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哲學教授吳國盛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我們都在誤解科學

北大哲學教授吳國盛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我們都在誤解科學

吳國盛教授在復旦哲學大會上的演講

吳國盛,教授、 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哲學系前副主任、北大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科學的歷程》一書作者。本文為吳國盛教授在「2016復旦哲學大會」(2016年9月17-18日 復旦大學)所做《科學精神的起源》主題演講精華拾萃。

各位上午好!很高興來到復旦哲學大會,這個大會很有氣派。我們知道哲學是來自於西方的東西,它是所謂的科學性思維方式的一個突出代表,所以從西方歷史上講哲學始終是科學的中流砥柱,如果今天科學不夠科學的話,我們要求助於哲學。講哲學和科學某種意義上是一回事。

一、我們都在誤解科學

中國人對科學誤解有幾個表現:

第一,經常是科學和技術不分,現代漢語一講科學,一般人很容易講成科技,當一般人講科技的時候,其實腦子裡面想的是技術。所以一不小心科學就沒有了,只剩下技術。為什麼?原因是中國自古就沒有科學,我們只有技術。因此我們習慣技術而不習慣科學,這是第一個特點。把科學等同於技術,比如說國務院組織部門沒有科學部,只有科技部,科技部乾的活就是技術經濟,其實對科學沒有特別關注,這是一個。

第二,對科學誤解往往把科學看成了一種生產力,我們經常說科學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究竟是科學是生產力,還是技術是生產力,我們沒有明確,總是一起說。這個講法也有道理,但是細想也有問題。只有那些轉化為技術,轉化為產業的科學才能稱為生產力,我們過分強調科學應用的方面,這個原因和中國自古以來固有的知識態度有關係。我們始終強調知識要有用,俗話說學以致用,我們中國文化有一個苗頭就是反對理論脫離實際,一定要理論聯繫實際,一定要有用,學什麼都得有用,學一個學問,要為國效勞;你為什麼念書?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如果說為了養家糊口那也是不錯的,但如果說就是喜歡念書,那腦子就有毛病了。我們中國講知識的時候,講科學的時候都過分強調實用,這個實用理性過分強大。

第三,這裡還有一個誤解,我們經常說學理科比學文科要聰明,不是我學理科才這麼說的,文科也這麼說。所以理科生很驕傲,說文科生是文傻,當然文科生也不服,叫做理科生是理呆。但是只要是個人就有智商,只要智商高一點就產生科學,中國古代也不錯,我們也要生活,衣食住行都有,但中國古代也有科學嗎?我想所謂的誤解,統統導向謬誤 ,有些問題是假問題,如為什麼中國古代科學很發展,而近代為什麼落後?為什麼既然中國科學很發達,而近代科學卻沒有出現在中國?按照我的看法,中國古代就沒有科學思維方式,所以就沒有哲學。今天我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科學沒有出現在古代中國,而是出現在西方,這個是我今天要講的話題:科學精神的起源。我們首先討論的是理論話題,澄清一個普遍的誤解。它實際上緊扣著現實含義。

二、「熟人禮法」與「生人契約」

人進化過程有兩個趨勢,一個是直立行走,我們祖先是爬著走的,這是一個趨勢,越來越直。還有一個特點是腦袋越來越大,你們要知道這兩個趨勢是有矛盾的,矛盾在什麼地方?一個直立行走的人,它的骨盆不能太寬,太寬就沒有辦法直立行走,但如果骨盆不足夠寬的話,我們的腦袋就生不出來,動物界好像只有人類婦女才會有難產的問題,難產很普遍,現在科技發達了,難產的問題好解決。但是傳統社會裡面,婦女難產很高,就來源於腦袋太大和直立行走所造成的。腦袋越來越大,我們成年大概1600毫升,類人猿只有800毫升,甚至更小一點是600毫升。所以腦量越來越大,使得在嬰兒孕育期有一個線性的關係,腦袋越大在娘胎裡面孕育越長。像人類這麼大的腦袋,在娘胎裡面孕育21個月比較合適,但是現在不是。現在進化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人類全體早產,在座所有人都是早產,人類的嬰兒生下來什麼都不能幹,眼睛也看不清楚,手也不能抓東西,也不能直立行走。

