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騰訊Tony:產品精神虛弱,靠再多資金、運營和管理也無用

騰訊Tony:產品精神虛弱,靠再多資金、運營和管理也無用

騰訊Tony:產品精神虛弱,靠再多資金、運營和管理也無用



張志東 | 騰訊創辦人之一,騰訊公司終身榮譽顧問及騰訊學院榮譽院長。


內容來源:騰訊大學


責編| 清野

第1395篇深度好文:3320字 | 6分鐘閱讀


完整筆記·產品運營


筆記君說——


俠客們,晚上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與你守望相助。


Tony在青騰大學的分享將告訴你兩大重要信息:


第一,即便是騰訊創始團隊,也沒有那麼高瞻遠矚的遠見;


第二,沒有從0到0.1的信任磨合,再多資金資源、制度流程也沒用。


今天想聊一下關於團隊變大之後的話題。


我見過一些企業、一些團隊,在初創時期,能做出很好的產品,但當企業發展到比較大的時候,有錢、有人、有戰略、有資源進行高舉高打的時候,反而會變得平庸,產品的創造力反而會出不來。


一、產品精神 vs 高舉高打

產品精神不太好描述,好的產品就像一顆種子,從無到有,逐漸長成一棵小樹苗。團隊的創始人帶領團隊經歷從0到0.1,從0.1到1,這個過程凝聚了很樸素的小團隊的產品精神。當團隊變大之後,產品精神卻比較容易變形。除了來自外部世界持續演化,也有來自於內部組織和文化的變化。


見過不少企業有了資金和團隊規模之後, 喜歡採用高舉高打的方式進入某個領域。比如, 開一個聲勢盛大的誓師動員大會,調動大量人員,隆重其事的組隊殺入某某領域。


這種高舉高打的方式,展現領軍人的決心和意志,在商品銷售、渠道為重的傳統行業,會有一定的振奮團隊士氣的作用。但在互聯網業,我個人感覺其作用則非常的有限,業界很多失敗的案例,騰訊內部也有不少高舉高打的失敗例子。


二、小團隊的產品精神


1.從到0.1,驗證痛點,建立共識


對於小型團隊來說,靈魂人物能否敏銳地發現用戶的痛點是特別重要的。團隊也許並不高大上,但是能很深入的洞悉用戶的痛點,在這個點上立足了,才能凝聚一個小團隊的共識, 一起去做點不一樣、有創造性的事情。這個從0到0.1的階段,能否銳利地一針見血,用產品的價值來凝聚大家的共識,是至關重要的起步。


記得2002年底,騰訊開始嘗試棋牌休閒遊戲的時候,公司並沒有很強烈的共識。Pony當時想嘗試,我是比較反對的,經過一輪協商PK之後,我們決定組建了一個只有三個人的小團隊試驗。


這個小團隊的3位同事,都非常熱愛休閒遊戲。他們非常敏銳地找到了打動用戶的痛點,產品的第一個內部Beta(測試)就讓大家感覺到了興奮,感受到了市場存量產品所沒有的魅力。我試用了一會兒之後,意識到我原來的想法錯了,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力去做的事,我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積極抽調力量去增援這個團隊。


這個從0到0.1過程其實很不容易,如果小團隊對問題痛點感受不深, 不能找到可以一針見血的地方, 就無法讓大家感受到這個產品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 這樣企業的共識就很難凝聚。

騰訊Tony:產品精神虛弱,靠再多資金、運營和管理也無用


2.0.1到1,快速迭代呵護新生兒的緊張度


從0到0.1之後,下一個階段是如何快速迭代,從0.1到1成長成一顆小樹苗。


在這個階段,新產品就是一個團隊孕育的新生嬰兒, 會遇到一個又一個問題。創始人和團隊,對待產品就像對待新生嬰兒,團隊每個人具有很自發的緊張度,每天都會盯它是否會摔倒, 發現問題就立刻解決。


