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台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網站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目錄


林振源|導論


學術論文


Florian C. Reiter(常志靜)|Five Thunders Ritual (Wulei fa 五雷法) of the Song, Pure Tenuity (Qing-wei dao-fa 清微道法) in the Yu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Daoist History


張超然|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複合現象


譚偉倫|從贛西北佛、道度亡儀式看二教共通儀式結構


巫能昌|做道和做覡:閩西上杭一帶的道教傳統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1

Five Thunders Ritual (Wulei fa 五雷法) of the Song, Pure Tenuity (Qing-wei dao-fa 清微道法) in the Yua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Daoist History


Florian C. Reiter


Professor, Premodern Chinese Culture, Sinology, Humboldt University, Berlin


Abstract


Five Thunders rituals and the Pure Tenuity Branch (Qing-wei pai 清微派 ) emerged and developed in the Song and Yuan eras. Thunder ritual and Pure Tenuity were represented and set to practical use by priests (daoshi 道士 or fashi 法師) of traditional Heavenly Masters Daoism. These Daoists performed singular and independent rituals which were exorcist performances. They were designed to solve any problems that Daoist adherents may encounter in daily life, like disasters in nature or personal illness. Five Thunders amulets or Daoist amulet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ritual tools that Thunder Ritual and Pure Tenuity used. And yet,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mulets of the two Daoist branch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ive Thunders rituals and Pure Tenuity in the Song and Yuan eras and analyzes different attitud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the priests in the two groups when their priests performed exorcism.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at various regional Daoist exorcist traditions were documented as canonical manuals and scriptures to be included in the Ming Daoist Canon. Since antiquity there was an orally transmitted Daoist exorcism that in the Song, Yuan, and Ming periods was fixed in literary and finally canonical form. In Daoist history, this process constitutes the significance of Five Thunders Ritual and Pure Tenuity Daoism.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the variety of sources for Pure Tenuity and states that the group was shaped by regional influences. The author quotes outstanding Daoists, such Wang Wen-qing 王文卿, Bai Yu-chan 白玉蟾, Li Shao-wei 李少微, Zhang Xu-jing 張虛靖, and Zhang Yu-chu 張宇初 and refers to their critical assessments.


Keywords: Five Thunders Ritual, Pure Tenuity, daoshi / fashi, Daoist exorcism, transformation into a divinity


中文題目及摘要:


宋代五雷法和元代清微派在道教歷史上的重要性


常志靜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教授

摘要


五雷法和清微派在宋元時代出現並發展,兩派的代表人物是傳統天師道的道士或法師。這兩派道士實行各自特有的儀式以及法術,用以克服信徒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苦難,譬如天災和病況。五雷符及道符是這兩派最重要的法具﹐但是五雷法與清微派在這一方面的區別很大。本論文描述五雷法和清微派的特色並且分析宋元時代道士們在實行法術時的不同態度和作法,同時解釋自古以來各地方性的道教口傳驅邪法術在元明時期被編入《道藏》之後才成為道教經典。這是這兩派在道教歷史上的重要性。本論文特別注重清微派的多元性與地方性,並引用當時高等道士白玉蟾、李少微、張宇初的評判。


關鍵字:五雷法、清微道法、道士/法師、道教法術、變神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2


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複合現象


張超然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摘要

過去學界已經通過服飾形象(紅頭/黑頭)或儀式性質(文/武)等面向,指出當代道教(道)與地方驅邪法術傳統(法)之間的差異。然而,這種差異與區隔卻因道、法愈發交融的地方儀式現象而顯模糊。有鑑於此,本文擬從自我身分的堅持與否以及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的差異入手,重申無論是在歷史或者當代,道教與地方法術傳統之間的根本差異。這樣的努力並非為了重新劃清道教域界,而是希望能夠更為清楚理解道教在其發展過程,究竟如何與其他來源不同的宗教文化傳統有所互動、甚或結合。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我們除了嘗試簡述道與法的互動歷史,也會展示目前已知的幾種道法複合現象。希望藉此,重新在紛雜多端的中國宗教現象之中提供可能的指引,便於清楚理解「什麼是道教」以及它的發展歷史。


