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培養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生來不懂秩序,他們的秩序感都是後天培養的。
孩子那麼小。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為什麼要急著培養他們的秩序感呢?因為,世間萬物都是有序的——自然有自然的秩序,社會喲社會的秩序。孩子從小生活在有序的環境中,會順應自然,社會,健康、幸福地成長;孩子從小生活在無序的環境中,家庭擺設一片混亂,家庭起居一片混亂,家庭往來一片混亂,孩子不知自己到了怎樣一個世界,摸不著頭緒,無所適從,自然也會陷入一片混亂中。
孩子生來無序,沒有白天夜晚的概念,沒有吃喝拉撒睡的規律,怎麼才能使孩子進入一種有序的生活呢?父母要孩子進入自己的有序生活,就得先進入他的無序生活,要什麼就給什麼,什麼時候要就什麼時候給。孩子在滿足中,睜開眼睛看世界,豎起耳朵聽動靜,張開嘴巴要表達——孩子與父母建立關係的時候,就是他體驗、感受父母的有序生活的時候。
剛開始,孩子是不會那麼聽話的。他夜間鬧騰,父母起來照料他,早晨睜不開眼,就想和孩子多睡一會兒。孩子醒了,鬧騰起來了,父母才手忙腳亂地起來抱孩子,給自己和孩子做吃的,胡亂收拾一把——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秩序越晚,孩子進入有序生活的時間也越晚。
生活無序的人,自身的修飾打扮混亂不堪,自己的家庭擺設、家庭起居、家庭往來混亂不堪,到了社會,也不知怎麼與人建立穩定、和諧的關係。生活中,經常能碰到這樣的人——自身活得很狼狽,別人也不願與之交往。合作。這種人,追溯其成長曆程,不難發現,其生長在怎樣一個混無序的家,父母是多麼地邋遢、不講究,所以,帶出的孩子才會同樣混亂無序。
生活有序的人,自身的裝飾打扮是得體的,自己的家庭裝修,擺設是美觀、大方的,自身的飲食起居也是科學,講究的。這種生活有序的人,到了社會,別人看他說話、做事有章有法、有條有理,都想與之交往、合作。生活中人緣好、工作好、學習好、生活好的人,追溯其成長曆程,不難發現,他是生活在怎樣一個幸福、美滿、有序的家庭。父母給了他多麼好的教育,他成為受歡迎、受擁戴的人,是多麼自然的事情。
孩子生在一個美觀、整潔的家,從小愛清潔、講衛生,他本能地就會對那種污濁、骯髒的環境產生排斥,拒絕成為骯髒、邋遢之人。孩子從小生活有規律,什麼時間吃飯睡覺,什麼時間「工作」、學習,是時間娛樂、休閑,都相對固定。孩子小時候到點知道幹什麼,長大了,自然而然也會到點就知幹什麼。孩子小時候怎麼與小夥伴交往,長大了就會怎麼與同事、朋友交往,同一個人,大都會沿襲相同的生活、處世模式。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生活在有序環境里,原因就在於此。


※兒童房收納培養孩子天然秩序感
※孩子的秩序感為什麼不強?
※秩序感良好的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不會糟糕到哪兒去
※孩子習慣培養的最好時期——秩序敏感期
※兩歲的孩子,有多麼需要自己的秩序感
※寶寶的秩序感要從小培養,它能讓育兒更省力,需要父母以身作則
※別再說孩子任性、強迫症、無理取鬧,你懂他們的「秩序感」嗎?
※玩具不按順序擺放就大鬧,孩子是胡攪蠻纏?秩序敏感期家長了解嗎
※日本教育是如何培育孩子的秩序和自律的?
※任性?矯情?強迫症?其實你冤枉孩子了!他只是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成功的人生缺不了自律!抓住兩歲半秩序敏感期,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充滿秩序感的設計,讓他在家慢慢理順生活
※擁有一個水泥製成的鏡子,讓生活回到一種質樸的秩序之中
※3歲孩子總愛把東西擺一排,還不讓動?別怪他,秩序敏感期不好惹
※和秩序敏感孩子相處的求生指南
※孩子房間凌亂,長大以後沒出息?心理學家:讓孩子尊重秩序和規律
※富豪在豪宅里養了好幾名女友 「一家人」作息規律秩序井然
※品讀丨生活的從容,來自內心的秩序感
※古代青樓為什麼要養壯漢,除了維持秩序,還有一個事情讓青樓女子很頭疼
※讓身體找回自然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