這種對產品口碑的自發的緊張度,來自團隊全員對產品已經展現的獨特價值的認同。這種緊張度和快速反應,是既忙碌又愉快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奠定團隊的相互信任,以及建立團隊包容相處之道。


這個階段,團隊也不會有多麼高瞻遠矚、多強的遠見。1999年2月,在QQ發布之前,我們預留了200個員工號,當時想200個號足可以滿足未來十年八年的團隊增長需求了。我在99年初寫了一個運營估算的文檔,估計第一年發展一千人在線,第二年有兩千人,第三年四千,第四年八千人, 計劃用5年的時間突破萬人在線。


有些網上小道傳言,說我們當時就設計了一個億級在線的系統架構,那並非事實,我們是不可能在那麼早的時候就有那樣的水平和能力。


團隊成員的快速成長和產品文化的奠定,就是在這個從到1的階段。團隊成員之間建立信任,不是因為職位,不是因為制度,不是因為流程,是因為小團隊一起經歷了從0到0.1,一起找到了用戶痛點,之後再一步一步地從0.1到1,解決一個又一個衍生的問題。


在遇到每一個問題時,團隊都在全力以赴,很快地學習、很快地吸取教訓。大家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信任,也奠定了團隊的產品文化,可以從一個種子長成一棵小苗。


創業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需要相互的柔性的包容相處之道,但這種相處之道沒有辦法靠流程、計劃、制度來完成。就像沒有完全一樣的家庭,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團隊,每個人的長處和毛刺不一樣,團隊能否形成大家的相互欣賞,相互信任,互相補位的文化更為重要。

三、高舉高打的誤區


1.有資源,有戰略,不等於好產品


互聯網的產品比拼,核心並不在於資金、團隊人力,而在於好的產品、好的運營之間的比拼。一個大型的團隊,缺乏產品精神和產品文化的凝聚時,即使有資金、有人力、有戰略研究,也只是一些輔助的資源而已,容易是虛胖,並不能提升產品創造力。


有的企業高舉高打進入一個新領域,只是因為人有我也要有,或者戰略研究說某個市場很大,也想要分一杯羹。沒有經過從到0.1的信任磨合過程,依靠資金和膨脹團隊去進入新領域,團隊的著力點不準確,就無法快速地迭代認知,難以給團隊建立良性正向的共識。


過快膨脹的組織,伴隨很細的垂直分工,表面上看起來人多了,但缺乏信任基礎和共識,只好引入更多管理工具,很多的管理會議,很多的簽字畫押,折騰很多流程制度,在互聯網行業,依靠簽字畫押並不是很有用的方法。


我個人的看法, 如果一個團隊未經歷過從0到1的小團隊精神的洗禮,只是依靠資金和資源而過快的膨脹,只是一種虛胖,無論引入多少管理工具,也無法改變團隊內在的產品精神的虛弱。這種高舉高打的組織方式,本身並沒有多少產品的靈魂,失敗的概率是極高的。

騰訊Tony:產品精神虛弱,靠再多資金、運營和管理也無用



2.拿得起,放不下,歷史成績成為負擔


有的企業,則是很努力維護著過時的產品和服務。因為產品也有不少的業務量,也有不少的收入,但產品其實已經開始老化過時, 用戶口碑其實已經不佳,但企業團隊卻不願意承認,放不下,輸不起。

特別是那種歷史上曾是業界明星的產品,更容易出現這種問題。過去很漂亮的增長曲線,很可觀的收入數字,會給團隊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很牛氣,已經代表了世界的發展方向, 團隊的管理層容易變得高大上而不夠接地氣。


世界快速改變時,高大上的團隊就容易反應遲鈍, 後知後覺。團隊為了延續組織的存在感, 各種自上而下的壓強式的勤奮。而這種勤奮和努力,並不是基於用戶痛點的努力, 往往會變形為各種小聰明式的透支式運營, 用戶其實並不喜歡,團隊也不會開心,最終也會是失敗。


