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出沒:清朝官員要想升遷 必須苦練官話

《人民的名義》雖已劇中,但劇中的人物關係以及演員的演技依舊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內容。高育良雖然知道祁同偉的「骯髒事」卻依然或明或暗地幫助他,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之間的「關係」。
古往今來,「關係」對為官者來說,雖不是最關鍵卻也是重要因素。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清朝衙門的潛規則。
做官要說「官話」
對那些正在官場上艱難爬行的人,必須嘴甜,口齒伶俐,還得會說官話。
勒保是嘉慶朝名臣,任四川總督時,有一次覲見,嘉慶帝問道:「你們做督撫的,僚屬中間哪一等人最討便宜?」勒保回答:「能說話者最討便宜。」嘉慶帝對勒保的回答深表贊成,說:「是啊,工於應對,有才能的人更能表現他的長處;即使沒有才能的人,也因為口才好掩蓋了自己的短處而展示長處,雖然事後覺察,但當前已被他矇混過去了。」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使清代出現了許多「泥塑木雕」式的官員。
康熙末年,順天府尹余正健不能辦事,致使各項事務廢弛,康熙帝說他是「木雕草束之人」。
乾隆帝曾有個「理論」,就是「本朝無名臣,也不需要名臣」。這話是對最高級別的大學士說的,但卻有一種示範效應,因而大小官員都學會了循規蹈矩,整個帝國瀰漫著「以模稜為曉事,以軟弱為良圖,以鑽營為進取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的氛圍。
社交能力不可不有
當時最繁忙的衙門,莫過於州縣,父母官們即使每天勤勉公事,還唯恐精力不濟。但決定他們升遷的往往並不在於「勤勉公事」,而是看他在上司面前走動得是否勤,送得是否多。
省會所在的附州、附縣,每天就是一件事:圍著上司轉,自辰時到申時,片刻不離上司身邊,上司也認為這樣的官員有才能。而那些沒有侍候在旁的下官,儘管留心民間疾苦,但因為不會逢迎上司,也免不了受到處罰,或有降級之虞。
如果官員都將心思放在如何討好上司,如何升官發財上,誰來為百姓的安居樂業努力工作,如此一來,官員與百姓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不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


※猶太人:被上帝選中 卻被世界驅逐2000年的民族
※屈原:和楚懷王究竟什麼仇什麼怨 竟被流放兩次?
※速食麵:這種讓你又愛又恨的東西到底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清朝:清朝康乾盛世 雍正的貢獻才最大
※美國歷史匯聚:美國也有農民起義 來看看被人遺忘的謝斯起義
TAG:互動百科 |
※明朝官員如何升遷?哪些人有機會成為閣老?
※才子問宰相,為何不給我陞官?宰相說:你寫淫詞艷曲還想升遷
※官場微小說:難得的升遷機會
※員工想升遷,替領導去考試當場被抓?網友:涼涼了
※在職場只需做三件事,不管你是當領導還是當手下,升遷就很容易
※一直看我不順眼的領導竟在他升遷前給我升職,他這是要幹嘛?
※古代最牛臨時工,他們不是背鍋俠,關鍵時還可以左右官員升遷
※明朝大貪官嚴嵩仕途起步晚,但是升遷快,父子聯手控制朝政二十年
※升遷無望的小官偶遇乾隆,第二天乾隆給他陞官機會,因1件事錯過
※為什麼在職場實幹的人往往沒有那些會花言巧語的人升遷快呢?
※仔細研究了官員的升遷途徑後,曾國藩走出了一條別出心裁的路線
※性侵他人竟然能夠得到升遷,美海軍軍官罪惡滔天,仍然獲得升遷!
※湖廣總督升遷,母親並未離開,因為接位官員是她的另一個兒子!
※諸葛亮什麼時候才被劉備重用?看完職位升遷,你就知道了
※平民出身的他為何一出山就連獲升遷?司馬懿直言,我苦等了他九年
※被斥為「最平庸無能」,華西列夫斯基為何還能火箭躥升?看看他的升遷秘訣吧
※此人靠相貌英俊當官 只因升遷太快 被傳言與慈禧關係不一般
※總督升遷離任,母親卻沒有離開,只因接任的還是她兒子,太偉大了
※清朝最容易升遷的御前侍衛,要什麼條件可任職,很多人過不了這關
※張春橋為仕途升遷,想盡辦法和叛徒妻子離婚,出獄後二人仍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