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喝小種的時候,都在說些什麼?
正山小種,處在紅茶歷史時間軸的最頂端,散發著深山裡的松木煙味。若是喝上一口,你就能明白,它能成為經典的理由。
傳統的正山小種,是紅茶中的經典。清朝時期,琴棋書畫樣樣不離它;民國時期,它與祁門紅茶齊名;就連常年潮濕的英國,也愛極了正山小種的煙味。
聞著是松木燃燒後的乾燥,喝起來卻如桂圓湯般甘潤,樅韻悠長,數泡過後,煙味仍存。
紅茶的誕生,也是純屬巧合的一件事。
一說是武夷山桐木關遇戰亂,村民扔下做了一半的綠茶,就去躲避戰亂了。在制茶作坊里,疲憊的士兵們躺在製作了一半的茶青上睡著了。等士兵走了,這些綠茶都變「紅了」。
村民聞到淡淡花香,索性就把這「紅變了」的茶葉拿去烤火,正山小種就陰差陽錯地成了紅茶的鼻祖。
可見,它能成為享譽世界的紅茶鼻祖,憑的就是那一道松木煙熏味。
從王后愛上紅茶,到一個國家愛上紅茶。
說起來,英國人對紅茶的喜愛,能回溯到1662年,英國的新王后、查理二世之妻凱瑟琳從葡萄牙出嫁,帶了幾箱正山小種做嫁妝,作為茶的狂熱愛好者,她常自己泡茶喝,順便招待賓客,飲茶的風氣便從此盛行於皇室,流傳至民間。
當時英國的茶葉大多從中國武夷山進口,最受追捧的就是正山小種──世界範圍內的紅茶鼻祖,其高貴與稀有,使得整個歐洲漸聞美名,並為之傾倒。
一道「桂圓湯」,給了正山小種一個獨特的印記。
在四百多年間,正山小種得到了歐洲諸國的熱愛,與英國人不同,中國人喝紅茶時喜好飲清茶,因為我們所追求的濃烈,往往純粹又簡單,喜歡就趁熱去追,不喜歡也絕不將就。
說到正山小種,不得不說「松煙香、桂圓甜」,甚至有人說是臘肉味。傳統工藝製成的正山小種具備獨特的松煙香,或許聞到覺得帶著煙熏臘肉味,但是只有喝上一口,那種甜滑的感覺是每個喝過正山小種的人都不會忘卻的。
今天推薦的這款正山小種系出名門,來自正山小種發源地,武夷山桐木村,產地正宗,味道才能正宗,你值得品鑒。
從採摘、萎凋、揉捻、發酵、烘乾,每一步都嚴格把關極為講究,
特別是烘乾
不允許有任何失誤。只有這樣,才能使松木的煙味完全滲入葉面、葉莖、葉的骨子裡,久泡不散。
制出的茶茶湯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潤醇厚,從材料和工藝上保證品質,老匠人用心製作,這獨特的滋味甚至能讓人著魔。
正山小種的沖泡飲用方法
沖泡正山小種紅茶可選用一些陶壺,更顯生活品質。希望茶更香,則用高溫高沖,高沖可以讓茶葉在水的激蕩下,充分浸潤,以利於色香味的充分發揮;希望茶更甜,只需要把水稍稍涼一會,再細細地注入壺中,溫柔地對待茶葉,它會更甜潤的。
如何辨別正山小種與其它紅茶呢?
正山小種最甜,香,湯水也挺厚實。正山小種也是入門的好選擇。以價格來看,便宜的味重,口感雜;貴的醇厚,柔順。甜是最直接的感受,十分適合入門。
滇紅整體風格是醇厚感更強,大葉種茶明顯的特點,另一方面,口感略帶些酸味也是正常的。滇紅有蜜糖香,或並伴有花果香,色澤橘紅透明,煞是濃醇誘人。
祁紅香味好,祁門香討人喜愛,口感厚實,茶味正。但給人的好感不像小種和滇紅來得那麼快,剛開始會覺得平淡無奇。
如何辨別正山小種與假小種?
薯香味:如果喝出薯香味就請注意了,正山小種和假小種的一個大區別,就是其中沒有薯香味。
焦糖味:如果喝出焦糖的味道就請注意了,摸一把茶葉在手心捂熱,如果出現焦糖狀的色,即大半是假的。
當然,享用一杯正山小種紅茶的正確方式,自然少不了可口宜人的茶食。
咳咳,茶食配好茶是必須的。
今天杯小茶特地申請到優惠,買下這款正山小種
滿2份就送茶食
喔!陳皮普洱味的小曲酥,香脆可口,真正添加茶原料的茶食茶點,跟紅茶很配喔~下手一定要快,小曲酥先到先得喔~
正山小種
原價98元,活動價只需
49
元買滿兩份及以上還加送小曲酥一盒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快快下單購買吧!
▽
長按二維碼
即可購買


TAG:茶的故事 |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坑娃」!
※當我們說年味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
※當我們談復古的時候,我們在玩些什麼?
※瑜伽的時候,你在想些什麼?
※遛狗的時候你都在想些什麼?
※這些小時候都吃過美食,你們最喜歡吃哪種呢,哪些是你們小時候的回憶
※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吃的零食,來看看你們都吃過幾種
※當我們喝酒的時候,喝的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閱讀小說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
※當談起天津菜的時候,我們都在談些什麼?
※當你說別人是你的鏡子的時候,你究竟在說什麼?
※小時候的零食,你們還記得嗎,很多都找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
※冰糖葫蘆都是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但這些讓我找不到童年的方向
※林志玲:我瘦的時候大家說,胖的時候也說,請給我一個方向
※只是你說起那些話的時候,毫無愛意
※這些我們小時候都吃過的幾種零食,你們都還記得嗎,吃過的都是幸福的孩子
※網友說:這些時候,女生感覺好可愛;有在說你嗎?
※這些零食都是我們記憶中的味道,你們小時候都吃過嗎
※當聊到「敗犬」的時候我們在談些什麼?
※說說你曾經在最窮的時候是怎麼過的 網友說吃著上頓沒下頓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