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參禪學禪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揚名立萬

參禪學禪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揚名立萬



參禪學禪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揚名立萬



參禪的目的,究何所在?簡單的說,在明心見性。心性者,眾生本源,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不受後有,度己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見性,必須真參實證,非徒能誦經說法便謂之。

昔香岩和尚在百丈禪師處,聰明靈利,問一答十,被溈山問「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便茫然莫對。歸房將平日看過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答,竟不能得,乃自嘆曰:「畫餅不可充饑!」


可見,禪是心靈的智能,無相無狀,既無固定言說,也無具體實物可依付,它是本心純樸的自然呈現,唯有親證、親悟始知究竟。


「看話禪」的提倡者,北宋的大慧宗杲禪師,在其語錄卷二十四也提到:「衲子參禪要明心地,秀才讀書須當及第,讀書五車而不及第,終身只是個秀才,喚作官人即錯。參禪衲子心地不明,則不能了生死大事,身只是個破凡夫,喚作佛即錯。以參禪學道不為別事,只要臘月三十日眼光落地時,這一片田地四至界分著實分明,非同資談柄、作戲論也。」


秀才讀書未必是為了功名利祿,有真才實學,才知做人處事之理。參禪學禪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揚名立萬,不過好歹總要一門深入,明自心見自性吧!如連自己都度不了,那還度什麼眾生?行什麼菩薩道?故參禪的目的,明白自己心地才是本分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台山佛友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五台山佛友俱樂部 |

您可能感興趣

白居易的一首禪詩,願學禪門非想定,千愁萬念一時空
初學禪定,大家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值得一讀:大菩薩是如何修學禪定波羅蜜的?
南懷瑾老師學佛不信因果輪迴 學禪學密都是白搭
學禪主旨唯在棄假存真
學禪有什麼用?——喬布斯的許多創意,都是禪修時出現的
誰能學禪?什麼樣的人是學禪的根器?
真正學佛、學禪的「達摩禪正行」
學禪是否應讀一些儒典?
阿里斯德跟從南懷瑾老師學禪後,確實有了許多的變化
特別注意!身見解脫了,才可以說學禪
火箭教頭和名帥之差在哪,學禪師?德帥只撿到皮毛不得其神
關於佛學禪宗:喬布斯說過這樣七句話
學禪,是以己心會佛心
南懷瑾老師:特別注意!身見解脫了,才可以說學禪
佛學禪宗主張「頓悟」對於學生寫作「感悟」的應用
南懷瑾老師:真正學佛、學禪的「達摩禪正行」
修學禪定遇到身體上的障礙時,該如何對治?
臨濟義玄這四種「大喝一聲」,最能點醒執迷不悟的學禪之人
學禪要有正見、正信、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