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告訴孩子,被欺負時必須這樣做

告訴孩子,被欺負時必須這樣做

今年準備送兒子去幼兒園。

老婆說最擔心的是他會不會被欺負,怕有人打他,不會保護自己。

這是很多媽媽對孩子走進校園的一種擔憂。

如今校園暴力愈演愈烈,讓當爹媽的心都是懸著的。

什麼樣的孩子在欺負人,什麼樣的孩子被欺負呢?

我說不要太擔憂,因為兒子的身體素質,足以應付跟他一般大小的孩子。

可問題是他比較守規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那種乖孩子。

如果遇到了不守規矩的孩子對他動手,該怎麼辦?

我每次帶他去外邊遊樂場玩的時候都會交代:「不要打其他的小朋友啊」。

「那有人打我呢?」

「注意防守,保護好自己,記得我教你的防守技能呀。」

「記住了!」

幸好我經常在家裡跟他「打架」,所以我還是比較放心的。

告訴孩子,被欺負時必須這樣做

2

有一句很有意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打鬥。

孩子們的世界裡也是如此,總是有的孩子在欺負人,而有的孩子被欺負著。

我們會發現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性格氣質。

有的孩子天生好鬥,有的孩子就天生文靜內向一些。

所以,當不同性格氣質的孩子到了一起,就會打鬧。

那些弱勢的孩子總是被欺負。

我們在任何一個班級都會發現有一兩個孩子是常常被欺負的。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欺負,而欺負他們的那些孩子也習慣了去欺負他們。

要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生存好,就必須學會保護自己。

是每個孩子必須上的課。

當然,學會保護自己不是說要孩子主動出手攻擊。

因為我們會發現有一部分父母是允許孩子去打人的,卻不能容忍孩子被打。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孩子跟爸爸說自己被同學打了。

那個爸爸直接說:「明天就去學校給打回來,出了問題爸爸負責。」

還有的父母在孩子打架後,面對其他家長溝通時,還會給孩子的攻擊行為找一堆的借口。

比如「我的孩子天生就衝動,沒辦法,對不住啊!」

好像那個孩子被自己孩子打是活該倒霉。

還有的會說「應該是有什麼激怒了他吧,一般情況下他不會動手的。」

意思是孩子打人是對的,是表達自己的憤怒。

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只能避而遠之,願這輩子都不要打交道。

可是,你不教育你的孩子,這個世界總會有教育他的方式。

在孩子小的時候,請告訴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他人。

這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都要好好學會。

告訴孩子,被欺負時必須這樣做

3

多跟孩子玩一些打鬧遊戲吧。

孩子們會在打鬧中增強自信和力量。

我一直提倡爸媽跟孩子多打打架。

特別是男孩更喜歡一些這樣的對抗遊戲。

當然,這個最佳的打鬧對象就是自己的父親。

在小的時候,孩子們打鬧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力量,有時是為了開心一點。

有時是為了跟父母進行一種聯結,因為這樣的溝通刺激而有趣。

孩子跟父母在這種特殊互動中,獲取一種親密聯結。

因為雙方都會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這一場打鬧之中。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刺激而被關注的時刻。

而且在對抗中,孩子能更好地明白規矩是什麼?