我們先講中國文化,我們是中國人,所以中國文化比較熟悉。當然我們時間很有限,我講中國文化是高度概括抽象,可能是難免偏頗的。我認為中國文化主流是一個以儒家文化為代表,他著眼於中國社會早期農耕特徵,中國文化一開始就是典型的、成熟的、甚至是排他的農耕文化。農耕文化跟我們地理也有關係,糧食生產和定居兩種特點就是農耕文化的特點。一個是種糧食,所以種糧食和定居是有關係的。所以,遷徙就是很不幸的人生,有一個詞兒叫做背井離鄉,基本上家破人亡才要背井離鄉。中國不搬家的後果是什麼?中國人生活在熟人之中,我們是一個熟人社會,10公里之內的人要麼直接認識,要麼就是間接認識,論起來八竿子都可以打著的,基本上都是熟人。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文化。

這個熟人文化對理解中國文化非常關鍵,過去講的鄉土中國,中國都是農民出生的,鄉土中國特點就是熟人社會。熟人社會的特點是什麼?中國有一整套與熟人打交道的經驗,但是我們沒有跟生人打交道的經驗,我們沒有辦法,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它變成熟人,如果不能變成熟人,對不起就不把你當人看,我一說大家都笑了。公共場合有兩個椅子,我得把那個椅子佔了,如果陌生人說有人嗎?我說有人,生人坐不放心,如果有熟人來問,有人嗎?你坐吧。這個熟人文化怎麼建立,我們祖先高明,按照我們的血緣文化作為核心構成我們的核心,即血緣關係是一切關係的核心。中國文化是農耕文化,熟人文化,熟人文化核心是血緣文化,血緣文化的核心是親子文化。中國人的本能把一切人際關係轉化為親屬關係。比如請人吃飯,不光把肚子填飽,也是一種禮儀行為,更是社會關係再創造。

所以中國人經常說做人難,做人難什麼?不是說直立行走,身上無毛很難,而是擺平關係很難,真正作為一個有仁愛精神的人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仁愛不是簡單平等之愛,它是簡單差等之愛,要分清楚親和疏,要親親疏疏才舒服了。要恰到好處,親親疏疏,第一個要搞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這也是作為中國人的首要問題,如果沒有做好,就是做人很失敗。為了有一顆仁愛之心,你要學習,學什麼東西,當然是文,怎麼文,怎麼文成有仁愛之心的人,我們中國儒家也做了準備,就是禮。中國文化以儒家文化作為代表,本身是一個禮文化。大到國家大事,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一舉一動都有這種含義在裡面。禮是一種行為規範,也是一種價值系統。中國文化面對的是一股一股流動的東西。這也造成了我們文化當中的詩意和文學意味。

哲學意義上,中國人永遠處在一個微妙平衡之中,他沒有固定僵硬的條條框框,這個禮也不是你買一本書回去,背熟了,看的清楚了。禮要在實踐當中反覆演練,而且要根據具體事情進行及時的調整,所以我們說中國仁禮文化具有這樣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就是第一個著眼於人際關係,著眼於血緣關係之上的人際關係。第二個這種人際關係本身是不確定,具有某種不確定性。

下面,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西方文明,現在講西方文明一般指的是兩希文明,一個是希臘,一個是希伯來。希臘文明提供了科學和理性。希伯來文明提供是宗教和信仰。西方文明是兩根制度,一根是科學,一根是宗教。科學和宗教構成現代西方文明兩大支柱。今天我們講科學不講宗教。

