才是滿洲民族的標準?
對民間流傳「滿洲八大姓」說法的幾點質疑
老北京東便門火車站(四)

TAG:福貝勒府 |

您可能感興趣

特色小吃雞屎藤
特色小吃——冷吃兔
特色小吃—珍珠丸子
原來桂林的風味菜肴和特色小吃是這些!
閩南特色小吃之滿煎糕
赤峰的特色小吃
來湖北 武漢旅遊,不能錯過口味獨特的特色小吃
玉林的十大特色小吃之一的酥肉地豆原來是這麼香啊!
杭州特色美食西湖醋魚,還有你沒吃過的特色小吃我帶你走一遍
「土筍凍」是一種特色小吃,用料特殊,很多人都不敢吃
美食舌尖上的菏澤!菏澤特色小吃,你都吃過嗎
象山十大特色小吃,吃了還想吃!
來自吉林——十大特色小吃,你贊嗎?
內蒙古十大特色小吃你吃過哪些
吃過惠州這8道最好吃的特色小吃,你才算是真正去惠州
烏魯木齊這5種特色小吃,大街上隨處可見,每一種都讓人回味無窮
來自海南的特色小吃,本地人從小吃到大,但是遊客們卻避而遠之
它是回族的特色小吃,曾與狗不理齊名,咬一口滿滿的全是肉香
舌尖上的貴州,只有在貴州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
密子君連吃八碗北京特色小吃,瞬間變臉色,比「豆汁兒」還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