比如有很多的父母平時跟孩子說「不能打架,打架的孩子是壞孩子」。

結果聽話乖巧地孩子就會守住這個不能打架的規矩。

往往被欺負到了頭上,也是一味忍讓,默默流淚不吭聲。

但是打鬧的規矩可不是這樣的,因為打鬧能讓孩子明白:我是能還手的。

打鬧的規矩會約定什麼不能打,不能踢,不能咬人,不能掐脖子,也不能打臉、頭、肚子。

而守住了這些規矩,你完全可以還手,用自己的力量保護好自己。

還有一個好處我們大部分人都想不到,孩子會通過打鬧來控制、調整自己的行為。

比如那些容易衝動、攻擊性強的孩子進行這樣的打鬧訓練,非常有用。

因為在打鬧中,父母能有效地教會孩子打鬧的一些規則。

只有這樣的經驗,他們跟小夥伴起了一些衝突的時候,就會明白自己該怎麼辦,該用多大的力氣。

禁止和打罵有時候是於事無補的。

他們過一會又把拳頭砸在了小夥伴的臉上。

教會他們去控制自己的行為,才是出路。

記得有一次兒子跟一個孩子玩。

因為搶一個玩具而被那個孩子狠狠地踢了肚子。

這個孩子是非常容易激動的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那天剛好小男孩的奶奶在,他奶奶就訓了孩子幾句,然後要孩子道歉,孩子就跑遠了,我也沒多說。

第二次小男孩在我們家玩,又動手打了人。

那天我就把他叫過來,問他是不是打了弟弟。

他就站在那沒說話。

我說:「其實叔叔小時也經常打人,但是我不打人的肚子,也不打人的腦袋,這些地方不能打,太危險了。」

該怎麼打呢?比如打打手和屁股可以,但是有些地方堅決不能打,你得學會控制自己地拳頭。

那一天幾個孩子都聽得很認真。

告訴孩子,被欺負時必須這樣做

4

在孩子打鬧的這件事上,父母永遠不要想著去替代孩子。

因為你幫助孩子去「打贏」自己的夥伴,或者罵贏對方的家長。

都無法讓孩子真正的強大起來。

而真正能幫助孩子的,只有他自己的力量。

內心自信的孩子會敢於說不,敢於反抗。

父母要接納並且鼓勵孩子,培養孩子內心的強大。

可以翻看一下魚爸之前的一篇文章,點擊標題查看:《內心強大的孩子,背後都站著這樣的父母》

另外就是身體素質必須強大起來。

因為身體素質好,或者經過打鬧訓練的孩子,面對找茬的夥伴,也足夠應付。

我經常給兒子創造增強體能的機會,爬山和跑步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鍛煉機會。

多帶孩子去外邊跑跑,孩子會追求速度和力量。

在家可以由爸爸跟孩子玩對抗的打架遊戲。

我們會發現自信的孩子會一直追求更高的目標。

而父母就要肯定孩子的成績。

比如跟孩子玩打架遊戲,可以示弱,培養孩子利用自己力量戰勝對方的信心。

當孩子有了新的目標,就積極地鼓勵他們去挑戰。

讓孩子愛上一項運動跟學習一樣重要。

因為好的身體素質,會給孩子帶來勇氣和信心。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很亂,我們無法期待每一個人都會善意地對待自己。

可是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來面對這個世界的善與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士媽媽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失獨媽媽的心聲:我願上蒼,在我之後,讓天下骨肉相守!
據說,只要熬過頭兩年,你會體會無盡的幸福

TAG:博士媽媽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孩子被欺負了,請這樣告訴他
孩子被欺負時,這樣做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擔心孩子被欺負?父母需要這樣做
這4種家庭出生的孩子,被欺負也不會告訴父母
不想孩子以後被欺負,父母要告訴娃:遇到這幾種事,不要過於善良
在發現孩子被欺負時應教他這樣做,不要輕言「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時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被欺負時,比教他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件事
如何讓自己孩子不被欺負,現在知道這些還不算晚!
想養出一個不被欺負的孩子,父母們應該怎麼做?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們「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樣做!
請轉給家長!孩子被欺負時,要讓他知道這些事!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是該忍讓還是還手,這樣做才是對孩子好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不敢告訴父母,試試這幾招,讓孩子不再軟弱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兒子臉被同學抓破相卻不還手|孩子被欺負,最怕家長這樣說
孩子膽小被同學欺負,讓打回去不現實,可以教孩子這樣做
孩子受欺負時,父母這四句話讓孩子更「受傷」,希望你沒有說過
孩子被欺負了,父母兩種做法要不得,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總是被欺負,這3句話,不要經常和孩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