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弗洛姆?愛究竟是什麼

弗洛姆?愛究竟是什麼

短篇精選

他說:

愛是一門藝術嗎?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

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如果我真的愛上一個人,那麼我也一定愛所有的人,愛世界,愛生活。

愛的藝術

弗洛姆

愛的要素

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而這隻有通過真愛才有可能實現。真愛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如果是主動性的情感發揮作用,那麼這個人就是自由的,是情感的主人。如果是被動性的情感發揮作用,那他就是被外力驅使的,他自己並沒有足夠地意識到動機的對象。妒忌、嫉恨、野心以及任何形式的貪婪都是激情;相反,愛是一種行動,是人類力量的實踐。愛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發揮,而且永遠不會是強制的產物。

愛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情感。它是一種「自足」,而不是一種「追索」。一般來說,可以用首先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來描述愛的特徵。

給予」比「得到」更能讓我愉悅,不是因為這是一種剝奪,而恰恰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有我生命力的表達。在給予的過程中,一些新的東西被孕育出來,雙方都會為新喚醒的生命而心懷感激。

如果你在戀愛,但沒有引起對方的愛,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使對方產生相應的愛,如果你作為戀愛者通過你的生命表現沒有使你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就是不幸。他們絕對不能把對方視為對象,而應該同對方建立一種真誠的、創造性的緊密關係。

除了給予的因素之外,愛的積極性特徵還明顯地包含了其他一些基本的因素。這對所有類型的愛都是一樣的。這就是:關心、負責、尊重和了解。

成熟的愛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但無條件的母愛有其缺陷的一面。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如果有母愛,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父愛的本質是:順從是最大的道德,不順從是最大的罪孽,不順從者將會受到失去父愛的懲罰。父愛的積極一面也同樣十分重要。因為父愛是有條件的,所以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這種愛。與母愛不同,父愛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他發展了一個母親的良知,又發展了一個父親的良知。母親的良知對他說:"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惡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和我對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親的良知卻說:"你做錯了,你就不得不承擔後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須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得到我的愛。"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親和父親的外部形象脫離,卻在內心建立起這兩個形象。

自愛

人們把愛別人的概念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也是能夠接受的,但卻普遍地認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而愛自己卻是一樁罪惡。人們認為不可能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因此自愛就是利己。在西方的思想中這個觀點是由來已久的了。

自愛不是"自私",自愛是愛他人的基礎。對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長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愛的能力為基礎的,這就是說,看你有沒有能力關懷人、尊重人,有無責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創造性地愛,那他必然也愛自己,但如果他只愛別人,那他就是沒有能力愛。

神愛

我們之所以追求愛是因為我們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因此就要求通過人與人的結合去消除這種隔膜。愛的宗教形式,對神的愛從心理學來看亦無兩樣,也出自於消除隔膜,要求統一的追求。事實上對神的愛同對人的愛一樣,也有多種形式,同時這些形式之間的區別很大一部分也與各種愛情形式之間的區別雷同。

在所有的信神宗教中,無論是在一神教還是在多神教中,神體現最高價值,體現至善至美。因此神的特殊意義往往取決於什麼是人認為的至善至美,所以在分析神的概念時應該首先分析信神的人的性格結構。

性愛

性愛的一個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項決定,一種判斷,一個諾言。如果愛情僅僅是一種感情,那愛一輩子的諾言就沒有基矗一種感情容易產生,但也許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我的愛光是感情,而不同時又是一種判斷和一項決定的話,我如何才能肯定我們會永遠保持相愛呢?

愛並不是充足的性滿足的結果,而性歡樂——甚至掌握所謂的性技巧——正是愛的結果。如果除了日常觀察之外非得要用別的什麼來證實這一觀點,那麼在精神分析治療中正可以找到豐富的材料。對最經常出現的性問題的研究——婦女的性冷淡、男子的各種或輕或重的精神性陽痿——表明,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不在於缺乏性技巧,而在於各種各樣的抑制因素。這些抑制因素使他們不可能去愛。對異性的恐懼、對異性的憎恨是造成這些困難的根本原因;這些困難使他們不能完全放開自己,不能自發地行動,使他們無法在直接而又親近的肉體接觸中相信他的性夥伴。如果一個有性障礙的人能從他的恐懼和憎恨中擺脫出來,他就會獲得愛的能力,他的(或她的)性問題也就解決了。如果不能從中擺脫出來,有再多的性技巧也是於事無補。

性要求的目的旨在達到結合,而絕不僅僅是生理上的要求和為了釋放折磨人的壓力。這時對孤獨的恐懼會加強這種要求,此外佔有慾和被佔有慾,虛榮心以及人的破壞性都會加強性要求—當然愛情也會加強這一要求。看起來性要求是同每一種強烈的感情混雜在一起,並因此而得到加劇,所以愛情也會加強這一要求。大多數人認為性要求是同愛情聯繫在一起的,所以他們很容易得出具有迷惑性的結論:即如果兩個人互相願意佔有對方的身體,他們就是互愛了。愛情毫無疑問會引起性結合的要求,在有愛情的情況下,這種生理關係就不會帶有佔有或被佔有的野心和慾望 ,而是充滿了溫 柔。如果生理上的結合要求不是以愛情為基礎,如果性愛不具有博愛的成分,那麼只會造成一種純生理的暫時的結合。性的吸引力雖然在一剎那間會造成兩者結合的幻覺,但是如果沒有愛情,在這次結合後留下來的只有陌生的感覺,他們之間的距離沒有縮小。他們仍是一對陌生人,他們不是覺得羞愧,就是相互憎恨,因為他們比過去更強烈地感受到在幻覺消失後留下來的這種陌生感。

本文摘自《愛的藝術》

埃里希·弗羅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後來從德國移居美國後仍然保持與學派的聯繫。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弗洛姆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1980年弗羅姆在八十歲生日前五天於家中去世。

代表著作

《逃避自由》《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會》《愛之藝術》《生存的藝術》等

END

書籍推薦

《逃避自由》 埃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極權威脅著全人類的安全。《逃避自由》既是弗洛姆對兩次世界大戰後社會的詮釋,也是他從心理學角度對當代社會做出的系統而強烈的批評。在今天依然振聾發聵,發人深思,被譽為精神分析運用在社會學中的不朽名著。

攝影與詩歌書店有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與詩歌 的精彩文章:

一個睾丸 ll 大友

TAG:攝影與詩歌 |

您可能感興趣

弗洛姆:原來這才是愛情的真相
從弗洛伊德到霍尼與弗洛姆
愛的能力——讀弗洛姆《愛的藝術》
弗洛姆《愛的藝術》札記
弗洛姆對愛的層面的深刻論述,看完徹底折服!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都講些什麼?可以用這20句經典的話來概括
弗洛姆: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將就
上帝死了/〔美〕弗洛姆
弗洛姆鐵路之旅:挪威工程師努力下的奇蹟,一路都是最美好的風景
歐洲最美的觀光線路,叫弗洛姆鐵路,一路上都是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