我們知道希臘半島土地比較貧瘠,並不適合種莊稼,他的主要作物是橄欖和葡萄,所以你們去希臘一定要買一點橄欖油回來,買一點葡萄酒回來。那當時,他們沒有糧食怎麼辦?就是跟土耳其地區交換糧食。因此希臘民族就有了發達的商業貿易,就是一個商貿的民族。愛琴海地區是一個天然的航海聖地,所以希臘自古以來是航海的民族。希臘人的祖先來自於北方游牧民族,帶有濃厚游牧氣息,游牧也好,航海也好,商貿也好,他們都把遷徙定為常態,希臘人民遷徙也是非常頻繁的。看史詩看的出來,希伯來史詩不用說,就是舊約聖經,一部舊約聖經就是浪跡天涯,漂泊流浪的過程。他們心中有上帝,所以他們不怕,希臘人的史詩河馬史詩也是遠征。

西方文化基本模式就是一個生人模式。這個生人之間打交道唯一辦法就是兩個字,叫做契約。如果沒有契約,生人之間就沒有辦法順利的產生合理的行動。我們看到,中國混亂的地方都是在公共空間,在公共空間裡面沒有契約的精神,所以很容易混亂,交通秩序混亂,一旦大規模活動,容易踩踏,出現危險,在公共場合凡是涉及契約的地方都是中國人薄弱的地方,因為我們沒有契約的精神。相反家裡的事我們有一套辦法,在江湖上有一套辦法。只要這個情感能夠滲透的地方都有辦法,完全陌生的地方就沒有辦法。俗話說有私德沒有公德,這是我們很大的問題。

這個契約文化它對於人性有什麼要求呢?我們講契約文化要能夠順利實施,對人有要求。什麼人能夠在契約里很舒服,很順利,就像什麼人在血緣文化中很順利,必須有仁愛精神這樣的人在血緣文化中才是合適的。什麼樣的人在契約文化裡面能夠過的很舒服,很順暢呢?這就是我們講的西方人性跟中國人性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什麼呢?就是自由。所以中西文化之間有巨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對自由是缺乏個基本的認識,什麼是自由啊?其實自由這個概念在希臘人那裡很簡單,自由就是由著自己,很簡單就是自己。

中國人沒有自由很簡單,因為他沒有自己。在中國文化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身依附,通過依附本身獲取自己的安穩。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培養自由人性,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自由人性,就像儒家用禮來達成這個仁,我們說不習禮無以成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這個自由的人性呢?到了今天要講的話題,就是科學。科學才真正是達成自由人性的特殊的人文理想。

三、自由=理性=科學=真理

希臘人講知識的時候,它指的是一種確定性、系統性的知識。它要求確定性和系統性,為什麼要求確定性,剛才已經做了一個演示,在這個人自我確立過程中,什麼東西可以確立自我:同一性。同一性就是確定性,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怎麼知道是同一個我,因為在我之中存在某些歷經時間而不改變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希臘人有一個思想苗頭,他通過不變性、確定性來尋求自由。而這種尋求自我的過程,首先被希臘人確定通過科學來進行。我們看到在希臘德爾菲神廟有一個著名的箴言,叫做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我們看到自己是通過認識來進行,通過認識來把握的。這就是希臘科學說的以一個特點,「無用的、超功利」。

第二個特點呢,這個時候我們比較了解了,它是一種內在性科學,什麼是內在性科學?就是自己推出自己。他是一種演繹的科學,是證明的科學,是推理的科學。自古以來一門科學總是有用的,中國人都知道一切知識來自於實踐經驗,生產實踐,生活實踐,通過上升到理論高度,再回去指導實踐,這是我們中國人對知識的一般看法。因此知識來源有了,知識目標也有了,知識的本質也有了,所以中國人基本是這麼來的,你問他什麼是知識,什麼是科學,我們基本上按照毛澤東以前寫的實踐論那套來的,中國古代是這樣看法。

