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應對心理壓力

科學應對心理壓力

心理是大腦的活動。「心,官之思也」。中國古人認為是心在思想,許多與心理活動相關的漢字,都寫作心字旁或心字底,就是明證。心理,其實應該稱為「腦理」更科學。現代科學已經證實,大腦才是思維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動都是由大腦產生的。「病由心生」、「良心太壞」之類的說法,其實是「腦殘」,是大腦出了問題。


壓力是心理問題,是大腦的思維結果。「壓力山大」、「壓得喘不過氣來」等等,無一不是人們對外部世界的一種心理反應。壓力源可分為生長發育性與情境性,是自身與外部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與周圍環境、社會交往、個人性格等有關,也與自身的生活態度、抗壓能力、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等相關。同樣的壓力,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強度是不同的,表現出的形態也不同,產生的結果與處理方式也會不同。人有壓力是正常的心理現象,而如何對待壓力、化解壓力,則是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的問題。

科學應對心理壓力


作為社會性的群居動物,人從出生起就會有心理壓力。甚至有人認為,從胎兒時期開始產生的心理壓力,會伴隨一生,影響著成長過程。加拿大生理學家Hans·Selye說,壓力是一個人的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或者威脅時進行調節的過程,這種過程將持續貫穿一生;如果應激完全解脫,就意味著死亡。可以這麼說,原始人類就是不斷的抵抗生存或環境壓力,才獲得發展的機遇。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緊張,加上環境的急遽變化,給人帶來了新的壓力。從學習到工作,從家庭到職場,人們無一不在壓力的伴隨之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排著長龍的應聘隊伍,常聽到的「搶單」、「搶票」、「搶座」等辭彙,社會似乎進入了「瘋狂模式」,人人都處在重重的壓力包圍之中。來自四面八方的無形壓力,平添了許多痛苦的體驗,一些人會因此心情糾結,百思不得其解;一些人會不堪糾結,緊張焦慮、寢食難安,每每引發心理疾病。


心理學家認為,解鈴還須繫鈴人,心病還需心藥治。真正能夠消除壓力痛苦的,不是消極抵抗或依靠神靈祈求,而要分析壓力根源,找到產生原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原理,溯心源,治心病,達到科學應對壓力,逐步適應壓力,合理管理壓力的目的。浙江省公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十三五」實施方案中,在全國率先將「心理素質與心理健康工程」列入其中,成為浙江省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一個創新特色。

科學應對心理壓力


當然,壓力作用不只是負面的,它也有積極的,如維持正常人體活動、提高人體適應能力等。壓力對人而言猶如彈簧,壓力太小,不會反彈;壓力太大,就彈不起來;只有壓力適中,才能起到彈簧的作用。如果沒有壓力或者屈服於壓力,人們就會缺乏不斷向前的動力,被壓力壓垮而失去自我;而壓力過大,超過承受能力,就會匍匐在壓力腳下,成了壓力的犧牲品,失去前進的目標;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成為助推的動力。「壓力就是動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專家認為,突然的、或持續而慢性的心理壓力,對於個體健康或社會功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有的甚至會使人走向極端。因此,科學應對壓力,管理好個人情緒,不僅是一種自我成長的真實體驗,更是一種能力培養的必由之路。


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直面壓力,不斷戰勝壓力,昂揚前行。應對壓力的辦法當然很多,大而言之,需要生活閱歷、知識積累,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小而言之,可以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培養興趣、轉移目標等等。中學生正處於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伴隨著成長、學習、應考等各種壓力。有壓力並不怕,可怕的是缺乏應對壓力的態度、方法和心理準備。時代發展與個人成長,迫切需要我們能坦然面對壓力,合理管理壓力,在壓力中前行,在壓力中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24小時 的精彩文章:

TAG:科學24小時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嗎?如何理解心理學?
科學家對於量子力學與靈魂方面的研究
科學家向您闡述高血壓與心臟功能的關係
美國科學家:運動過度對心理健康可能有不利影響
「筋骨堂」科學對待運動性疲勞
「用心」管理,遠比「洗腦」來的科學合理
心靈感應到底是不是玄學?科學家試圖用量子力學來解釋
心臟支架術後應科學服藥
哪個大學材料好?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學科實力與潛力評估
科學研究要保持強烈的好奇心
大數據應用與硬體機房的科學管理
不斷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
科學家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會改變心臟結構,與心力衰竭早期相似
科學家研究了細菌如何融化以研究它們對藥物的反應
面對問題疫苗,我們更需要理性和科學
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重新設計治療腦癌的脊髓灰質炎病毒 已顯示積極療效
《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指炎熱會對智力產生不利影響
基督教對科學的影響
科學理論的結構與形而上學
自控力背後的科學原理