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處也有景觀」——教師沙龍聚焦大學教師如何實現社會責任

「小處也有景觀」——教師沙龍聚焦大學教師如何實現社會責任

美好城市離不開優美的景觀。傳統的景觀設計宏大、精美,給人以美輪美奐的享受。但這些精工設計的景觀往往在前期投入和後期維護上花費較多,而且人們欣賞景觀卻無法參與到景觀中。研究景觀園林設計的劉悅來老師所進行的一個項目,則是突破景觀設計實施的傳統方式,將城市裡一些維護不好的綠化地和邊角料地,塊變廢為寶,改造成社區花園。

5月26日中午,教師發展中心第60期午間沙龍以「小處也有景觀——大學教師如何實現社會責任」為主題,邀請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劉悅來老師介紹了他的「四葉草堂」自然教育項目,向學校教師分享了他如何成功地通過這樣一個項目的運作,開展公眾景觀教育、自然教育的經驗,在社區、在社會中承擔我們大學教師的教育責任。

劉老師介紹了他在項目多年實施中的體會和經驗,講述了他的項目如何從郊區擴展到近郊再深入各個街道社區的故事。他的社區花園可摸、可聞、可摘、可食,它倡導多元共治的理念,鼓勵生活在社區的居民都自發地參與到景觀和生產和維護中,以身邊的自然教育和公眾參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打破都市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社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通過親自參與建設,在遊戲中學習技能,在勞動中學會付出,在建設中學會對社會、對自然的責任。他的社區花園,是社區居民身邊的景觀,人們在花園中放飛身心,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達到景觀設計和景觀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葉草堂」自然教育項目得到了街道、社區的認同。目前,他和他的團隊已在上海協助不同類型的社區設計營造了16個社區花園。劉悅來老師的目標是在2040年,在上海建設2040個社區花園。

他的理念也得到了在座教師的認可,項目經驗給予了教師很多的啟迪。沙龍最後,劉老師還向在座教師展示、介紹了多種綠色芳香植物,鼓勵大家在平時繁忙的工作之餘,建造自己身邊的綠色景觀,緩解工作壓力、舒緩身心、愉悅心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濟大學 的精彩文章:

同濟紅櫻劇社原創話劇《拆》奪得第十四屆上海市大學生話劇節桂冠
「美麗同濟·無煙學府」別樣的兒童節禮物!
2017城市軌道通發展論壇暨《城市軌道交通研究》理事會年會召開
張超做客第三期「大學問?濟天下」同濟沙龍講述他的「憂患人生」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行業校友會 2017校友理事會暨校友代表大會舉行

TAG:同濟大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唐僧教你如何做教師
「學渣」當鄉村教師——教師節的沉重現實
淺談教師如何讓教育更有魅力
「學渣」當鄉村教師——教師節的沉重現實!
新教師如何贏得家長信任
北師大教授顧明遠:人工智慧正引起教育革命,教師需提高意識
熊明霞:一位幼兒教師談對幼兒教師的體會
教師的角色轉變與責任擔當
唯真學校教師趙老師, 講中唐大「刺兒頭」白居易
職教教師教育呈現六大國際趨勢
真心關愛教師 促進教師成長
學生與教師口角,家長領多人到學校追打教師!教我們如何做教師?
韓國教師節如何感謝師恩?
民代教師是教師之魂
教育觀察:面向未來 教師如何專業化發展
明朝設立太監學校 嚴嵩曾任該校教師
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
學校要給教師空間,讓教師學會「玩」
如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代表委員這樣建議
新聞|我校召開教師思政工作暨師德師風建設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