關鍵字:道教、儀式、驅邪、複合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3


從贛西北佛、道度亡儀式看二教共通儀式結構


譚偉倫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及系主任


摘要


贛東北龍虎山乃道教正一派祖庭。贛西北地方儀式傳統因地理上鄰近而受其影響是可以預計的。民國時期龍虎山天師府銷售經籙是以手推車推到贛西北的九江,再船運到上海、蘇州一帶。北宋普庵禪師祖庭慈化寺位處贛西,所以贛西北地方儀式傳統同時又受普庵的儀式傳統影響。本文正是比較研究在贛西北地方所見兩個分別屬道教和佛教的儀式傳統,即正一與普庵各自所流傳的度亡儀式。研究的目的在嘗試提出一個大膽但有待進一步驗證的假說:度亡儀式在宋以後不論是佛教或道教儀式,已形成一個共同的儀式框架。套用人類學家華琛一個舊的說法,即中國的喪禮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統一性。華琛的研究並沒有包括儀式專家所做的儀式,本文則以儀式專家所做的度亡儀式作研究物件。假說提出還有待更多的田野案例作進一步的驗證。

關鍵字:佛道度亡、佛道儀式架構、贛西北度亡、贛西北正一、贛西北普庵

《華人宗教研究》第8期,「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 專輯I」出刊



4


做道和做覡:閩西上杭一帶的道教傳統


巫能昌


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


摘要


文章以筆者在閩西上杭一帶的田野考察為基礎,對當地的道教傳統進行了系統考察。當地道教主要由兩個傳統組成:與龍虎山天師府聯繫緊密的「做道」,即正一道士的傳統;以臨水夫人崇拜為特點的「做覡」,即驅邪法師的傳統。文章立足地方道壇文獻和道士自身的理解,分析了這些道壇的科法傳統和儀式分類,最終有以下幾點發現。其一,近世以來龍虎山天師府的權威對當地道教的生態有著深刻影響。其二,當地道士對不同科法的差別和教派屬性有著清晰的認識。其三,道教和中國宗教中普遍存在的文武分野亦見於閩西道教。其四,閩西道教驅邪法師的傳統與周邊贛南、粵東等地區的法師傳統有一定的淵源。


關鍵字:做道、做覡、閩西、道教、儀式傳統


期刊之訂購,請洽詢新文豐出版社:http://www.swfc.com.tw/;查詢網址:http://www.swfc.com.tw/contact.php,電話:02-2341-5293,聯絡人:曾小瓔小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學術研究 的精彩文章:

陶金 喻曉:明堂式道教建築與明世宗的「神王」思維
田海:《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與替罪》出版
姜守誠:漢晉時期「十二辰配禽」說的方術化——基於出土文獻為背景的探討
吉岡義豐《白雲觀訪信錄》
王皓月《析經求真:陸修靜與靈寶經關係新探》

TAG:道教學術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翻譯研究與教學》徵稿啟事
《中華詩詞研究》第三輯出版
台灣《文化研究》學術期刊簡介
【教學研究】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複習提綱》
劍橋《arq 建築研究季刊》推出「中國日常建築」專輯
青年教師許軍軍在物理學頂級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研究論文
《價值論研究》編輯部徵稿
《當代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出版發行
【教學研究】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連趣網同學研究:《三國演義》連環畫研究
中國歷代財政研究——明朝
薦書∣《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研究
《銀行業研究周刊》
《唐研究》第23卷出版
趙彥昌主編:《中國檔案研究》(第五輯)約稿
【教學研究】中國歷史9大階段特徵詳解
中國航空研究院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研究專欄
【推介】趙彥昌主編:《中國檔案研究》第四輯目錄
道教為何重視及研究天文學?
【教學研究】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