理論知識來自於實踐,通過實踐上升,歸納,抽象,一般,然後再回去指導實踐。沒有想到希臘人做了一個極其特別的決絕,斬斷這個根源,知識來自於無用,他的目標是無用。那說無用的東西完全就是廢話嘛!這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什麼是現象,現象是混亂的,多樣的,是變化的,什麼是本質?本質是不變的,永恆的,確定的。要把表面複雜現象還原到後面那個不變東西去,這個就是科學。這個是希臘人對人類的巨大貢獻,它發現了一個內在世界,發現了一個自我推演的世界,這個世界他們稱之為理性,這個理性世界裡面是自己為自己立法,自己確定自己,自己證明自己,自己為自己開闢道路但是這個東西裡面並不都是廢話,最後是有內容的。這些內容怎麼來了,我們不知道。

我們總結一下,科學的起源來自哪裡?科學精神是獨屬於希臘人的思維方式,他強調世界背後起支配作用的是理性,而所謂理性不過自己如此,自己展開自己,有一種內在邏輯的東西。憑著內在邏輯,理性得以保證他的堅硬,自足,自立,自主,自覺,一切帶「自」的詞兒都是希臘的關鍵詞兒,要理解科學從這兒開始。科學是自己推崇自己的學問,整個希臘科學一開始活躍自己之中,認識自己開頭,揭示了科學的基本目標,它是服務於培養自由的人性理想的。不懂得自由的人性理想,就沒有辦法理解科學起源。

今天中國對科學種種誤解,我們還是沒有抓住它的本原部分,只抓住科學的末端,用的只是一部分。因為近代科學是有用的,所以從用抓起,我們始終沒有抓住根部。我認為這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有巨大影響的,過去主要目標解決著急的目標在於,列強欺負我們,我們打不過他,我們要著急自強自立,富強,要強大起來,所以那個時候先從實用角度搞科學,搞了一百多年,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單純尋求實用理性精神不一定搞的上去,比如說經常說中國老是不能夠實現諾貝爾獎科學家的突破,當然去年也突破了。

突破了以後,中國人感覺跟沒有突破一樣,感覺不是那麼回事。雖然突破了跟沒有突破一樣,原因是什麼?在於我們跟科學基礎部分,原創部分還不夠,所以我們原創乏力,我們原始創新缺失,我們的可持續發展有問題。現在國家很重視,但是我們仍然有問題,問題是什麼?就是整個民族缺乏這個科學精神,科學界也沒有意識到科學精神真諦是什麼!

今天花了一上午的時間,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通過仁愛精神和自由精神的比較,我們試圖邁出一個新的路徑來揭示科學精神的起源,我就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關注公眾號理想島(ID:lixiangdao002),提升認知維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想島 的精彩文章:

讓你出人頭地的,不是你的腦力,而是你的邏輯

TAG:理想島 |

您可能感興趣

清華教授吳國盛:中國人對科學的三大誤解
耶魯大學教授:世界一流大學不愛招中國學生
想學習認知科學?台灣輔仁大學黃揚名教授招收大陸學生啦!
科學抗霾,任重道遠:北京大學朱彤教授專訪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直面重大經濟現象做學問
美國夏威夷大學公衛學院魯元安教授來校講學
推進中國生態倫理學話語體系建設——訪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張彭松
芝加哥大學終身教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真正區別
北大教授饒毅就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訪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天津:環境人類學的中國實踐
臘碧士:教學與研究——19世紀德國大學的學生、教授和科學
哈佛大學給學生們教授的思考哲學,超級受用!
科學巨匠楊振寧教授在清華大學連發三問?劍指國內教育
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王順心教授課題組原創研究成果在Cell發表
美國斯坦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人工智慧能做科學發現時才超越人類
香港大學徐國琦教授
名家訪談:中國哲學與文學的闡釋、翻譯與交流之漢學路徑——德國漢學家顧彬教授訪談
斯坦福大學教授哀悼張首晟去世:學界的巨大損失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何建國教授團隊在對蝦抗病毒免疫研究取得新進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袁運甫:新中國的第一代美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