這种放不下、輸不起的情況,不僅僅在互聯網行業,在很多其他行業也存在。只是在互聯網業的顛覆性產品和技術演進速度特別快時, 會表現得更為突出和尖銳。


QQ郵箱, 在2005~2006年遇到一個大坎,幾十人的團隊把企業軟體的思想搬到web上,堆積很多功能和很多新技術,但又重又慢, 雖然也有不小的業務量,但用戶口碑不佳,團隊很痛苦。


後來小龍(張小龍)痛下決心,他抽了幾個骨幹,自己真正投入到每一個產品細節中,幾個人做了一個極速輕快的簡版,這個小團隊的輕快簡版出來之後,大家一用就愛不釋手,就像當年QQ遊戲的那種讓人興奮的產品快感,團隊共識迅速凝聚,放棄企業軟體堆積功能的思想,從這個輕快的簡版開始重新再出發,QQ郵箱後來成為國內口碑最好的郵箱服務產品。


這是一個產品團隊的成功再造的例子。在大型企業和大型組織里,這種再造尤其不易。


當一個產品還有挺大的業務存量時,大型團隊往往會不容易割捨,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產品過時,更容易出現自說自話, 報喜不報憂,在原有的慣性上繼續蹉跎時光。這種突破和再造,需要有能發光的產品人挺身而出,需要割捨,是特別不容易的。


四、組織再造 vs 文化傳承


世界在急速的發展, 如果企業不能及時自我革命,過往的成功經驗和組織舒適區,往往會成為最難邁過去的坑。


關於組織變革,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做法,風格不一樣。騰訊歷史上有兩次大的組織變革:

第一次是2006年的事業部化,為了應對從一個業務到多個業務;


第二次是2012年的移動化,主要是應對移動化大潮;


AI,BigData,Cloud大潮的到來,估計是未來騰訊下一輪組織變革需要應對的挑戰。


組織變革是特別困難的事,企業要有陪同企業一起成長的一群人,而且他們認同這個企業,願意幫扶團隊其他成員,願意珍惜和維護企業文化,才有可能讓企業在遇到大坎時能有機會重新變革再造。


互聯網的世界總是既無序又高度開放,它總是在不斷推翻既有的事物,也在為更多的新生事物提供溫床。作為創始人,需要警惕組織變大之後的不接地氣,警惕高大上的產品誤區。而在大型組織里,如何保持接地氣,如何傳承產品精神,也許也值得企業創始人多多思考。


最後, 祝願各位同學的企業能繼續保持旺盛的產品創造力,做出更美好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記俠 的精彩文章:

TAG:筆記俠 |

您可能感興趣

垃圾簡訊攻擊iPhone,蘋果和運營商無計可施,網友給出妙招
為還清用戶押金,ofo將啟動運營新模式
人工智慧能否重塑IT運營管理?
跨境電商做Facebook品牌運營是必然趨勢嗎?
三星手機的新媒體運營難道是果粉?老用iPhone發推文
中興通訊的運營關閉、高盛,蘋果在新的信用卡上合作
運營商如何不走尋常路?Google「Fi」產品運營之道值得借鑒
因未獲得新融資無法運營:超融合廠商 Maxta 被華雲數據收購
太傷人,iPhoneXS無法激活,蘋果和運營商相互甩鍋,都不承擔責任
Trustonic 幫助移動運營商改善財務績效,同時減少資產盜竊和欺詐
AT&T、T-Mobile等運營商被曝嚴重用戶數據漏洞
亞馬遜運營攻略:如何正確選品、優化Listing,打造爆款
三大運營商或推出5G無限流量:WiFi和家庭寬頻,正式再見
薛之謙是如何用UGC的形式運營服裝品牌的?
新iPhone XS無法激活 蘋果和運營商相互指責
Paul Allen 資助的太空公司關閉運營
驅動研發的模式:運營vs產品
Project xCloud雲遊戲運營模式或曝光 採用免費與付費雙軌制
觀脈科技CTO苗權:SD-WAN的本質是「技術+產品+服務+運營+銷售」
運營塑造銷量!分析速賣通鋪貨模式&精細化運營的優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