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古琴坐具的演變

古琴坐具的演變


古琴坐具的演變








彈琴的人都知道,在《文會堂琴譜》中有操琴「五不彈」一說,其中之一即「不坐不彈」。但怎麼坐?坐哪裡?卻是頗值得玩味的細節。其中不僅映現出中國古代坐具的歷史演變,更有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的發展和變遷。今人多置琴於琴桌、坐於琴凳上彈琴,那麼古代人又是怎樣彈琴的呢?

古琴坐具的演變



在高腳坐具普及之前,人們的坐姿有正坐(即跪坐)、盤腿坐等幾種。彈琴時要麼將琴置於矮几之上,或直接琴橫膝上。經過幾千年的沿襲,「膝上橫琴」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傳世繪畫中琴桌琴椅未普及之時,這個時期「盤膝而琴」的基本姿勢是:人盤腿坐在榻上,琴尾抵著榻,琴首端置於腿上。這種彈琴方式非常鍛煉琴人的身體協調能力,琴置於膝蓋之上,不易平穩,需要人身體各部位力道均衡,方可揮灑自如地演奏,所以要求琴人有成熟、紮實的彈琴功底。


在北齊時代的《校書圖》中,文人們便是盤腿坐在床榻上面工作和撫琴的。

北齊·楊子華《校書圖》


可想而知,漢代之前,由於生活的不方便,人們對於沒有東西可坐這事兒很煩惱,久而久之,便出現了新的坐具——胡床。《後漢書》載:「漢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京都貴戚皆竟為之。」史料可證,胡床的出現當在漢靈帝時期(168~189年),由北方民族傳入中原,終於解決了我天朝人民腿和臀部由於長久貼近而酸痛麻木的矛盾。雖名為胡床,但《說文》曰:「床,安身而坐者。」那個時代人們對床的定義,是以「坐」為主要功能的傢具。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沒有靠背,供人垂足而坐,算是凳子和「馬扎」的雛形了。但是出於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其使用僅限於個別場合,彼時社會仍普遍通行跪坐。

古琴坐具的演變



胡床(杌)


胡床雖然妥善處理了腿跟臀部的位置關係,可是中原人民的俎案還跟以前一樣矮,吃飯的時候總彎著腰多費勁啊?腰和腿的矛盾又產生了。難道我們引進一種新傢具就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不協調嗎?要知道勤勞智慧的中原人民是不會這麼輕易被打倒的。人們想方設法把俎案的高度往上調,人們的吃飯、學習漸漸攀升新的高度——大桌高案出現了。


在唐之前,「椅」字還有一種解釋,作「車旁」講,即車的圍欄。其作用是人乘車時有所依靠。所以後來椅子的用途便是供人倚坐,其結構是在四足支撐的平台上安裝靠背,這也是受車旁圍欄的啟發。於是在貞元年間(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加了靠背的胡床華麗麗登上歷史舞台,作為胡床的升級版,「椅子」的名稱也被廣泛使用。(最早記載可見《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繩床十,內四椅子」。)

古琴坐具的演變



交椅

雖然椅子的名稱已然問世,但是它還未完全從床概念中分離出來。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稱為床的現象仍很普遍。加上傢具的使用有等級之分,所以高型桌椅在唐代並沒有大面積流行。同時,唐代琴人依然習慣於以前代的撫琴姿勢抒發曠古幽情,所以憑藉桌椅彈琴的風氣並不盛行。從而唐及五代時期傳世的繪畫中,坐在桌椅前撫琴的場景極為少見。如《宮中圖》等名作,琴人依舊是盤膝坐在榻上的;《調琴啜茗圖》中的仕女,則盤膝坐於石上。

古琴坐具的演變



唐·周昉《宮中圖》

古琴坐具的演變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


到唐末至五代時期,「胡床」這個稱謂叫的人越來越少了,更多人稱其為「交椅」。 至兩宋,桌椅等高型傢具在平民階層普及,並在民間形成時尚。作為居家必備,彼時的畫作中出現了很多高桌高椅。例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隨處可見店肆中擺放各式各樣的桌椅。

古琴坐具的演變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專用的琴桌與琴凳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傳世繪畫作品中,坐凳撫琴的題材漸漸多了起來,可見,以桌椅為彈琴工具,並相應調整彈琴坐姿,已經成為很普遍的七弦琴演奏形式了。在後世的傢具普及與傳播中,文人、工匠對傢具的審美風格進行創作設計,形成京式、蘇式、廣式等傢具派別,在演琴用具上,也根據不同木料結構疏密的差異,選擇更適合琴音共鳴與傳導的桐木等介質進行琴桌加工。琴桌、琴凳等演奏傢具的產生,對於琴腔的共振、弦聲的傳導以及琴人身體各部位力量的協調都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專用琴桌與普通的桌子的規格不同,一般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對較低;反之,琴凳要高,以兩膝能放進桌下為宜,便於演奏技巧的發揮。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中所繪的琴桌,桌面下設有音箱,四圍描繪著精美的花紋。

古琴坐具的演變



宋·趙佶《聽琴圖》局部


藝術欣賞

古琴坐具的演變


古琴坐具的演變


郭關簡介:一九七六出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詩文、斫琴、裝置等領域;知周易、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東渡》 古琴演奏:郭關道長




古琴坐具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郭關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蒙古歷史演變
斗拱的演變
木蠟油的歷史演變
屍』與『乇』的演變歷史
我的髮型演變史
古代漢語之漢字的結構和演變
「州」的演變歷史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古代傢具的演變
粉紅色的演變史
古代女子的服裝演變過程,就像一場歷史服裝秀
漢代文字藝術的成熟和演變
絲綢之路上的繪畫範式演變
茶具中窺見茶文化的演變
古代的唇妝的演變史,清朝的這個真奇葩
燙髮髮型的歷史變革及其演變的過程
徽州的演變歷史
武俠小說古今演變
湯立:一部繪畫史就是歷代大師藝術風格的演變史
古代歷朝官帽的演變是怎麼樣的?
明代官窯瓷器龍紋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